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轴线上的京华风情

2019-09-10忍冬

中华瑰宝 2019年10期
关键词:烟袋天桥胡同

忍冬

北京中轴线上不只有红墙绿瓦、皇家威仪,还有青灰色胡同里的寻常岁月和市井街市里的平凡喜乐。

临近十一,北京中轴线沿线什刹海附近的货郎队开始走街串巷。这些货郎大多超过60岁,其家族已在北京城生活200年以上。他们身穿大褂,肩担食盒,手拿响器,不时发出悠远高亢的吆喝声,将时光悠悠带回百年前老北京的寻常生活之中。

胡同里的旧时光

清晨,卖烧饼的货郎斜挎着用白柳条编成的食筐,敲打着木梆,吆喝着“麻花呦,烧饼!马蹄儿烧—饼!”从胡同里穿过,食筐里码着满满的芝麻酱烧饼、马蹄烧饼、蝴蝶卷子、薄脆、焦圈、油馃等,都是京城百姓喜爱的早餐品种。住在四合院里的各户人家陆续推开院门,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自元代在北京建都起,胡同就成为京城百姓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沿着中轴线,成百上千条横纵相间的胡同工整排列,人们生活在或宽或窄的胡同两侧,院落相挨,房屋四合。

各户人家的大门一般设在宅院的东南角,富户人家用蛮子门,中产人家用如意门,普通百姓则用墙垣式院门,简单朴素。无论贫富,砖雕都是四合院里不可或缺的元素,门墩、瓦当、院墙……处处雕镂各种花草鸟兽与吉祥图案,寄寓人们对团圆、幸福、长寿、富贵的向往。

走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影壁墙,遮挡了外人的视线,冬天亦可阻止寒风的直灌。墙帽、墙面、基座连在一起,叠砌考究,辅以精美的雕饰,在实用性能之外兼具装饰功用,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走过影壁墙,院中正房、南房、东厢房、西厢房围成“口”字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一般一户一住,正房住长辈,南房住佣人,东西厢房住晚辈,也有贫困人家多户合住的大杂院。富庶人家的院落还有二进、三进、四进等多进之分,且有装饰华丽的垂花门,用以分割外宅与内宅。

四合院中间的庭院露天宽敞,每到夏天,院中的枣树、槐树、石榴树、海棠、丁香、山桃绿意盎然,暗香怡人。院落一角摆着的大大的鱼缸里金鱼游动摆尾,挂在树杈上的鸟笼里的黄雀、红子、百灵叫声婉转动听,纯白的狮子狗懒洋洋地趴在院子门口。为了消暑,家家户户在院中搭起天棚。傍晚时分,吃过晚饭,一家人聚在院子中,在八仙桌上放置大冰桶,冰上半盆绿豆汤,喝上一碗既消热又止渴。院里的人声、树上的蝉鸣、院外商贩敲打冰盏的声音交叠在一起,奏出了一首胡同里的夏日乐章。

“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这是老舍在《老张的哲学》里描写百花深处胡同的句子。胡同就是这样一个集合了生活细小之美的地方:悄悄伸出院墙的果树,晾在树杈上的棉被,打闹奔跑的发小,下棋打牌的大爷……纵深的空间里,一年四季的风景,几十年的老街坊,不同的景与相同的人,是胡同里特有的温情。

街市中的百宝集

走出胡同,与好友欢聚、吃喝、购物,有哪些去处?

繁华的北京城里,沿着中轴线,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有百货奇居的鼓楼大街,有京味儿十足的前门大街,有适合夏日消暑的什刹海……還有名目繁多的庙会、集市可去游逛。

中轴线南段,钟鼓楼的钟声与鼓声日复一日地提醒着京城百姓时间的流逝,108下(108代表一年,即12个月24节气72候的相加)的敲击象征人们对时令的遵循。积水潭北岸至鼓楼一带人声鼎沸,茶馆、饭庄、酒楼随处可见,散落分布的米市、面市、段子(即绸缎)市、帽子市、沙剌(即珠宝)市、铁器市等市集中百货齐聚,中外商贾云集,吴越的漆器、荆楚的金锡、齐鲁的丝绢等都能在此见到。自元代基于前朝后市的原则,将其规划成城市内的商业中心,钟鼓楼一带的繁华一直延续至今。明代时,钟鼓楼之间有一个专门面向平民的市场,俗称鼓楼市场。市场中,各种老北京的吃食如灌肠、豆汁、炖肉、酸梅汤等应有尽有,其中灌肠以福兴居最为出名。

从鼓楼西大街通往什刹海有许多条小路,其中最有名的一条叫作烟袋斜街,整条街道形似一只烟袋,又遍布各种经营大小烟袋、水烟袋、鼻烟壶、烟叶的烟袋铺,故此得名。各户烟袋铺多在门前竖上木制的大烟袋作为幌子,使路人一眼即可分辨。斜街东口路北有一个山西人开的、名为“双盛泰”的烟袋铺,门前的烟袋足有一人高,以乌木制烟袋锅,髹金漆,烟袋嘴饰白漆绿纹,烟袋杆上还拴着红绸子,十分醒目。

穿过烟袋斜街,来到什刹海,最有名的就是只在夏日开放的荷花市场。清代晚期,每年端午节到中元节期间,什刹海前海河岸和中间大堤上搭满了席棚布帐。夏日傍晚,清风拂面,夕阳洒在水面,投射出金色的光斑,岸边绿柳垂丝,水中荷花盛开。京城百姓聚集于此,在茶座中品茗休憩、听曲赏花。市场南半部多出售食品,北半部则多为茶馆和杂耍园子。市场所供食物以凉爽、消暑为主,有应时的凉粉、酸梅汤,还有什刹海出产的鲜藕、鲜菱角、鲜鸡头米等时令河鲜,也供应老北京糕点如豌豆黄、栗子糕等,小吃如烧麦、爆肚、八宝莲子粥等。其中“雪莲阁”的八宝莲子粥,点缀玫瑰木樨以及切碎的桃脯、苹果脯、青红丝、百合瓣等,晶莹可口,分冷热两种,可供游人随心饮用。

而皇城之前的商业街,则当属前门最为繁盛。明代迁都北京后打破了“前朝后市”的原则,在皇城各门附近修建民房,招民居住,召商居货,建立廊房。正阳门外大街(即前门大街)因此得到发展,在明嘉靖年间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街上店肆丛聚,珠宝古董、绸缎皮货、笔墨纸砚、衣裳布匹琳琅满目,店铺招牌装饰精美,极尽华丽,如“招牌有高三丈余者,泥金饰粉,或以斑竹镶之,又或镂刻金牛、白羊、黑驴诸形象,以为标识”。

清代实行满汉分居,朝廷令内城汉人迁居外城,大批商贾和平民搬迁到前门大街和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大栅栏),涌现出大量工艺作坊、货栈、旅店、会馆和戏园等,促生了前门商业区的繁荣。除正街外,两侧衍生出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形成了南北并行的三街格局。东里街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里街为珠宝市、粮食市。这三条街上,为今人熟知的老字号众多,正街上有瑞蚨祥绸布店、九龙斋鲜果店、永安堂药店、都一处烧麦馆等,东里街上有全聚德烤鸭店、广和茶楼等,西里街上则分布着六必居酱园、春元楼饭馆、会友镖局等。

除大型商业聚集区外,中轴线两侧开放的东大市、西大市、晓市、酒市、灯市、书市、隆福寺庙会、护国寺庙会、白塔寺庙会也都是京城百姓游玩购物的好去处。

夜幕下的大舞台

夜幕降临,富家贵族、平民百姓簇拥着走出家门,各自选择一家自己喜爱的戏楼剧院,看上一出精彩的曲艺、杂技、戏曲演出,这是京城人最喜爱的消遣方式。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腊月初十,坐落于前门大街肉市街路东的广和楼戏园里,喜连成戏班正在舞台上演出。这一天共有五场戏,分别是雷喜福和陆喜才的《反唐邑》、王喜禄(小龚处)的《望儿楼》、梅兰芳的《六月雪》、金丝红(王喜秀)的《独木关》、康喜寿和赵喜奎的《连环套》。台上,演员唱念做打,有板有眼,韵味十足。

广和楼由明代巨室查氏所建,最初为茶楼,戏曲仅作为茶客品茗聊天的调剂。“四大徽班”进入京城后,京剧逐渐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喜连成戏班自光绪年间即开始在广和楼演出,侯喜瑞、于连泉、马连良等名角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七日,年仅10岁的梅兰芳也在广和楼第一次登台,在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饰演织女一角,小小年纪的他被师傅吴菱仙抱上椅子,蹒跚登上鹊桥。

与广和楼并称“京城七大戏园”的三庆园、广德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也都地处前门大街。清初,为维护皇家威严,规定戏园、茶园等只能在外城开设,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区前门因此成为众多戏园的聚集地。园子中,戏台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戏台三面有矮栏,四角有明柱支撑台顶,为达到拢音效果,台顶一般设有藻井。这些戏园汇聚了程长庚、梅巧玲、余三胜、汪桂芬等京剧名家以及三庆班、喜连成、双庆社等知名戏班。好戏每日轮番上演,戏迷们可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尽享听觉、视觉盛宴。

与到前门的戏园欣赏京剧表演相比,到不远处的天桥看杂耍更为平民所偏爱。清末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写道:“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天桥是专属于平民的京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百样吃食,天桥市场里汇集了大量从事戏曲、评书、大鼓、相声、摔跤、武术、戏法的艺人。江湖艺人在地上画个白圈,即在其中表演,俗称“摞地”。在天桥,可供观赏的杂耍项目繁多,有拉弓、举刀、抖空竹、舞叉、爬竿、耍中幡、車技、硬气功等,其中有不少技艺高超的艺人,如拉弓的张宝忠能同时开四张弓,表演车技的金业勤兄妹擅长骑车过桌子,表演爬竿的于正明能在竿顶表演倒立、扯顺风旗等动作。

据统计,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多年里,相继在天桥卖艺的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拉洋片的“大金牙”、滑稽戏的“云里飞”、变戏法的辛稳立、耍中幡的“宝三爷”、说相声的焦德海、讲评书的连阔如……一众艺人在天桥各个角落表演献艺,吸引百姓驻足围观。天桥是他们施展才艺的场所,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以自身技艺丰富了百姓的生活,也促成了天桥这片区域的繁盛之景。市井喧嚣之中,天桥因此成为最能体现京城百姓生活情趣和市井民俗的地点。

1936年,美国人弗兰克·多恩用漫画笔触绘制了一幅民国年间老北京的风俗地图。地图上,茶壶茶碗、斗鸡放鸽、银街晓市……各种民俗场景沿着中轴线散落分布。百姓在此生活、休憩、娱乐,遵循日出日落、四季更迭的自然法则,过着柴米油盐、喜乐安和的平凡生活。生活中的点滴温情,对未来的热情期盼,筹备节日的忙碌喜悦,依旧是这条轴线上照亮全城的光芒。

猜你喜欢

烟袋天桥胡同
神探烟袋王
鼓楼旁的斜街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
天桥
马连良戏中的烟袋
在天桥上
智断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