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汪倩
汪倩
【摘要】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学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毫无乐趣,教师若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教学效率。当前,游戏化教学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特点,在教学中能够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因此,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科学分析了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游戏,将枯燥的机械操作与生动的游戏有机地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实际设计游戏,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并积累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中。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能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踊跃参与学习,并感到轻松,进一步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水平。另一方面,这种教学将学生作为核心,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1.教学目标
开展游戏化学习的整体目标,是为教学指明方向,并在教学中有效贯穿。教师应根据课程设计标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控制教学进度,帮助学生熟练应用信息工具,使学生科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逐步成长为具备综合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的高级人才。教师应准确了解人才所需具备的条件,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课程特点
不同课程体现出对应的特点,因此教师应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式。虽然目前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但出于升学压力考虑,学生必须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主科。信息技术由于不在中考范围内,学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视程度。一方面,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公立学校无法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教师通常是兼职,管理工作繁重,不能集中更多精力设计课堂教学工作。这些原因直接降低了课堂教学水平。教师亟须寻找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水平。
3.学习对象
初中生初步建立独立的思维模式,有一定主见,比较抵触被控制和干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尊重学生的看法,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他们此时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竞争心,更喜欢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严重排斥枯燥无趣的事物,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在采用有关策略的同时,注意思考男女生差异,男生一般习惯于采取简单的方法,女生更喜欢综合多种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对男女生分开实施教学。
二、具体应用措施
1.强调实践性,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较强的实践性,不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能力,还应更好地实施操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课程特点,制订科学计划。教师应高度联系教学和游戏,突出教学实践意义,达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注意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如此,学生可通过游戏理解课本内容,提升操作水平。教师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来设计游戏,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中秋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为朋友制作节日卡片,祝他们中秋快乐。这部分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生也十分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开始制作,并采取竞争方法,使学生体会游戏乐趣。当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检查制作状况,并进行适当评判。
2.利用游戏活动引入新内容
每位学生都对游戏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高度整合游戏活动和教学内容,通过应用游戏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比如,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一部分键盘指法训练的内容。如果单一地按照输入法的常规讲解形式引入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编排,将键盘指法的训练转化成竞赛游戏的形式,从而引入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规定输入内容和时间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训练过程转化为游戏竞赛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合作学习提升整体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游戲,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合作能力,全面展示自我,踊跃发言,帮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比如,在学习设计电子卡片和电子相册时,教师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并组织这些小组独立收集材料与制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之内认真完成电子卡片和相册的制作,之后以小组形式向全体学生讲解制作过程,再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给予适当奖励。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整体能力,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绝不是简单的课本内容,更关键的是培养操作能力。教师还要认真为学生设计一些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制作家庭相册,使家长也参与其中,使学生体会到课本知识与设计生活的密切关系。吸引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凸显生活化教学
在强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方面,游戏化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受到大部分教师的喜爱,但仍有一些教师在具体应用中忽略了学生的信息需要与学习兴趣,只有设计生动的游戏教学,才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表格制作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设置游戏教学,为学生设计如下情境:“假如你是卖菜小贩,每天应如何计算卖出菜的数量与价格,怎样才可以快速做好这件事情?”这时,学生纷纷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并与其他学生展开激烈讨论,活跃了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将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投放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分别填写蔬菜的不同种类与卖出价格,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可以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分析,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游戏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应用教育游戏时,教师应注意选择实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并且将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绝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应科学把握二者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本思想,有效应用教育游戏化方法,通过合理化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李晓雯,马红亮.基于转变式玩耍理论的“教学设计”游戏化学习单元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17(07):102-108.
李明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用[J].考试周刊,2017(9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