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教授,“红”得有理

2019-09-10圣华

快乐作文(7.8年级) 2019年9期
关键词:麻城建业华中师范大学

圣华

近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突然成了一名“网红”。尽管操着一口“麻城普通话”,但他的古诗词课却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场景式的解读,在网络上吸引了大批粉丝,其中一条视频一周的点击量就超过2000多万次。尽管戴建业教授对走红表示意外,但细忖戴建业教授课堂上对古典诗词和内在民族文化精神的生动讲解和现场的欢乐气氛,我们便会意识到,戴建业教授受到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华师戴建业”最近红遍网络,穿梭于人民网、新华网这样的主流媒体,以及抖音这样的视频平台,获得了超高流量,超多粉丝,以及无数“送上来的膝盖”。

戴建业何许人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友昵称“麻城老头”。据学生说,戴老师有两大标签,一是麻城普通话,浓到快了听不懂,二是T恤扎在松紧腰运动裤里,长年如一日。

一个操着“方言普通话”的老头,讲唐诗讲出千万流量,好在哪里?

好在有趣。听他讲课,底下无不笑得前仰后合。那可是诗仙、诗圣、初唐四杰、盛唐李杜啊,到他的口里怎么都变成了笑料?他的有趣,丝毫不恶搞,半点不亵渎,他不过是把现场听众带入了唐代,带到了诗人的生活里、心里。

他讲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调侃老陶种的什么鬼豆子,草盛豆苗稀。转念一想,一个仕途失意、将理想寄托于田园的文人,种豆种不好,只好自嘲于诗文——诗中人、场、景都活了起来,太符合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是个神奇的存在,穿越多少年的时光,都熟悉而有温度。诗经里说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描述哪个朝代哪个地域的恋爱少女都惟妙惟肖,而大诗人笔下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可以在时空中任何一个酒局上做极佳劝酒词。

戴建业是个有趣的老头儿。他用自己的方言和口头禅还原了若干年前的古人们的有趣。古典文学本来就这么有趣,通过文字,我们仿佛就能闻到李白的酒香,看到杜甫的眼泪,看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气象。

有趣并不容易。给陶渊明披上“小清新”的马甲,给李白戴上“十万加”的帽子,这些在网络上很常见,但那不叫有趣。真的有趣,是深入浅出,是厚积薄发,是能够穿越时光,与陶渊明李白孟浩然们心意相通。据说戴建业的研究生,被逼着逐字逐句背文心雕龙,每节写下感想——有趣,得从懂得、理解到默契。

一谈传统经典,如今的人们总有畏惧感,仿佛要去翻动积沉的落灰。其实,经典是时间概念,它们就是古人生活经验、思想与表达的高度浓缩。戴建业所擅长的唐诗,更是如此。我们告别诗人们已千年,但我们还是会在雪夜里想起“红泥小火炉”,会在夜色中看到“月涌大江流”,会在春天里感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会在很多人脸上看到“春风得意马蹄疾”。有趣,无非是能穿透有形,看到无形,穿透隔膜,看到共通,穿透时光,共享人性之乐。戴建业走红,源于他游弋在诗词中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本来就是人性共通的东西,穿越时光,与诗人们同享;穿越平台,与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里的普通人同享。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9日)

【素材解读】

戴教授的课好在有趣。他的有趣,是深入浅出,是厚积薄发,是能够穿越时光,与陶渊明李白孟浩然们心意相通,是把现场听众带入了古代,带到了诗人的生活里、心里。

【适用话題】

有趣,深入浅出,厚积薄发。

猜你喜欢

麻城建业华中师范大学
贺麻城巴水农民诗社成立
贺麻城获“千年古县”兼读凌礼潮先生《麻城不待麻秋筑城而早有城》感怀
Trait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viewGao Yafei
再见情敌,十年烟云爱也悠悠恨也悠悠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贴心服务聚英才
麻城城市热岛效应初步研究
These Secret of Success
摘葡萄
侥幸心理让他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