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育德 以球育智 不断谋求校园足球发展路径
2019-09-10本刊编辑
本刊编辑
2015年,南京市雨花台区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雨花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克服理念、师资、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大力推进区域校园足球运动,初步形成抓实足球普及、做好足球教学、办好足球赛事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全区共有校园足球专业教师32名,国家一级、二级裁判员16名,校园足球持证教练员26名,其中亚足联B级教练员2名,C级教练员4名,D级教练员5名。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为保证雨花台区校园足球工作的扎实开展,区教育局、区校足办根据区情制订了适合雨花台区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规章制度。2015年制订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雨花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区内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必须开设1节足球课,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也需开展足球社团教学活动,各学校每年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足球联赛。
2017年,制订了《雨花台区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动体育精神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核心主张,提出“校园足球雨花新样本”的思路,细化对区内各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具体要求。
二、建立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
1.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一是国家课程。雨花台区依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制订了《雨花台区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并出台了《雨花台区校园足球教學规范》。
二是地方课程。用好全市统一下发的《小学足球教学》教材,并根据区情、校情修改完善,形成具有雨花特点的地方性足球课程,做到全区幼儿园、小学、中学每周1节足球课。
三是校本课程。依托雨花台中学与实验小学足球校本教材《足球文化》《球韵童趣》,结合市、区教材的有效使用,覆盖率达100%,并创造性地以“微课”形式提高足球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雨花台区还积极探索校园足球学科全融合发展路径,并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点,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完善培训、训练体系
一是培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参训率达100%,提高推进与实施校园足球工作的能力水平与辐射普通学校的引领力。每年选派50名体育教师参加南京市外籍教练员示范教学、校园足球教练员普及型培训,每年选送6~8名骨干教师参加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分层次组织教练员、裁判员、通讯员、班主任、体育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培训,并与全国阳光办合作,每年挑选50名学生开展裁判员的培训。
二是足球运动队建设。明确把校园足球推进作为全区教育发展五大工程之一,重点是2项拓展,即:拓展到幼儿园,开展足球游戏化试点,幼小有效衔接;从男足为主拓展到女足,各学校建立女子足球队。
3.建立三级竞赛体系
一是区级联赛。调整“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赛程、赛制,根据《南京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成绩计算方法及奖项设置(试行)》内容,建立并巩固校园联赛主客场制,将竞赛、活动、啦啦操表演融为一体,改革联赛评分体系和奖项设置,培育文明、公平、进取的校园足球文化与育人内涵。
二是校级联赛。做到各校有周赛、月赛、季度赛,扩大参与面,同时,鼓励校际间进行约战赛和挑战赛等多形式的校际比赛。通过校园足球嘉年华、足球大课间、足球文化节、分年段足球专项技能达标评比、“我与足球共成长”征文等活动,推动以校园足球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班级联赛。将班级联赛作为各校规定动作,建立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表彰的机制,将班级队名、队徽、队旗、队服、队歌等创作设计评比与足球啦啦操表演以及文明观赛等有机融合,突出参与性、趣味性、丰富性,组织小裁判、小记者、小卫生员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并设立班级足球队“新闻发言人”制度,浓厚了校园足球氛围,家长关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成效也随之凸显。
三、完善校园足球的保障机制
1.多部门协同支持
为更好地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深入开展,区政府成立了以教育局、体育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编办为成员单位的区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校园足球专项工作持续发展做好沟通、协调。同时,区教育局成立了以雨花台中学、雨花台区实验小学为牵头单位的校园足球联盟体,为竞赛、师资培训提供各项工作支持。
2.场地与人员保障
近2年,改建了孙家中学、铁心桥小学、板桥小学、雨花台中学、春江学校的足球场,新建了古雄小学、华兴学校、善水湾小学、花神庙小学足球场。自筹资金引进市队教练员作为雨花台区雨中校队教练员,引进亚足联B、C级教练员作为联盟牵头学校教练员,打造主教练员负责制、卫星学校的校队训练模式。此外,区教育局还和南京体育学院足球学院签署了师资培训协议,以确保规范的足球技术对全区教师足球技能水平的提升。
3.经费与安全保障
区政府对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列入全年预算,提前做好资金统筹谋划。对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对校园足球专款的申领,开发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南京市校园足球意外伤害险招标,全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师生校园足球活动全部纳入保险保障范围,有效解决了学校、家长后顾之忧。
四、建立评价和激励体系
用好评价机制,发挥激励作用,以赛促教、以奖促赛,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校园足球得以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对校园足球特色校的年度考评,雨花台区为强化联赛各奖项的设置,设立了集体项目奖、道德风尚奖,对学校、领队、教练员、队员的表现给予立体的考评,让校园足球在雨花台区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创新发展更加有动力。在《雨花台区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方案》中提出明确考核的内容: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发展性综合评估,用3年时间建立、完善有效的校园足球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研制校园足球教学、优秀工作者、优秀校长评选活动方案,调动各方面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区级评选的基础上,参加市级校园足球各项评选活动。
五、特色做法和成绩
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水平
按照国家培训计划推荐雨花台区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教师参加全国校长、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全面提升全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足球技术水平。除了常规的体育教师培训外,针对性开展了以下高规格培训活动:一是聘请国家男足训练团队体能组博士生杜立达对学校足球队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培训;二是每年度举办德国籍教练员对学校校园足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培训,参与教师达60多人;三是配合全国阳光办组织了南京市“绿茵星生代”师生裁判员培训,邀请国家级裁判员河海大学关长亮、北京朝阳第二实验小学侯凯凯对校园裁判员师资培训进行主讲,共计2天,30名体育教师参与;四是举办区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通过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使其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开展好校园足球活动的信心和决心;五是邀请首都体育学院马克为全区体育教师進行专业培训。
2.推进先进地市交流,打造雨花台区品牌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请进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2017年4月,组织区实验小学、铁小桥小学男、女队参加省内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校园足球邀请赛。2017年6月,举办“三胞杯”校园足球邀请赛,共有来自盐城、常州、苏州、泰州和淮安等地的6家外市学校参赛,本市参赛队伍6支。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了雨花台区校园足球的竞争力。
3.开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营造校园足球浓厚氛围
校园足球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同时还有着全面育人的功能。在班级联赛中,通过班级足球队、班级啦啦队、班级啦啦操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参与校园足球文化,激发学生全面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和对足球的兴趣,还开展了面向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足球体验活动,如,队徽设计、班队口号评比、啦啦队展示等,增加了足球参与人数,增强了学生团结互助、信任同伴的集体意识,也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4.打通升学通道,保证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家长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做好优秀足球队员的系统训练,同时减少对学业的影响,为雨花台区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招收有一定基础的校园足球特长生;对省级传统足球学校的雨花台中学和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给予整班建制和冬(夏)令营集中训练的支持。2018年,雨花台区教育局和南京体育学院足球学院签署了生源基地和师训基地,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球队指导、赛事组织、优秀队员升学等方面寻求支持,同时为南体足球学院毕业生实训、就业等建立绿色通道,促进校园足球深度发展,为学生的再提高打好基础。
自雨花台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以来,2016年5月,迎接了教育部校园足球专项督察组的现场考评。2016年9月,承担了“校园足球新长征”江苏站的启动仪式。2017年3月,接待教育部《校园足球先锋》栏目组的拍摄,受到摄制组的高度肯定。2017年4月,制订出台了《雨花台校园足球推进三年规划》,并以此成功和教育部签署备忘录。2018年5月,成功举办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其中校园足球学科融合、校际联赛、特色足球大课间、班级联赛以及幼小衔接、教体结合、教企联动、与高校对接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与会领导与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雨花台区的校园足球工作已经迈出坚实矫健的一步。普及校园足球工作,培养学生足球特长,夯实体育校园文化,以球育德,以球育智,全面发展,是树立学校品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下一步,雨花台区自信而坚定,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校园足球工作,不断谋求新发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