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时成火可燎原,散则为星耀四方

2019-09-10南通市教育局

校园足球 2019年9期
关键词:南通市训练营教练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工作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及南通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南通市校足办成立了训练营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管理办公室,制订了训练营基地的各项工作计划,各训练分营按照计划规范、有序、高效开展训练营基地的各项工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力求精进,突破创新。

一、结合区域实际,建立营区体系

按照全体覆盖、就近实施、融合共进的原则,训练营确定为“3+N”模式,即在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管理下,建立3个训练营基地:如皋市青少年足球基地、海门市青少年足球基地和港闸区(南通二中)基地,按照要求承担全国、省、市安排的训练、竞赛任务。布点若干个(N)训练营营点校,以南通市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基地)学校(共计33所)为基础,辐射其他全国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学校,开展足球教学、训练竞赛,选拔并组建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梯队,以此落实训练要求、丰富赛事活动。

规范开展好训练营基地学校内校园足球班级、年级联赛,检验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的效果;通过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吸引更多普通学生到运动场上参与足球运动,让他们养成热爱足球的情怀;通过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纪律、拼搏、团结互助、互相尊重等良好的体育精神;活跃校园气氛,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足球活动氛围。

二、立足基础常态,完善教学体系

高质量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每周开设1节或1节以上足球课的基本要求。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订了校园足球课程实施方案,各基地制订区域内的教学方案,并为学校提供免费足球教材。利用“南通校园足球网”平台,强化足球教学信息化资源,开展好每周1节足球课。常态化开展全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教师教学基本功、优课评比展示、教学研究等活动,在训练营内组织全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教师业务培训,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

三、找准两个支点,强化训练体系

1.选聘高水平总教练员。3个基地均实行总教练员负责制。总教练员不仅统筹精英梯队运动队的训练,还要负责各基地及所在区域营点校足球教练员的业务培训,指导这些教练员对学生进行日常训练,规划各类足球赛事,目前,3个基地均由高水平外教担任总教练员。

2.配备优秀教练员组。各基地利用南通支云俱乐部、珂缔缘俱乐部等教练员团队和校企合作外聘的外籍教练员组,组成训练营基地教练员组,基地教练员组统筹安排训练营的教学、训练及竞赛等工作。营点范围内的学校足球课余训练由本校教师和教练员承担,各营点校的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定期需要接受基地教练员组的培训和指导。

3.落实培训与指导。依托南通市高等院校、职业俱乐部、足球培训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层、效果多类的足球培训,让教练员接受现场实践、理论提升的体验式指导,培训合格的教练员和裁判员,确保全市D级及以上教练员超过100名,南通市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1名接受过专业系列培训的教练员、裁判员。3个训练营基地分别聘请了巴西籍、塞尔维亚籍、意大利籍青训教练员进行全程指导。

四、三级联动覆盖,深化竞赛机制

以“满天星”训练营为抓手,积极发挥辐射作用,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完善竞赛体系,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

1.组织好三级赛事。训练营和已经形成制度性安排的班级、年级、校际(集团)联赛充分对接、有机融合。各营点校在举行班级、年级足球联赛的基础上,组织好校际足球比赛,确保每周一赛,比赛可采取赛会制和主客场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级赛事要覆盖小学到高中3个学段。

2.组织好选拔性竞赛。组织举办从小学到高中3个学段,市、县(市、区)选拔性竞赛活动。各训练营基地每年分别组织区域性的和全市最高水平的选拔性竞赛(分年龄组),设立最佳阵容。市级选拔性竞赛与原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并轨实施。

3.举办高水平赛事。举办友好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承办全国、全省青少年足球赛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的赛事、江苏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国足球协会U系列赛事等),支持海门市继续举办好每年一届的“朗姿珂缔缘”杯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暨“丝绸之路”国际少儿足球邀请赛等。

4.完善冬训、夏训工作。充分利用3个基地的现有设施和条件,适度扩大训练规模,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做好校园足球冬令营、夏令营的集中训练和竞赛工作。每期训练营男、女学生近千名,年龄段涵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训练中还邀请了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宿迁市等省内兄弟城市的男、女足代表队参加。

五、梯队逐层选拔,组建精英队伍

各训练营出台并实施《足球特长生招生方案》,确保有足球特长的学生能够进入相关学校就读和训练。在全市20余所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中选拔组建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梯队,统一安排文化学习和常规训练比赛。精英梯队为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9个年龄组,每所营点校承担1~2个年龄组精英梯队组建任务。精英梯队参训总规模近期达到500人以上、远期达到1000人以上,实行男、女足同步发展。通过常态化科学训练,为高一级运动队(院校)输送多名优秀足球人才,备战全国、省等各级各类校园足球比赛。

六、加强交流合作,优化保障机制

积极培养青少年足球精英教练员力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的青少年足球管理模式和现代足球理念,逐步形成特色,并做好如下保障工作。

1.组织保障。建立南通市教育局牵头,联合体育、财政、足球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训练营领导小组,教育局局长任组长,总体决策、统筹协调、综合管理训练营建设工作。设立南通市训练营管理办公室,与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各训练营基地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具体落实训练营各项工作的开展。

2.经费保障。市、县(区)两级财政将对训练营基地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保障聘请足球教练员、集中训练、赛事组织等。南通市配套落实100万元,负责市级选拔性竞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后勤)、市级培训、训练营基地考核等保障。海门市、如皋市、港闸区安排相应配套经费分别负责基地运营、区域内赛事、训练(后勤)、培训等保障。

3.升学保障。完善健全足球运动员招生录取制度,建立足球运动员学段衔接的綠色升学通道,按照6∶3∶1的学段架构,建设好小、初、高相对应学校的运动员培养制度,保障学习、训练的一体化建设。加强俱乐部、社团形式的组织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的业余训练和比赛提供方便。

4.安全保障。建立训练营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风险管理,做好训练营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将训练营基地、营点校所有活动及参与运动员纳入市政府学生意外伤害补充险保障范围。各基地、营点校另为区域内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5.考核保障。制订《南通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基地管理方案》,定期组织检查每周1节足球课、课余训练、联赛的开展情况。建立月报、月讲评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例会,讲评工作推进和开展情况。按照管理方案要求每年组织对训练营基地、营点校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均与奖惩、经费支持挂钩。

七、取得的成绩

南通市曾获得上海普陀青少年足球国际邀请赛U13冠军,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U15组、U13组第四名。曾在江苏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3次冠军,1次亚军,2次第四名。在江苏省第四届青少年足球男子U11精英赛中获得冠军。在江苏省省学生运动会中获得1个冠军,1个亚军,1个季军,3个第四名。在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获得1个组别的冠军,2个组别的亚军,1个组别的季军。获得江苏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冠军杯”男子组冠军。2人入选中国足球协会男子足球队U19集训队,3人入选中国足球协会男子足球队U12集训队,8人入选江苏省足球协会男子足球队U14集训队,10人进入江苏省校园足球“最佳阵容”,2015—2018年,共9名学生入选全国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共26名优秀队员被同济大学、西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录取。

南通市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训练营作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整体推进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落地落实落细,切实贯彻执行“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着力提高校园足球竞技水平,着力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以“体育之乡”的长足发展动力,开辟中国优秀足球竞技人才成长新通道,以真抓实干践行着“聚时成火可燎原,散则为星耀四方”。

猜你喜欢

南通市训练营教练员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好办法
小小展台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