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的“标准”

2019-09-10杨光

家长·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标准音乐情感

杨光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和副班主任,深感平日的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在一定层面上其实是自己教育能力的释放,而继续读书学习不仅仅是一名合格教育者的职业操守,也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充电”。我受益于此,也乐于向他人分享我的喜悦与心得。

《标准不能只有一个》一文中提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特点和个性,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评判和定义,否则将失去公平性……”“标准只是引导孩子向正确方向迈进的方向杆,而不是限制孩子个性发展的规章制度……”对于音乐课堂而言,虽然这两点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也正因为这种抽象性,为音乐教师营造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使音乐教师对标准的定义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辞海》中对“标准”一词的定义是:“Standards,主观机关对于重复发生的事物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制定出统一的协商标准,作为事物的依据和准则”,而将标准融入教育事业中,普遍需要通过考核机制与教学评价两方面具体体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思考: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怎样能够体现“标准”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从而真正达到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师需要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心理学中对情感的理解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能够体现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从艺术方面来看,音乐是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教学中通过节奏、音律等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音乐,对音乐有更高层次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为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需要教师通过情感体验教学开启音乐教学的大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情感体验教学能够通过旋律将学生带入情景,通过联想、思考使学生全面了解音乐内容。另外,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的生活细节,在生活基础上提炼和升华音乐内容。音乐是一门综合能力较强的艺术学科,其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由此可见,音乐和人类的情感均具有丰富性,两者相辅相成,所以,通过情感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广泛地接受音乐教材内容。

想要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体验音乐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全方位激发学生情感,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行选择脍炙人口的音乐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音乐欣赏的模糊一项,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另外,教师还需领导学生反复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中不同的乐器、风格、旋律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有序进行。

2.结合音乐自身结构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美的化身,想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体会音乐产生的变化。

3.结合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小学生具有表现力强、热情、情感丰富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特点体验音乐魅力。

4.充分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高情感体验能力,音乐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并且生活中出现的音乐形式丰富多彩,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在教学前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欣赏学生自己喜爱的音乐,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放松神经,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为音乐课堂的有序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将“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小学音乐课堂时间有限,我们音乐教师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几首歌曲吗?进一步来说,整个小学音乐教学就只是让学生欣赏、会唱几首歌曲吗?但就是当下这种“普遍的、朴素的、传统的”小学音樂课程“基准”与我们一直倡导的美育、实践教育和个性教育相去甚远。苏教版一年级小学音乐下册的歌曲《小松树》的基本谱例,课堂上音乐教师一般围绕歌曲的学唱或者表演唱为主要授课内容,从歌词到旋律、从节奏到音准、从会唱到唱好和从演唱到肢体律动。我的每个班按照这个内容上下来都是一节课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课后我的教学反思也是关于紧扣大纲所指导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学生能否准确演唱歌曲为主的。在教了几届一年级后,我对这节课这种“太过单一”的考核标准越来越不满足了,从标准的维度到标准的深度都是我尝试探索的方向。在充分确保正常教学进度的同时,我把《小松树》的课时安排从原来的一节增加到两节,除了传统标准下的教学演唱内容,又增加了第二课时拓展的各个版本。现仅举出附带方便书面展示谱例的几个版本:

以五线谱版本的乐谱为例:我在课堂教授学生五线谱的识谱环节中,该谱例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较为典型的乐谱,节奏和音程关系相对简单,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轻松辅助读谱的练习;各班级的课堂实践实验后,我觉得孩子们对于五线谱线间的概念、辨认音名等基础乐理要求完全可以达到。

同时,在我所教授的低年级班级,一部分学生正在学习乐器,这些孩子对五线谱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和了解,并且这些学生的家长相对其他学生家长而言,更注重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才艺,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互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小松树》其他适合低年级学生理解的音乐谱例身份就出现了:

1.钢琴版。学习钢琴的孩子通过课前的提前准备,在音乐课上演奏出这个片段难度还是不大的的,同时很多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都申请让我把课上演奏的机会给他们的孩子,这份热情其实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2.木琴版。这是教材中提供的欣赏片段。在学生聆听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总结出来。这个环节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加强美育。

3.吉他版。很多同学学习了古典吉他,我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演奏《小松树》的旋律,并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分为了两个声部,用器乐演奏的二声部对应讲解出歌曲演唱的轮唱概念,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很直观。

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学生音乐基础不尽相同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强化五线谱的识谱、中低音谱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分析浅显的曲式乐句,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具有充实性。不同的音乐标准体系也具有统一性。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所强调的,针对学生制定的所有标准归根结底都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准,同时能够激发音乐教学资源的整合。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在课前就带领小朋友们观察了校园里松树时,让孩子们对松树的颜色、形态特征等有了初步的感知概念,歌曲学唱过后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了他们心中小松树茁壮成长的画面,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地展现出松树挺拔坚毅的形象,而且松针的细节也把握得很到位;同时,我尝试让班级里的学生在音乐教室中模仿舞蹈教学视频中的组队,勇敢做包括变奏节奏下的肢体律动表演,努力使歌曲的表达方式更为立体生动,学生在以上两个环节的情绪和参与度都很高,也超出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样一节音乐课《小松树》让我想到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中具有极大争议性的其中一个话题:我国音乐院校视唱练耳的招生标准,是否适合所有民族的考生?延续到今天,我国音乐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也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这一问题来审视小学音乐教育,小学音乐教育是否一定要以唱歌准确为标准呢?这种所谓的“标准”是否对学生而言具有公平性?是否限制了学生展现各地域、各民族特殊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能力,需要做到课内外音乐资源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和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结合音乐教材的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如图片、音频等。也可以激励学生自己录音,通过解说、翻唱等形式制作音乐作品。通过课内外教学资源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时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并且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音乐课堂中,教师需要利用主题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将心中的观点、情绪书法出来,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可以通过语言、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对音乐进行表达,也可以用舞蹈等肢体语言加以演示。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反复欣赏音乐作品,并在欣赏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对作品的背景、内涵、表达方式等加以说明,使音乐作品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能够了解,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其动人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音乐,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接下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探究方式深入了解音乐内涵,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同时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将音乐课程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往往通过说教为方式展开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唯一能够体会和感受音乐的工具。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大部分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没有充分达到音乐教学的理想水平,学生缺少时间经验在实际中往往会处于技不如人的境地。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表達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多元化的音乐体验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表演、唱歌、舞蹈等活动形式。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长处,还能够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共同进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明确的课程目标,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实际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先导,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创新音乐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媒体演示等多种情景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师生间需要有足够的默契。音乐课堂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例如:通过学生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质量。学生参与课堂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上课的情绪、对音乐讲解内容的体验和模仿等方面体现。教师需要通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音乐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即兴的创造。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引导者,需要对课堂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预防,充分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教学前做好音响等设备的调试工作,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等。教师需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转换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并将其充分利用到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感染和影响学生。由此可见,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室,不仅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责任意识,还要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做好学生的楷模。使学生在正确引导下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为音乐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重新观察世界和审视自我的门,透过它我总能发现别样的惊喜,感受真爱的温暖。阅读的价值或许就体现于它的“余味”,一层涟漪,一点渗透,一种情怀。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标准音乐情感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情感
台上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音乐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