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启动
2019-09-10
近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启动工作会在合肥召开。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会议介绍了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总体思路。一是“净存量”,保证中小学图书馆上架图书的基本质量。本次专项行动对中小学图书馆现有图书逐本审核,对非法图书,不適宜图书,外观差、无保存价值的图书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二是“把入口”,落实2018年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将教育部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馆配图书的主要参考依据,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三是“促阅读”,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好阅读活动,开设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课,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师生日常的生活方式。
会上交流了图书馆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经验,并重点提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应从源头抓起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可问责;应建立图书清理工作机构和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要明确学校在图书清理中的主体责任,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
由教育部主办的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11月12日在东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9所高校、175位教师参加了教法组、理论作曲组、技能组等3个组别为期5天的展示活动。
本次基本功展示凸显了4个特点。一是紧扣新时代要求。展示活动紧扣新时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准确对标基础教育改革对美育教师队伍的新需要,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二是凸显师范特质。无论是展示项目的设置,还是各项目的评审标准,都充分体现了师范性,所有参展教师都必须参加教学展示。三是聚焦育人能力。本次基本功展示在内容设计上改革创新,不是孤立地考查参展教师某一方面的基本功,而是综合考查教师的整体素质。四是注重交流学习。所有参展学校的院系负责人和各省区市的音乐教研员或音乐特级教师代表参加评审工作,通过现场评审全面了解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现状,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改革思路举措,明确改革方向与目标,切实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
近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总结我国多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经验,推动民族地区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稳步推进,教育质量日益上升,各族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会上,海南、广西、四川、上海、辽宁等地代表分享了在民族地区开展基础教育的经验。海南通过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走出了一条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施扶贫开发、保护核心生态区为一体的海南之路。广西着力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扩大城乡公办幼儿园资源,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入园率明显提高。
多地参会代表认为,此次会议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思想统一、责任强化,将确保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和执行,奋力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北京市近日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首次对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提出刚性要求。
十条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切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严格落实学生作息管理、大力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严格落实视力日常监测、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切实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日常干预、大力促进学生饮食健康和强化评议考核等。
北京提出,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一小时,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等。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合理有度使用电子产品,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根据《北京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保障工作方案》目标要求,到2023年,力争实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甘肃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日前印发,制定了30条中小学生减负具体措施。
方案对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出详细规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方案对控制考试次数作出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一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两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方案要求学校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广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并推动有条件地区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方案从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等6个方面,明确了24条具体行动计划。广东省将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通过普通学校就读等多种方式,落实“一人一案”;通过普通幼儿园就学、特殊教育幼儿园(含学前部)就学等方式,提高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优先采用普通幼儿园随班就学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大力实施学前融合教育。
在师资培养培训方面,方案提出,广东将扩大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将特殊教育专业列入省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为粵东西北地区培养一批特殊教育教师。健全分级负责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省、市承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市、县承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教师培训。
2019年内蒙古投入935万元专门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今后还将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重点倾斜。
2016年,内蒙古高校全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现了近50万名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部分本科院校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全区高校报名参赛的项目近1.8万个,参与大学生达4.6万人,约占全区高校在校生的10%。
内蒙古要求,全区各高校着力推动从业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努力打破学科与专业间、产业与学校间壁垒,形成“破壁效应”。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年内,自治区教育厅将遴选认定10所左右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引领带动全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月14日,南京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代表市委、市政府承诺,将为全市10万中小学教师办好“十件实事”,让优秀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
在这“十件实事”中,“扩大校园招聘和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规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宁从教”以及“加大事业编制挖潜力度,优先保障教育;探索新办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保障备案制教师待遇”引发广泛关注。
“十件实事”中关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招招务实:增设特设岗位,增加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数,继续对教师攻读相关硕博士学位给予补贴。教师队伍中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或取得博士学位的,按规定享受人才安居、人才优先购房政策。加大农村教师支持力度,落实待遇保障、奖励激励、编制倾斜、解决周转房等政策。会上还出台了《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优化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环境,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
为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十件实事”中还明确了将最大限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减少与教育教学不直接相关的社会性事务,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
11月14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方案(2019—2022年)》。《方案》坚持目标、问题、需求和效益4个导向,提出5项攻坚任务、17项工作举措。
《方案》要求,到2022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6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不低于90%,公益普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镇以下义务教育学校100%参与集团化办学,90%以上中小学达到市定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全面建起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的“四位一体”高中段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在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市民满意度显著提高。
《方案》提出5个攻坚任务:一是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实施保障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化解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扩增普通高中学位、发展综合高中等4项举措。二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发展多样特色高中教育、推动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4项举措。三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课堂、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普及推广海洋教育等4项举措。四是提升全面育人质量。实施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构建家校联合育人格局等2项举措。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等3项主要对策举措。
日前,黑龙江省“学分银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启动。该平台是以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学习成果的积累、学习成果的转换和资历认证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服务体系,旨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平台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管理,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学分银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日常运营。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巧凤介绍,平台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面向试点院校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搭建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之间学分转换的桥梁;第二步实现面向全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继续教育部门以及其他教育部门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第三步实现面向全省学习者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搭建省内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各类培训、继续教育等)、无定式(工作业绩、社会贡献等)学习成果学分互认互换的“立交桥”。
此外,黑龙江“学分银行”还建设了资源超市。资源超市中的资源采用电商的管理模式,由学习者的选课及学习情况综合评定课程的质量。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省网信办、省公安厅等6部门联合制定了《四川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方案》。到今年底前,四川将完成对全省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面对良莠不齐的校外线上培训,四川将根据《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校外线上培训备案管理工作,重点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等进行严格备案审查。
据了解,备案审查的范围包括营业执照、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备案地址在四川范围内的校外线上培训。《实施方案》规定,校外线上培训的每节课不得超过40分钟,间隔不少于10分钟;直播培训时间不得与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面向小学一至二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校外线上培训收取的预付资金总规模应当与服务能力相匹配,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者3个月的培训费用。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及售前告知行为的通知》,要求自12月1日起,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机构必须在销售大厅显著位置及市、县住房城乡建设(房管)部门指定网站,集中公示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有效时间等信息,并发布警示购房人不得组织众筹购房、企业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方式售房等信息,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保障购房人知情权,减少售后纠纷。
通知强调,新建商品房在公示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公示或告知楼盘附近未建成招生的学校、幼儿园等信息;不得公示或告知未建成运营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不得欺骗或误导购房人。且公示的销售信息应与商品房网签备案信息一致,公示的项目名称应与已批准的预售许可证一致,所有公示资料均需加盖房地产开发企业公章,公示期限自商品房销售之日起至全部销售完毕之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