APP下载

集成资源 立德树人

2019-09-10孔德生

新长征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孔德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高校一个或几个责任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集成一切资源,形成合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此,必须紧紧抓住不放,要强化优化而绝不能弱化。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改力度,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即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辛勤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领导小组,在学科建设、教学经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居校内各院系前列。三是学科和重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新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并制定课程大纲,举办“新视界”报告会,组织“红色之旅——井冈山参观考察活动”和“看小康,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确定社会实践基地。

为强化和优化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个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一是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在整合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主干课+延伸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二是搞调研、抓问题,了解学生真实思想。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等多种途径,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学生思想,抓住涉及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攻关,形成思路,提出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网络信息、面对面交谈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出困境,真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许多高校院系的教育思想还没有真正从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甚至把提高学生素质的非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立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实用主义和极端功利化倾向,这些都会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但毕竟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起好主导作用,取决于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所有课程不同角度思想教育渗透作用的发挥。只有所有院系真正实现了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大转变,所有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特别是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教育教学资源的集成才是成功的。

课内教育是有限的,课外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占领和渗透。通过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教育“新三进”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为内核的积极健康、轻松愉悦、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可以实现对这一阵地的“不战而胜”。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規范、人生态度、思维和行为方式等要素的综合。这些文化要素融合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并不断渗透出来形成浓厚的氛围和文化环境,通过认知、导向、陶冶、激励、规范、示范和同化等功能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质。因此,要有效和可持续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必须切实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必须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寻找和建设合乎思想发展要求的文化内涵。通过高校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努力让勤奋、务实和创业的校园精神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溢射出来,让崇高的理想、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积极向上、宽松自然的校园氛围中生长出来。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关课程的社会实践基地等。目的就是通过占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利阵地,发挥各自优势,起到渗透教育的作用。

高校党、团部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自然责无旁贷,虽然各有侧重,但通力合作则效果更佳。就业、学工、教务、科研、后勤等虽非主管部门,但也要守土有责,在某一或某几方面发挥作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树立起“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的工作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优质的服务实现教育的目的。所有部门,彼此之间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尽可能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团委可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学生广泛参与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相统一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活动,让丰富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活动、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充满学生的思想;指导学生从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组建各类学习型、研究型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学术研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成才的热情,培养社会活动的能力。运用网络构建文化、信息环境,让留学、考研、创业、就业吸引学生眼球,把学生置于竞争的文化氛围之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可全面开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文化设施和阵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或基地,鼓励学生介入经济产业,运用掌握的知识、实践能力在技术创造、成果转化和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锻炼。

一是专职与兼职相结。选拔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干部做专职学生思政工作,同时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高年级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中择优选拔聘任兼职政治辅导员。二是教师与干部职工相结合。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位,形成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也就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选派本校年轻的思政工作者外出学习、考察、锻炼,以利提高,从而进一步推进工作;又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来校讲课、做报告,或聘为名誉职务,定期交流,使之以人格魅力教化广大学生。实现上述三个“有机结合”,就会形成一支庞大的有战斗力的思教工作队伍,这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

(本文系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资源整合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GH18013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