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来了,网络文学侵权可以休矣

2019-09-10张景阳

科学大观园 2019年2期
关键词:一项项侵权者查重

张景阳

随着一项项先进技术手段的落地应用,抄袭者们所面临的已不再是道义上的声讨和被侵权者们的无奈,而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现实困境。

近日,在中国首个互联网“村民日”活动中,作为全国第一个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布启用司法区块链技术帮助维权,为抄袭侵权之风盛行的网络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抄袭之事,古已有之,而且這种现象与人类文学发展史几乎如影随形。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便捷催生了网络文学的繁荣,而网络抄袭和侵权行为也随之甚嚣尘上。

动几下鼠标,就能完成一次抄袭,不大的空间网站加几台服务器,就可以造就一个专业的盗版侵权团伙……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文学侵权的门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侵权案例和维权诉求也昭示出,维护数字文学作品的合法权益和网络文学的知识产权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有人曾分析指出,网络文学盗版侵权如此猖獗,原因有三:一是侵权手段技术要求低,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三是制度上和管理上的缺陷。要协同解决这三个问题,无疑是个漫长而浩大的工程。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技术手段正试图与法律联手出击。比如将区块链技术用来定分止争的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于如何证明“我首发”这个原本很难判定的难题,杭州司法机关通过生成“哈希值”和“时间戳”,准确地保存证据予以实现。也就是说,既然侵权者能够足不出户进行侵权,那么维权者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足不出户维权举证,此举让备受侵权困扰的网络作家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光在网络文学界,有知名高校也斥资开发了作业查重系统,将作业与海量数据比对,以应对学生们作业和论文中的“花式抄袭”。尽管此举一度招致非议甚至贻笑大方,但高校寄望于以技术之手来震慑抄袭之风的初衷,不可不谓之用心良苦。

毫无疑问,无论是区块链查处网络侵权,还是大数据作业查重,随着一项项先进技术手段的落地应用,抄袭者们所面临的已不再是道义上的声讨和被侵权者们的无奈,而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现实困境。但愿,他们这次能知难而退。

猜你喜欢

一项项侵权者查重
身怀绝技谱华章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赋权每一个人保护自己的脸
学位论文查重乱象引关注
论文查重杂谈
学术论文该“查”什么?
学术论文该“查”什么?
新时代,你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大数据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