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化导学策略 贴近活动过程

2019-09-10赖珍花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学建构探究

赖珍花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应细化导学策略,努力贴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能力,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模型。

关键词:导学;探究;建构

数学课堂教与学互动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导与学时,应细化教与学的数学课堂探究导学策略,侧重深入了解每个学段、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模型和探究活动经验,利用已有的学习探究能力,从数学现象中寻找数学信息,尝试进行分析和提炼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探究体验,训练合作探究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一、贴近生活情景,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导学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因素,营造生活信息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的学习场景,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场景中积极主动探究,寻找数学信息,分析和概括数学信息,从中提炼与教材知识点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做到主动地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竖式”例2课堂导学活动时,教师课前制作课件,课上播放课件,课件呈现学生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情境,学生为着摆放花盆来回走着……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欣赏课件,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情感受到渲染,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看完课件后,教师先让学生同桌描述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情景,并续编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故事,同时提出:“你能从课件的画面里提出什问题?”学生在小组里积极探讨,有的说:“画面上一共有23盆鲜花,每组可以摆几盆?可以擺几组呢?”有的提出了例2的问题,教师把例2展示在多媒体的屏幕上,要求学生朗读例2的题目后,认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质疑,对质疑一般的学生,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质疑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小红花,如,有一学生质疑:“如果要进行计算,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学生在学习共同体里相互探讨,探索怎样列式?怎样进行计算?通过积极地合作探究,学生发现算式23÷5无法整除,心中产生了新的认知困惑,也发觉到当得出商是4,还剩下3不能被5整除,学生又提出:“这个3表示什么?叫做什么?”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里积极探究,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中提出、发现数学问题。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经历了发现、分析和提炼数学信息的经过,激励学生进一步积极探究数学新知的信心,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贴近操作实践,内化建构知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导学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充分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操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思考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尝试动手做数学,在动手中亲历解决数学问题,提炼和概括数学概念的过程,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知识的形成,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导学活动时,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本节课准备要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师的要求与指导下,合作动手参与摆放图形的游戏活动,学生利用学具袋里小棒,运用小棒自由地动手摆放各种图形,学生想摆什么就摆什么,学生在小组里兴致盎然地摆出图形,摆完图形之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数出每个图形里有多少根小棒,然后在小组合作中表述,从而增进了学生的数学表象。合作探究与交流后,学生独立地在练习本上把摆放的小棒个数列出算式,并在小组中相互看看,哪几个算式里加数的等式全部相同,相同的由小组长进行汇报,教师一一列举在屏幕上。教师紧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要求学生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经过一番探究,学生从中总结了这些算式的共同处,即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全部相同。教师由此引出课题——乘法。教师又提出操作要求,并要求学生操作后,根据操作进行列式。学生继续动手操作,列出算式:4+4+4+4+4=20,教师提出:“这个连加的算式表示什么?”学生回答:“表示5个4连加的和是20。”教师引导学生这种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5×4=20。

三、贴近问题解决,生成应用素养

教师要努力贴近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过程,立足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抽取数学信息,通过学习共同体里的相互讨论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认知趋向,使学生针对数学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有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搜集与整理,发现和提炼出与教材紧密相关联的数学问题,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进行解决,提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活动,做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获得的,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统计”课堂导学活动时,教师出示题目:我们班同学放学出校门时,分别往校门的左右或正前方三个方向行走回家,李老师关心同学们的安全,想了解往各个方向的人数,你能帮助李老师把走各个方向的同学数统计出来吗?学生纷纷讨论探究,经过一番交流,各种方案呈现出来:①可以一个一个向李老师报告自己走哪个方向,然后让李老师记录下来;②同一方向行走的学生站成一队,并统计出本队的人数;③要求不同方向行走的学生依次举手后,并统计出不同方向行走的人数。教师把学生的方案一一列举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互动讨论,从中择选最优统计人数的方案。学生经过探究,认为②③方案比较简单明了,运用②方案形成一个直观的象形统计图,运用③方案则形成一个统计表,统计图表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了问题,学生更进一步领悟了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数学思维的发散性,而且掌握了数据的获得、分类和整理等统计知识,培养了学生统计观念、实践能力,促进应用意识的生成,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陈秀华.经历活动积累经验[J].基础教育研究,2015(24).

[2]冯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6(14).

猜你喜欢

导学建构探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我是小导游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