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2019-09-10邬肖英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创新能力

邬肖英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新课程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需要立足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用技术教师需要立足新课程标准,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通用技术教学;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通用技术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操作,促使学生运用各种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足

受高考影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在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比其他课程薄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只能通过不完善的教学设备开展通用技术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既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业务能力不足

目前,很多高中担任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多是数学、物理或者化学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缺乏对通用技术的认识,不具备通用技术课程专业知识,这样导致教师业务能力较低。同时,一些学校没有针对通用技术教学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只依靠教师自身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学障碍。

3.课程资源不足

通用技术教学需要实验室、实验设备、模型教具等资源,有时还需要网络资源和软件资源。但是,很多高中缺乏通用技术课程基础保障,不具备专业的实验室,也很少投入资金完善实验室,导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二、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联系现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有联系学生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生活智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3D打印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建模知识、3D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设计主题: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自己家的房屋。通过这一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营造一种生活情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建模软件中需要运用的画立体图像、选择所需工具、切换视角等,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设计、制作等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操作经验,让学生在创意设计中更好地增强创新能力。

2.小组合作,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手把手地教学,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模式进行学习,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通用技术学习,如此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建筑及其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构思设计方案。首先,掌握知识。学生立足基础知识,如建筑物的受力分析、简单建筑物的结构等知识,为自主设计方案奠定基础。其次,小组合作。教师把4~5个学生分为一组,要求每组设计一个创意建筑物,并写出该建筑物的受力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品做过多指导,只要学生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笔者的学生设计了一座蛋型建筑物,模样看起来十分怪异,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他的创意。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得知学生的设计理念是“人生的圆融智慧”。之后,笔者和全体学生一起学习了圆融智慧,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了这位学生的设计理念。最后,创作模型。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纸板、胶水等工具,把自己的创意建筑制作成建筑模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3.课堂交流,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发现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障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深化认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用技术知识。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开展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认知水平,为深化学生认识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结构与稳定性”的相关知识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手工制作一辆自行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帮助学生深化认识。首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自行车才会更稳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其次,开展教学交流。教师可以立足以上问题,与学生开展课堂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基本上会提到重心、三角形等常见知识,但是很少提及支撑面知识,这表明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一个简单的矿泉水瓶倒立、正立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结构稳定性与支撑面大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迅速掌握实验的要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重点知识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完善通用技术思维,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4.多样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具有相似性,如果学生对知识的要点掌握不牢固,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异于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生活等途径,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用技术知识。

例如,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构思一个创意图形,让学生在创意设计中提升创新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作用。再如,教师可以介绍常见的二维画图软件Photoshop,Photoshop更适合广告制作、修改图片和图像编辑;此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另一款常见的二维绘图软件Auto cad,Auto cad更适合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等;还有常见的三维绘图软件3DS MAX,3DS MAX更适合房屋装修、模型设计和动画设计,等等。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用技术,为学生运用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做好准备。

总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其他课程存在本质区别。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和自由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吴永亮.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及其利用[J].科学大众,2017(10):34.

郝超君.新课改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95-103.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