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Ⅲ
2019-09-10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学生讨论
韩欣颖
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画面描绘的是教室里,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同学们埋头书海,讲台上老师深情地凝视着学生。场景设置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人物有老师和学生。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前一句是教师对学子一贯的期望与教导,是传道授业的职责所在;后一句展现了教师的情感世界——无数个日子的相处,此时即将分别。学生完成一段学业即将走向更远更辽阔之地,欣慰与不舍交织心头。全国卷Ⅲ这道作文题饱含人情味,亦不难解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适合以记叙文体裁写作,可以回忆温暖岁月,展现师生关系,挖掘脉脉情感,最后落脚到老师的奉献精神。采用议论文体,感觉难度较高。
薛泽字
该题能够引起同学们心灵的共鸣。对于刚刚经历过高三师生分别和同学告别的考生而言,该题更是有话可说,立意不难。这类漫画材料,虽然让人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题目对于写作没有过多的“束缚”,较易入手。在文体上,可以选择含主副标题的书信体,或虚实结合的三段小标题式,更可别出心裁,尝试日记体等;而对于内容的把握,便是“真心实意总关情”了!
张欣竹
今年全国卷Ⅲ出了传统的漫画材料作文题,符合全国卷隔几年出一次漫画材料作文题的规律。前些年的这类题多偏向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而今年的题目则充满温情,引导学生思考师生情谊。毕业生们在考场上看到这幅漫画定会深有感触。此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作文题,易于下笔,有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不过,大多数考生可能会选择记叙文,讲述自己与老师的故事等,容易雷同,要做到独出心裁并不容易。
樊竹君
这幅漫画含意明确,有助于考生审题。一般漫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切人分析。如该题可以从老师的角度出发,也可从学生的角度,采用记叙文体抒发师生情,抑或论述新时代和谐的师生关系,论证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题目审题容易,考生便更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缜密的论证、贴切的论据,或者优美流畅的文笔、巧妙的构思都会受到青睐。书信体、小标题等新颖格式适合采用。
沈李森
漫画中老师的两句暖心话,让人一看就有一種抒情的冲动。这是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在考前的紧张气氛中流露出的温情话语。学生看书,老师看学生,都是临别前的珍惜。这也是老师给学生的一堂人生课。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相遇,也有无数次的离别。我们要懂得珍惜相聚的每一刻,即便离别在即,我们依然珍惜那最后的时光。“你们再看看书”,是不忘学习对人的重要性:“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对学生的深情与期待,这既是情感的慰藉,更是温馨的提醒。在耳濡目染中,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要珍惜当下,也学会了如何挥手告别。
名师点评
崔矿山老师
带有生命温度的材料,充满文艺气息的命题。全国卷Ⅲ漫画材料作文题“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谛的诠释,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魂的写照。这道作文题,告诉了考生什么叫真正的爱,足以触动考生情感的琴弦,打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因而容易激发考生下笔的热情。
这道题给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我手写我心,不作无病吟,情文须并茂,吾辈须感恩。
邓文光老师
今年全国卷Ⅲ的作文题出来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一是该题目一改前几年关注社会、国家,关注时政,重视思辨的出题导向,而以情感为基,显得温情脉脉;二是高考前夕,共青团中央和人民日报公众号恰好发布了与这一题目相关的文章,引起众多议论;三是该题目出乎多数高三老师和学生意料。其实,仔细想来,这也正常。高考语文的目标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应该是各类材料、各种题目均可人卷。尽管高中生抽象思维发展更为突出,故而考议论、思辨是常态,但考叙述、描写,考情感表达亦未尝不可。何况这样一个题目,同样可以文体各异,立意自选。这个题目,不再是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而是充分彰显学生的自我主体和情感认知。其主题表现和语言形式可以充分个性化。
至于题目的审读,难度不大,关键还是在立意。这个漫画题不同常规,一般漫画题核心是读懂漫画的寓意。然后就此深入思考,并确定自己的写作重心。而这幅漫画,重心不是表达思想或有所褒贬,而是传递一份温情,表达一种感受。学生对漫画都能读懂,也能体会老师这句话的用意,但到底写什么呢?可能颇费踌躇。
多数同学的立意,就是写师生情,写老师对学生的依依不舍,进而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老师的感恩等。若以情感为主体表达对象,则要考虑情感表达的载体和形式。可以是内心独白或景象连缀,也可以以叙述为主或以抒情为线;可以选择实用文体,也可以考虑选用文学形式:等等。之所以要考虑这些,就是因为情感大众化。则内容和形式需要独特性。大家提到的书信体、日记体等都很不错。
若跳出师生情感这一明显的写作内容,我们还可以泛化出对离别的思考和感叹。自古以来,离别大都是感伤而动人的,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小时空的时代里,这种情感似乎在淡化。而漫画中老师的感受和语言似乎能触动我们略显冷漠的内心。让我们重拾过去的温情,唤回远去的记忆,感受故人的心灵。这种情感体验及表达,其实也是对时代的反思,对传统的回顾和继承。
情感表达是最基础的立意,但仅仅局限在情感宣泄上,是不够的。若在情感表达的同时,有理性的思考、拓展,有针对现实或现象的反思或批判,则立意更高,内涵更为丰富。比如,我们透过现象,去思考当今的师生关系,去分析高考制度下教师、学生心灵的变化。去讨论人生路上的离别和情感相依……凡此种种,都可入文,但前提是不能离开漫画的基本背景和主体内容,即高考前夕和老师的话语,否则有偏题之嫌。
羊刚老师
与全国卷I和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相比,今年全国卷Ⅲ的作文题生活趣味更浓,限制更少,给考生的自由发挥空间也更大。
这道题选用漫画材料,内容贴近学校生活,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抒情的冲动”。大家不约而同地用这些语句形容看到这道题的第一印象,可见,同学们对这道题还是挺接受的。
漫画材料的审读,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然后揣摩内容蕴含的意义,由表及里,由实及虚。韩欣颖同学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习惯很好。这幅漫画的核心是老师的一句独白:“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句话的潜台词,需要联系“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的语境来体会。这一点,同学们也做得很不错,都体会到了老师的不舍、期待、欣慰和祝福,体会到了师生之间的一片深情。由此出发,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立意构思都不会有大的偏差。
师生情深,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误解、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事实上,“相爱相杀”也是常见现象。笔者就曾问过毕业班的一个学生:“我看你们中间有些同学很适合当老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填报师范志愿?”她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当老师,严格了要被学生骂,不严格也要被学生骂,宽严都要被骂,我才不愿意呢。”我对此感到意外,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對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比如考试没考好,他们会主动安慰老师:“放心吧,我们下次会考好的。”老师出差时遇到天气骤变,还会收到他们的短信:“天凉,老师多加件衣服。”但是,他们有时在背后“骂”老师应该也是实情,而师生情深则可能是更本质的真实,因为师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同学们能够放飞自己自由的心灵,大胆联想、想象,一定能想到更多的此类“相爱相杀”的趣事,一定能为写作本文找到更多的富有个性的素材。薛泽宇和樊竹君两位同学都设想采用书信体的形式,给自己的老师写一封信,主题可能脱不了理解、感恩,但叙事总免不了老师对自己的好或者曾经的误解及其消融吧?写老师对自己的好,贵在有层次;写曾经的误解,贵在有分寸。
师生情深。还可衍生出若干个主题,比如沈李森同学就想到了“珍惜当下”“如何挥手告别”,因为这是从核心画意中自然生发的,也应该视为切题。
韩欣颖同学提到,这个题目写成议论文难度较高。这个“难题”其实也可以化解,化解的方法就是分析、思考。可以阐发老师一句话中两个分句的意蕴,可以分析两个分句潜藏着的关系,比如师生之间的矛盾大多是由老师的“你们再看看书”引发的。老师之所以总是把“再看看书”挂在嘴边。恰恰是心底里对学生的爱使然。可以论述老师这种“告别方式”的特点、功能。这样的告别。没有郑重其事的仪式,没有“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刻意渲染,一切都自然而然,这样的告别形式给你怎样的启示,有几点说几点。
总之。这道题将我们导向生活,那么我们首先要唤醒自己的生活记忆,然后展开思考。写记叙文不妨写写“矛盾”,因为“矛盾”才是叙事有曲折、行文有波澜的内在缘由。写议论文则要分析关系,透视本质。无论是记叙、议论还是抒情,都要从“最后一节课”老9币的那句话中自然生发出来,从考生自己心底真实地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