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习题”课堂现象不容忽视

2019-09-10卞祥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杯子土豆习题

卞祥

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普遍存在“重例题教学,轻习题教学”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多教师认为,一节课只要把握好例题的教学就算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了,课后的习题只不过是对例题的巩固与检验。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想法,造成了教师备课时对习题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带来了课堂诸多低效的现象。

关注结果,忽略规律

课堂扫描 二年级某教师在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对练习一的第3小题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2分钟后老师指名同学汇报答案。当一个学生汇报计算结果都是90时,老师问你们的答案和他一样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当同学们纷纷举手后老师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老师表扬道:你们真是计算的高手啊,很好,继续努力。

反思和建议 很多老师认为计算题,只要学生能准确计算出结果就可以了。可是仔细想来,只有结果的正确是远远不够的。第一小题的计算结果都是90,这绝不是偶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独一无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面有规律。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首先多媒体出示题目,接着先让学生静静的观察一下数字的特点,然后再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汇报环节,教师除了要汇报计算结果外,还应该让学生说说你在计算时是怎么想的?怎么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交流一下同学们中好的计算方法,以便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数字的排列规律,既练习了计算又促进了学生数学的思维发展。

重视现象,忽视动手

课堂扫描 四年级某教师在教学完升和毫升后,对练习一的第1题是这样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幅图,看谁最先得到答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不一会儿,满屋的小手齐刷刷的举过了头顶,都争着抢着要回答问题。老师一看同学们都举手了,脸上马上笑开了花,然后温柔的说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啊。就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答案吧。

反思和建议 第一幅图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杯子的容量最大,哪个杯子的容量最小?当学生发现两个又矮又粗的杯子看上去差不多大,不好比较时,只能先猜测而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这时应该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开始的猜想,最后再得出结论。这个题目的价值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所以在练习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处理:①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看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的容量小?②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意见?这时该怎么办呢?③引导学生说说可以通过怎样的实验来验证猜想?学生这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讨论得出最佳实验方案,最后通过现场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眼目睹答案的产生过程。

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渗透,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观察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教会了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

重视步骤,忽视构建

课堂扫描 六年级某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练习的第2题时是这样处理的:多媒体出示题目: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个杯子里的水是多少毫升?生:600毫升。师:很好。师:第2个杯子里呢?生:800毫升。师:为什么会多出水来呢?生:因为放入了一个土豆。师:那么土豆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生:800-600=200(毫升)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多出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反思与建议 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很仔细,发言也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也很开心。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时,总觉得这样的课堂少了几分数学本来的味道,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下降,数学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首先出示一个土豆,问:土豆是不是一个规则的图形?那怎么来求它的体积呢?可能会有学生想到把它放入水中,这时教师可以出示第一个量杯,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有水多少毫升?接着把土豆放入水中,再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水有多少毫升?追问:怎么变成了800毫升了呢?引导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上升?当把土豆放入圆柱形的水里时土豆的体积就变成什么形状了?

小结 多出来的200毫升水是被土豆挤上来的,所以说挤上来的圆柱形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拓展延伸 如果把土豆放入长方体的杯子里,土豆的体积又该怎么求呢?如果把土豆放入正方体杯子里,土豆的体积又该怎么求呢?如果放进去的不是土豆,而是鸡蛋、小石子、小铁块……又该怎么求它们的体积呢?由于学生有了刚才的操作经验,所以心里很快就有了想法。这时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边动手操作边观察思考,最后全班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知道了土豆的体积可以怎么求,而且还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从而由土豆的体积类推至其他不规则的物体,这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模型思想”。有了这个“模型”下次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杯子土豆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杯子里有什么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土豆喝水
土豆爱吃糖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