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9-10李天喜姚娟

天津教育·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素养

李天喜 姚娟

为了适应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的新课改仍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公民所受教育的基础,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是课改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注意。在小学这一启蒙性教育的阶段,教师需要更多将教学实践的中心侧重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的追随,另一方面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极大的裨益,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根基。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稳步进行,新一轮的教材修订为小学教育对核心教育的培育提供了越发强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新课标提出要求——新课改贯彻理念——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传导路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即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因此这门学科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将根据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与相关教育学理论发展实际,结合自身长期在教学岗位进行实践积累的实际经验,论述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和实践策略。

从字面意思来说,素养的同义词即素质,它指的是一个人在方方面面体现出的修养。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素养包含着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知识涵养和综合能力等。而从狭义上说,素养与知识、能力等概念又存在差别,它强调更多的是对以上这些概念的统领和整合,重点在于人对自身的反思和思考、学习和行动。要将小学语文的重点侧重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较为稳固、基础性和动态的修养进行加强和提升。从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上说,这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片面偏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一次内涵上的极大扩充和提升。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再仅限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加入了整体素质的培育和提高。所以,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培育更应该侧重于优秀的中外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修养等的熏陶;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提高;对学生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个性的培育。

举例来说,如今对小学生识字和读写能力的培育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能力培养范畴,教师可以借助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对学生的素养进行提升,还可以与培养爱国感情、运用祖国文字的活动进行配合,从而使之变成一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益活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语文工具性学科的特性,在一切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新课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提出的要求,或者是课改提出的语文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理念,它们的核心都是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更要通过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引导、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享受健康生活,促进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础能力的总结和概括,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还集中在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自主发展。

例如,在针对课文中的古诗词进行教学时,教师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要求已经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背诵、记忆上,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找到学习古诗文的诀窍和方法,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比如四年级上册收录名作《游山西村》是陆游生涯中少见的乐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更应当将诗文的讲授与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找到农家、山水、柳、花等一系列典型意象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掘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小学生自然能够对这首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促使他们形成自发学习古诗词的习惯,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感

早晨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时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感。一般来说,学生在晨读时会处于一个较为清醒的状态,而且拥有较为充沛的精力,对知识的记忆最为深刻。所以,教师更需要重新审视晨读的重要作用,高效地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晨读对学生语感的培育作用发挥到极致。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放慢阅读速度,细读文章,仔细地体会文章的感情、内容,反复品味文章,从而感受文章的主题和精华,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旺盛的生命力和神奇的大自然,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启迪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育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赋予教师的第一任务便是推进教学任务,教师因此也习惯于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但是實际上这样的观点存在其不合理性。我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对自主解决问题、探究答案进行尝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为学生留下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观念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建立自己的能力体系,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有更加扎实的知识掌握情况。在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遇到一些问题时,由于拥有优秀的研究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而这时,探究能力的作用就更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提升审美情趣

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层次中属于较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十分切合,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典型的素养基础。小学语文侧重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往往会忽略对审美情趣的培育,这就易于使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但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多依赖于人文底蕴的积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比如学生的质疑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基础。而要积累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的高层次则是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对“孤舟蓑笠翁”的体会,就无法体会到钓叟的寂寥和洒脱,更加无法体会到“独钓寒江雪”的潇洒、不羁。所以,对这些古诗词中典型意境的欣赏正是小学生积累人文素养的关键。

根据小学生的情况,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有着深入的感受,但必须将这一美学印象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否则就难以很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