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星级食堂

2019-09-10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京师御史朱元璋

唐代以后,食堂制度被推广到了京师其他官署和各级地方政府之后各朝均沿袭了这一制度。宋代官员的福利待遇丰常优厚,他们的工作餐也叫“廊餐”或“廊下餐”,吃饭时安排在左、右勤政门北的东廊、西廓下,文官坐东廊,武官坐西廓,排场非常大。

到了明代,“公务员”食堂制度还经历了一点小波折。朱元璋给朝会官员配免费工作餐,用以养廉。就餐地点在奉天门或华盖殿、武英殿。臣子按品级高低就坐,秩序井然,公侯一品官在门里吃,二至四品在门外吃,五品以下在台阶或空地上吃。只是吃饭的礼节太重了,餐前要给皇上磕头,饭毕还得拜谢,磕头退下。而且这种工作餐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日复一日,操办麻烦,后来礼部打报告请求撤销,朱元璋顺水推舟,下令只在每月初一、十五吃两顿。不过朱棣上台后又恢复了工作餐的制度。

最牛的还属清朝,在有点吃货属性的乾隆皇帝年间,某些肥缺部门的机关食堂奢侈得让人吃惊。有文史资料描述当时各地河务机构的食堂,从头吃到尾,吃到半夜都不消停,小碗就有一百多个。更为夸张的是,每个厨师只做一道拿手菜,厨房里煤炉数十具,各做各的,目不旁及。如今的五星级酒店与之相比,立刻暗淡无光。

所以很多官员很在乎这顿免费的工作餐。光绪时,京师都察院修改了作息时间,食堂里的午餐供應也改成早餐。院中有个官员发现,御史陈应禧每日必到,风雨无阻,就为了这顿早点。七月初的一天,该官员值夜班,早晨起来,发现大雨如注,想着陈御史大约不会来了,岂知茶役走来说:“开饭否?后堂陈老爷待之已久,专候老爷同餐!”

猜你喜欢

京师御史朱元璋
明朝御史不好当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最含蓄的画谏
京杭大运河何以成为经济大动脉
画谏
丢御状救李靖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清代京师文人结社的发展历程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草莽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