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窑洞里的红军大学:一科学员里走出22名将帅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由纪夫马寅初学生

1936年7月,红军大学在陕北志丹县的土窑洞里开课。窑洞没有门,几次有狼跑进去,学员们就用脸盆堵在门口,身边放一根打狼棍。开课当天,毛泽东前去视察,风趣地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却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泽东去作报告。他说:“我在陕北保安,看到这里的毛驴很多,要使毛驴上山有3种办法,一推,二拉,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抗日的,我们就推他、拉他、再不干就打他,这就是我们党的逼蒋抗日的方针。”学员听了这次报告后,统一了思想认识。

在志丹县,红军大学招收的第一批1063名学员被编为3个科:一科40名学员都是师团级以上干部,二科和三科分别是营级和连级以上干部。战争年代,一科学员有8人英勇牺牲.2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林彪、罗荣桓成为元帅,罗瑞卿、谭政等20人为将军。

陈瑞钿:“中国召唤我”

1997年10月,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参加中国抗战的华裔——陈瑞钿。而一个月前,他已与世长辞。去世前,有记者曾问他当年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参加抗战.84岁的陈瑞钿老泪纵横,脱几而出:“中国召唤我(China called me)”。

王者诚:“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抗战时期,四川安县的王建堂与100多名年轻人请缨杀敌。出征前,王建堂的父亲王者诚邮寄来一面旗帜,旗正中却是一个斗大的“死”字。“死”字旁边写有两行小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拭,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日本向北美洲发射9000个带有炸弹的气球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鲜有机会袭击美国本土。1945年,日本军部憋出来一个“高招”:向北美洲发射9000个带有炸弹的气球,指望引起森林大火,进而引发美国人的恐慌。最终,这批气球只有300多个抵达北美大陆,其中一个飘到加拿大,炸毁了一个农民圈地的围栏。

束星北:“过去大学都是这样做的”

20世纪50年代初,王竹溪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束星北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竹溪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一口气讲了大约40分钟。王竹溪一直尴尬地站在一边。课后,校领导为此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黄侃的“三怕”

黄侃在北大上课时,常突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藏着一个绝大的秘密,想知道么?……对不起,就凭北大这点儿薪水不值得讲,要听,饭馆请!”他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自负,与人讨论若有观点不合,大怒之下常持刀杖相向。然而他却有“三怕”,即一怕兵,二怕狗,三怕雷,其中怕雷甚至怕到“蜷踞桌下”的地步。

沈从文:“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而来者甚多。他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竟呆呆地站了近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却因为太紧张.10分钟便将预定1小时的授课内容讲完了。在窘迫和无奈之下,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学生们颇有微词,胡适听说后笑道:“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马寅初两“噢”

1960年3月,马寅初被免去北大校长的职务。儿子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便继续看书,好像事不关己。1979年9月,北大隆重地召开大会,给马寅初平反。此时,马寅初已经是97岁的老人了,但仍然健康清醒。当儿子回来告诉他这一喜讯时,他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照旧闭目养神,神态自若。

孔子骂学生“呆货”

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凡鲁人在国外见到本族人被卖当奴,可赎之回国库报账。孔子的学生赎一奴,却不报账,人人夸他高尚,孔子却很不满。学生问,救而不报账,岂不更高尚?孔子骂:呆货,以后别人要是赎了奴去报账,就会被骂不高尚;不报账,做好事又成了亏本的事。渐渐地,人们就会装作没看到有人当奴,就没有人做好事了。

三岛由纪夫:宣扬“军国主义”被嘲笑

1970年的一天,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纪夫带着几个信徒,来到自卫队的一个基地,鼓动大家发动政变,恢复“军国主义”,还政于天皇。台下的年轻军官态度冷淡,嘲笑他是疯子,都什么年代了还宣扬“军国主义”。三岛由纪夫一怒之下,按照日本武士道的仪式,切腹自杀。

丘吉尔:“希望所有的政治会议都像这样简短扼要” “二战”中德军占领荷兰期间,荷兰流亡政府在美国设立了总部。流亡政府的总理德克·吉尔几乎不会讲英语,在第一次与丘吉尔会晤时,一见而,他就伸出于,友好地说了声“再见”。“先生,”丘吉尔这样作答:“我希望所有的政治会议都像这样简短扼要。”

中国曾4次说出“勿谓言之不预也”

近日,面对美国干涉香港问题,驻港公署负责人在敦促美国“悬崖勒马”时引用了《礼记》中的一句话?勿谓言之不预也。”意思是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中国曾4次说出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一次是在1950年,中国警告美国不得越过北纬38度线。美国不听,结果爆发了朝鲜战争。战争结束后,美国还是退到了“三八线”以南。

第二次是在1962年,印度在中国边境挑衅《人民日报》当时发表了社论。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一度攻入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战争结束后,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下台。

第三次是在1967年,前苏联间谍在中国境内搜集情报,中国予以警告。不久后,1969年发生了珍宝岛冲突,中国军队打击了苏联的盲动主义。

第四次是在1979年,越南在边境发起挑衅,中国予以警告。随后,中国军队一度打到河内附近。★

(来源《老年生活报》等)

猜你喜欢

由纪夫马寅初学生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如是说
赶不走的学生
马寅初三骂蒋介石
三岛由纪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学创作
马寅初“口无遮拦”
学生写话
无私无畏马寅初
马寅初的执拗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