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活动游戏化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的研究

2019-09-10浦柯瑶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

浦柯瑶

【摘要】幼儿作为基础教学对于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而言意义重大,结合科学的游戏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游戏在科学知识的引导下,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日后的再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游戏教学内涵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音乐游戏教学、故事角色教学和生活化教学。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得到生活体验和脑力的开发,学习生活的相关知识和培养个人的整体能力,科学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生活和学习。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游戏活动才是幼儿从内心喜欢的,其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望,树立科学意识和终身学习观念,意义重大。

一、科学游戏活动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幼儿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由于其年纪较小,无法很好地认知复杂的科学现象,思维不足大大限制了科学游戏的范围和施行。但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热情高于成年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这个世界,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渗透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在幼儿园教学中结合科学指导开展游戏活动,能够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突出幼儿的想象能力、科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科学知识,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知识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加强幼儿对科学的认知,帮助幼儿理解科學的概念。游戏教学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好奇心的不断提高和游戏水平的增强而变换,不断提高游戏教学的实效性,可以推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技能。科学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和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园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高质量地开展游戏活动,进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性思维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二、开展科学的游戏活动的方法

1.选择生活常见素材,吸引幼儿参与兴趣

由于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思维较形象,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才可以获得对世界的初步感知,运用日常生活事例结合科学的指导措施,将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巧妙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游戏教学得以成功和高效实行的关键,也是培养幼儿科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科学游戏中,教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参与和幼儿容易理解的科学游戏活动,不断挖掘其内涵外延和本质要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获得个人能力的成长。幼儿园的科学游戏活动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突出科学性和探究性主题,深化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感悟来设计教学。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磁性纽扣,让幼儿首先形成个人认知,然后回答磁铁是用来干什么的,磁铁可以吸附什么物品等。接着进行实践环节,教师邀请每个幼儿拿一块儿磁铁到黑板上进行吸附操作,观察磁铁可以吸附什么性质的物品。整个流程以科学的指导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观察体验和总结科学步骤中帮助幼儿深入认识学习内容。教师可向幼儿介绍生活中的常见体验,如用磁铁的吸附性来张贴图片,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中得以呈现,使具体的游戏活动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2.合理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最能接受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将科学活动融入游戏中,可以体现科学的教学方式。在游戏过程中渗透科学思维、科学技能和科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思维,让幼儿得到全面培养和锻炼。创设科学的游戏情境,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游戏方法和规范游戏的实行过程,通过相应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促进游戏科学性教学的发展。创设游戏情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技术,针对教学目标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情境,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热爱,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游戏活动,是创设游戏情境需要综合考量的内容。

例如,在进行幼儿科学活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情境开展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在活动室布置“超市一角”这一生活情境,带领幼儿参观、完成学习目标,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对游戏的体验兴趣强烈,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同时让幼儿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超市中找到带有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和相应的塑料容器等。通过“逛超市”这一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对塑料容器的感知大大提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再现了科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幼儿的实践和感知开展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综合体现。

3.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彰显科学内涵意义

幼儿游戏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相应的游戏环节实现既定目标,取得实际的游戏教学效果和功用。幼儿教师要在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性和科学性并存的教学游戏,突出科学的重要性和必备性,不断促进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获得游戏体验的主观能动性。游戏活动应符合以下三个原则:第一,面向所有幼儿,游戏应适合所有幼儿参与,不能因性别和其他因素导致部分幼儿不能参与;第二,游戏应该突出科学主题,无论是游戏进程还是游戏目标,都应以科学为基本理论依据,用科学引导幼儿产生探究兴趣;第三,游戏的表现形式应是多种多样、趣味十足且适合幼儿的,这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才能够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来推动习惯养成。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游戏环节,如“好习惯养成竞赛”游戏。教师在讲解用餐的注意事项后,对幼儿园小朋友用餐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幼儿用餐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做到饭前饭后勤洗手等一系列事项,并表扬在整个过程中进步最快的幼儿,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再如,在“文明礼仪养成”教学中,教师可开展“谁是最讲文明的小朋友”活动大比拼,引导幼儿在竞争中进步。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合理和科学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地学习,辅助教学内容的高效实现。科学性在游戏中得到呈现,幼儿的游戏环节就能取得最大的完成度,并使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受益终生。

总而言之,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可以提高游戏对幼儿教学的促进作用,促进幼儿思维和能力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梅崇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08):64-66.

朱星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环境创设与游戏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32.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