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一次语言听说游戏活动的三次建构

2019-09-10蒙萌龚国莲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句式儿歌

蒙萌 龚国莲

听说游戏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语言活动,其游戏性表现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听说游戏的质量,深受幼儿喜欢。它将语言教育的内容融入游戏中,在游戏中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使幼儿的“听”和“说”都处于积极状态,有效地促进幼儿倾听、理解、表达等能力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探索听说游戏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我尝试着为幼儿建构一次听说游戏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水平,经过反复思考,我选定了大班听说游戏活动“疯狂动物城”。通过一次次的修改、磨课,在自我反思、同伴协助、骨干教师指导下我艰难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三次建构。

一、初建:流水无心恋红花

“疯狂动物城”是一个与动物紧密联系的听说游戏,整个游戏活动大致分为四大部分:1.讲守城人及进城人的故事,设置游戏情境;2.介绍进城游戏规则,引导幼儿编动物儿歌;3.示范、讲述游戏规则;4.组织幼儿自主游戏。经过反复思考,我把活动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习用谜语的形式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语言描述,并能正确猜出动物名称;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拿到进城通行证的快乐。这个活动要求幼儿能够快速调动已有经验,使用谜语的句式来描述抽到的动物的特征。虽有一定难度,但大班幼儿对大部分动物的基本特征都很熟悉,也对谜语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所以对他们来说是适合的。

我觉得自己的思路非常不错,于是迫不及待地按我的设计进行了第一次试上。一开始,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能大胆地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慢慢地,幼儿越说越少,最后都不敢说也不愿意说了,再后来就只听见我一个人反复地强调和重复的声音,幼儿眼睛里的光芒也不见了。30多分钟的课上得我汗流浃背、精疲力尽。课后,听课老师有的说:“这样的课太累了,老师累,孩子也累。”有的说:“这样的活动更像是创编谜语的文学活动,听说游戏的特点和目标体现不明确。”有的说:“感觉一节课老师说得太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太少!”……

自以为精彩的教学设计,竟出现了这样不堪的局面。在反复琢磨中,我发现:让幼儿用谜语的形式编儿歌难度太大,并且容易走入文学活动的误区;听说游戏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幼儿“听、说、做游戏”,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更关注幼儿的说而忽视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比如,游戏规则中要求被“守城人”套住的“小动物”要大声念出自己编的儿歌,才有机会拿到“通行证”,这就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我在示范游戏过程中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由于游戏规则中包含了活动目标,因此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幼儿解释规则,同时还需要边讲解边示范。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十分强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容易因情绪高涨而忘记游戏规则,自顾自地玩起来。我却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唤回幼儿的注意力,导致游戏过程显得很混乱。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觉活动目标没有完全达成,我还不能控制好活动进行的节奏。

二、重建:山重水复路何在

根据初建时活动设计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我首先对第一条活动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改动:能用简单的儿歌描述动物的基本特征。在这次的构建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之前存在的问题,把“说”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幼儿。在设计活动时,我提前设计好如何根据幼儿的发言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以及如何用语言激发幼儿更多地发言,甚至是当幼儿以长句来描述动物特征时,我该怎样提炼成一首特点鲜明的儿歌并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美。比如,玲玲小朋友根据大公鸡的特点来编儿歌时说:“头上有一个红红的鸡冠,会捉虫子,早上会喔喔叫,身上的颜色有黄的有绿的还有黑的。”她将大公鸡的特点说得很到位,但在句式上没有儿歌的句式特点。因此我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提炼:“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衣裳。早上喔喔叫,捉虫也很棒!”我用“大红帽”来比喻鸡冠,“花衣裳”来比喻公鸡的羽毛,听起来更加富有美感。为了让幼儿体会到儿歌的特点,我在提炼作品之后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字数编成一样、用优美的词语来编,儿歌会更好听。

针对上次游戏过程混乱的问题,这次我着重强调了游戏中的纪律规则:拿到通行证的小动物请回到座位上帮助守城人一起念儿歌一起猜,请不要太吵闹哦,不然守城人就会收回你的通行证。有了这个规则之后,游戏秩序得到了改善,整个过程进行得顺利多了,但一个活动下来整整用了50分钟。怎样才能高效地分配好这短短的30分钟呢?这是我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活动结束后,听课老师给我提出了三点宝贵的意见:一是教师引导幼儿描述动物特征重复啰唆较多,教师语言不够精练,在提炼幼儿的语言句式时更多的是教师在说,幼儿语言运用得较少。我回顾了一下整个活动过程,发现我确实在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太过“啰唆”,对幼儿的评价语太“啰唆”、对幼儿作品的提炼太“啰唆”、介绍游戏规则太“啰唆”,我留给幼儿说的机会几乎就仅限于他们念出自己创编的儿歌。二是游戏规则的交代不够明确,活动秩序混乱,教师应及时地引导,也要学会适时退位。三是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幼儿使用的鼓励语、评价语太过单一,这是教学经验上的欠缺,需要慢慢积累。

三、再建:柳暗花明唯有真

结合第二次活动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我又对教学设计和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反复斟酌。

首先,第一条活动目标说得不太准确。既然要引导幼儿以儿歌的形式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那就要强调突出儿歌的句式特点。因此,我将目标1改为:能围绕动物的特征以儿歌的形式进行语言描述。这一次着重强调了“以儿歌的形式”,增加了活动难度,更加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我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语言美,让幼儿有意识地模仿儿歌的句式特点对动物特征进行描述,把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还给幼儿。

其次,针对超时这一很严重的问题,我对活动节奏进行了调整,把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大环节都做了时间分配,并做好两种准备:一是如果某一个环节还没结束,但时间已经到了,就需要带领幼儿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过渡到下一環节;二是如果这一环节结束得太快,后面剩的时间太多,就需要根据整个活动的时间规划来安排,把后面的活动节奏带慢一点。

最后,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出一个较为宽松的游戏场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16位幼儿带到游戏场地中,把4位“守城人”站的位置安排好,那么其余12位“小动物”排队钻“城门”,就能在不碰到其余障碍物的前提下井然有序地进行了。

本次语言听说游戏教学活动在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本园得以顺利开展。一次精彩的教学活动呈现,背后建构的过程是“累”的,磨课的过程是“痛”的。从解读素材到教学设计,再到一次次地修改、调整、试课……迷茫、痛苦、焦虑、失望让将近一个月的磨课变得无比漫长。但我知道,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这都是我必须要经历的磨炼,也只有在这样一次次的历练中,我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句式儿歌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漫画
游戏规则
游泳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