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之中:从天安门到地安门
2019-09-10张勃
从天安门到地安门之间的部分是北京中轴线的中段。这个中,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中心,也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心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心,它突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的特征,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意趣,堪称中中之中。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自辽代设为陪都起,经金中都,元、明、清时期成为大一统帝国的都城,建都史长达千年。古都北京集中国历代都城建设之大成,将中国古人对于都城的理想图式与北京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是中国古代都城最后的结晶。在这一伟大的都城中,有一条“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高度评价它对于北京城规划布局的统领性意义和特殊价值。
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轴线乃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鉴于后来北京中轴线以其为基础继续向南向北延伸,这条中轴线也可称为传统中轴线。如果将这条传统中轴线分为三段,天安门到地安门之间的部分可称为中段。这个中,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中心,也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心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心,它突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的特征,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意趣,堪称中中之中。
皇权之重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模仿南京城建设的,较好地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对于“匠人营国”的理想要求,形成了前朝后廷、左祖右社的空间格局。以紫禁城中的乾清门为界,前半部(南半部)是皇帝处理政事的“朝”,后半部(北半部)是皇帝居处休息的“廷”,即前朝后廷。在从承天安(天安门)到午门的两侧,一左(东)一右(西)分别为祭祀祖宗的太庙和祭祀社稷之神(象征国家)的社稷坛,即“左祖右社”。
传统中轴线中段上的重要建筑主要始建于明成祖时期,后为清代统治者所延续,主要是门和殿及其附属建筑。
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也可视为紫禁城南向的第一重门,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门前有模拟天上银河的外金水河,河上架七座汉白玉石桥,称外金水桥,中间一座最宽,专供皇帝行走,称“御路桥”,桥栏柱头雕蟠龙。其余六座左右对称分布,分别为王公桥、品级桥和公生桥,专供王公、三品以上官员和四品以下官员通行之用。天安门城楼内外各有一对华表,顶上雕有望天犼,又有石狮一对。
天安门向北即端门,也是紫禁城南向的第二重门,是御路通行必经之处,其城楼主要用于存放仪仗用品。
端门向北即午门,午门为紫禁城正门。其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又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内设钟鼓。
午门向北即太和门,初称奉天门,嘉靖年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门在明代和清初是“御门听政”之处。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分立东西。
进入太和门,是前朝三大殿,自南向北分别为太和殿(初称奉天殿,后改称过皇极殿)、中和殿(初称华盖殿,后改称过中极殿)与保和殿(初称谨身殿,后改称过建极殿)。作为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基台上,基台三层,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大殿两边是文华殿和武英殿,形成辅弼前朝的东西两翼。
前朝之北为后廷,乾清门是连接二者往来的重要通道。后廷作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及其家庭成员居住、休息之地,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西六宫,以及斋宫、戏台、书房等诸多建筑和设施。其中乾清宫在前,建筑规模为后廷之首。御花园在明代称为“宫后苑”,采取中轴对称的布局,以主体建筑钦安殿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其北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初名玄武门,后因避康熙皇帝名讳改称今名。
神武门以北为景山,原是一土丘,元修大都将其辟为皇家御苑,明永乐年间修建紫禁城,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形成五座山峰,称“万岁山”,清顺治年间改称“景山”。清乾隆时期在五峰上各建一亭,位于中峰的万春亭最为高大,曾是老北京城的至高点和最佳观景点。山下遍植花草、果木,又有寿皇殿、观德殿等殿台。其中寿皇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期重建,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整体建筑格局仿太庙规制,是中轴线上仅次于紫禁城的第二大建筑群。
景山之北是地安门,乃皇城北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取“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亦称后门。
政治之中
从天安门到地安门的传统中轴线中段贯穿了明清两朝的皇城和宫城,两边则有象征君权合法性、正统性的太庙社稷坛,每座建筑设施都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和政治功能。比如天安门是供皇帝举行祭天、大婚、亲征等礼仪时出入的大门,也是“金凤颁诏”之地。午门是皇帝立春赐春饼、端午赐景糕、重阳赐花糕、颁布历书以及大军凯旋时举行“献俘礼”的地方。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出征等盛大仪式要在太和殿举办;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是在中和殿;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举行殿试的场所,而殿试作为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承担着选拔国家栋梁之材的重任。
乾清门在清代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御门听政”、斋戒等都在这里举行。其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其西为内右门及军机处。乾清宫是皇帝居住之所,雍正以后,事关政权在代际之间平稳过渡的建储匣就存放在它的“正大光明”匾之后。乾隆皇帝曾在这里举行过彰显天下太平、与民同乐的千叟宴。交泰殿为皇后在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溥仪皇帝都在此大婚。
御花园为帝王及其家眷休憩游览的场所,时逢一些重要的节庆,都有活动在这里举行,其兼具祭祀、藏书、读书等用途。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地安门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和亲祭地坛时的通行之处。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君是受命于天的万民之主,是国家元首和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象征。传统中轴线中段是君主的理政和居处之地,是举行各种国家礼仪、接见和宴请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及国外一些民族首领或使臣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央行政机构所在地,事关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多在这里确定颁布,这里是毋庸置疑的政治之中。
这种“政治之中”的崇高地位鲜明地体现在建筑的礼制方面。中国传统社会是礼制社会,礼是治国之本,也是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礼制社会最大的特点是讲究等级和名分,推崇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并通过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众多仪式来确认、维护这种等级序列。君主高居于等级序列的顶端,他的居处之地便也处于建筑礼制的顶端,并通过空间布局和建筑的形制、数量、体量、高度、颜色、装饰、用料等体现出来。
以太和殿为例,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十个镇瓦兽,高大雄伟,装饰华丽;金砖铺地,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文化之心
传统中轴线中段是文化之心,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我国传统社会以阴阳五行为核心、天人合一的关联宇宙观的空间载体。从阴阳方面看,阴阳既对立又统一,传统中轴线中段颇符合阴阳之道。前朝建筑在前在南,为阳,多取阳数(奇数),殿宇排列,纵向太和、中和、保和,横向文华、武英殿,数量都为阳数,开间、进深则多为“九五”之制,建筑气势雄伟,含阳刚之气。后廷建筑在后在北,为阴,两侧有东西六宫,建筑布局严谨,富有生活气息,有阴柔之美。与此同时,一些建筑又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比如乾为天为阳,乾清宫为阴中之阳,等等。
同时,这些建筑遵循五行学说,与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土的规定高度契合,外朝三大殿居中,其台基组成一个巨大的“土”字,代表“中央土”。紫禁城南门为午门,别称“五凤楼”,殿宇的墙壁及城楼下的城墙均涂以红色,是“前朱雀”之意。北门为神武门,门内两侧用黑瓦作房顶,是“后玄武”之意。又东方有南三殿,顶用绿瓦,有水从西而来,命名金水,以符左青龙(木)、右白虎(金)之意。而整体上又象天设都,外金水桥是对天上银河的模拟,紫禁城则是象征地上的紫微垣,人居于此。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相生相克,运行不息,这就是理想的宇宙图式。
中轴线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崇尚中和的价值追求。对中和的追求鲜明地体现于传统中轴线中段,这里不仅有协和门、熙和门等建筑,还有以太和、保和、中和命名的前朝三大殿。如果说它们更多反映了古人对“和”的追求,那么三大殿的匾额分别为“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都是对“中”的期许。“建极”语本《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允执厥中”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都强调君主要“执中”,即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此外,国泰民安作为“和”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一贯追求,皇城四门以“安”命名,再好不过地显示了这种好尚。
随着政治的鼎革、社会的变化,北京传统中轴线中段的空间形态、文化内涵和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曾经的政治中心紫禁城变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太庙、社稷坛、景山等昔日祭祖、祭社稷、停灵的皇家禁地变成人民可以出入的公共园林,皇城的北门地安门已然消逝,皇城的南门天安门则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象征……然而这些建筑在功能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华民族崇尚中和的价值观仍然在传承延续。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