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局长”张渠伟:我本平凡人,时势造英雄
2019-09-10许秀莲
许秀莲
2月 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张渠伟仍觉得有点不真实。
桌上自带的保温杯里茶水氤氲,成绩背后,张渠伟却不愿意多谈,多次提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顺应时代的需要,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帐篷局长”
满载荣誉的人应该是怎样的?自豪、矜持还是疏朗?在接受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的多次采访后,会不会形成一种套路?在未见到张渠伟之前,记者曾担忧过。
事实证明,记者多虑了,在一个周末下午见到张渠伟时,他身着黑色外套,内搭浅咖色的毛衣,戴着框架眼镜,面带笑意,显得谦和有礼、温文尔雅,对每一个问题都仔细对待,真诚以答。
从默默无闻的扶贫工作者到享誉全国的“名人”,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而从相对清闲的单位一把手到扶贫领域的先进人物,他却已走过了5年光阴。2014年,48岁的张渠伟调任达州市渠县原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那时,该局作为县政府办的一个议事机构,不少人认为算相对清闲,他也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
两三个月后,全国脱贫攻坚战打響,张渠伟被推到了台前。拥有20余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他第一反应是怎么办?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意味着没有成熟的经验“搭台”,一切都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没想那么多,责任搭在了肩上,就要去承担,还要担好。”张渠伟取下眼镜,慢慢地擦拭。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面对记者时,却笑得云淡风轻,“没事,治不好,但是能控制,用眼药水把眼压降下来就还好。”
2017年,张渠伟几次在岗位中眩晕,视力下降到0.04和0.2。住院后检查出患有“双眼开角型性青光眼”和“耳石症”,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我没有时间做手术,目前全县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扶贫军令如山,言必行,行必果。我们渠县一定要‘摘帽’。”他说,走上扶贫这条路,便没有退路,只有责任。
摘下眼镜,张渠伟的眼睛眯缝起来。“说实话,我也挺害怕失明的。”他曾尝试闭着眼睛沿着盲道行走,在一片漆黑中,他想,万一真的失明了,这就是以后自己的生活,得慢慢适应。
张渠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帐篷局长”,这是因为下乡时,他有时候会自己搭帐篷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时候去一些偏远乡镇走访,加上总结交流经验的时间,一天无法往返,张渠伟只能住在当地,第二天返回单位。
之所以搭帐篷,缘于一次下乡的经历。有一次,张渠伟来到一个偏远乡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待当天所有工作处理完,已经是深夜了,当地乡镇党委书记主动邀请张渠伟到他的宿舍“将就”一晚。他倒也没有推辞,就在当地住下了。“乡镇的条件就是那样,党委书记也不例外,就是办公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一张床。”张渠伟说到此,浅酌一口茶水,叹道:“我睡了他的床,结果他在条椅上躺了一晚。”这个事情他觉得过意不去,做过乡镇党委书记的张渠伟很能明白他的不易。
当天返回县城后,张渠伟就去买了一顶帐篷,一直放在后备箱,再遇上同类事情,他便搭起帐篷自己住,不去打扰当地乡镇干部。此后,“帐篷局长”的称号不胫而走。
铁面与温情
贴心关怀基层干部之外,张渠伟更有“狼性”的一面。与他一直强调的哪里最困难,他便去哪里一样,困难也包括部分基层干部无法解决、无法处理的误会和矛盾。
渠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共有130个贫困村、14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攻坚任务难。作为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张渠伟经验丰富,往往哪里最困难,哪里有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他就往哪里去。
一名村干部介绍,当地一个村民早年因村里修建铁路被占了2.8分土地,若是他再加1.2分土地或是补交部分现金,便可达到购买社保的标准,可正巧其儿子做生意亏了本,便放弃了。而今看到其他村民都开始领起了社保,自己却错失了机会,心里泛酸,于是就跟当地镇村干部“扯起了皮”,什么干部去了都要骂,什么条件都不满意。乡镇解决不了,就请“不怕麻烦不怕事”的张渠伟前来帮忙。
张渠伟到了这个村民家中核实情况。谁知,刚到门口,此人便喝问道:“你来了吗?”说着卷起袖子做出打架的样式。围观的群众当中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拿起拐杖指着这个村民也谴责他,说他不对。张渠伟也不怕,他明白,只要把道理讲清楚,群众都是很好说话的。
张渠伟了解了情况后,明白再这样下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且当地群众也清楚此人纯属无理取闹,他也没有如其他干部那样退让和容忍,严肃地对他说:“我就是不当这个干部,也不助长你这种歪风邪气。”此人自知理亏,便偃旗息鼓。
“当干部是为群众服务,但也要讲原则,该强硬还是要强硬。”张渠伟说,这也是多年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前提是本着一颗为民办事的初心。
铁面背后,张渠伟面对贫困户,更多的还是真情。在一次走访中,张渠伟见一家三个孩子在简陋的房子里趴在破烂的桌子上写作业,穿着破旧的衣服,脚边是几摊雨后的积水,他看得眼睛发酸。了解之后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平时就靠70多岁的奶奶操持。此后,他与爱人一起,每逢过年过节,都去看望并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去年,张渠伟帮这家子申请了易地搬迁,他们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十多年来不曾开过口的“孩子”妈妈突然对张渠伟说出一句:“谢谢!”,张渠伟激动万分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重担沉甸甸。
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5%。
忠孝两难全
虽是周末,采访中张渠伟还是有数次接到工作上的电话,记者注意到他的手机屏保是一张全家福。“这是我老婆,我儿子和我的儿媳”,他一个个的指给记者看,眼里溢出了温情。
说起家人,张渠伟却显得有点低落,“儿子结婚的当天我因为工作在北京没能赶回来。”那是去年10月份,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眼镜擦拭。
“忠孝难两全”,这些年他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这让他心中一直歉疚。而另一件让他觉得歉疚的事情,是拒绝了恩师的请求。
生于1966年的张渠伟是“苦”过来的人,幼年时母亲多病,家中4兄妹嗷嗷待哺,还有两位五保老人要养,全家都指着父亲一人,“上学都是借粮。”所以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张渠伟格外珍惜。
上中学时,语文成绩突出的他颇受语文老师王玉霖的青睐,王玉霖是中国语法大师吕淑湘的学生,诗词造诣较高,除了在知识上给予张渠伟指点,让张渠伟至今感恩的,是老师对他做人的教导。“做人要正直、善良。”时至今日,张渠伟依然能想起当日老师的谆谆教诲。
十余年前,张渠伟时任渠县巨光乡党委书记,一天,师母找到他帮忙。“师母的侄儿可能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希望我在不违反政策的情况帮一把。”及至此时,师母也直接表明,若是违反政策,就不用帮这个忙,话虽如此,但总的来说,还是希望张渠伟能“松松手”,放人一马。
多年来,“恩师”家人头一次请他帮忙,帮还是不帮?张渠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人都有情感,一边是恩师的请求,一边是国家政策,似乎忠孝两难全。”
最终理智占了上风,张渠伟还是选择了按照国家规定对师母的侄儿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依法处罚。在上门看望“恩师”时,“恩师”一家虽似乎对他的“铁面无私”毫无怨言,但他的心中,却留下了对“恩师”的歉疚。
跟儿子学扶贫
兢兢业业在扶贫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张渠伟却生了病。在获得了“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他的儿子在微博里写道:“曾经觉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偉大而遥远,现在父亲获此殊荣,身行一例,胜似千言,骄傲、感动、敬佩...百感交集,我更多的却是牵挂,希望他保重身体。”
无意中翻到儿子微博的张渠伟,在那一瞬间,感动又坦然。
提及儿子,张渠伟又高兴起来,语气中有作为父亲的自豪。“我儿子很早以前就在凉山做公益做扶贫,我们经常交流,他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儿子大学毕业就做了消防员,主动申请去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凉山州昭觉县,常与朋友一起义务帮助当地老百姓运输扶贫物资,“我在去看他的时候,了解过昭觉的情况,也给了我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很多新的思路。”张渠伟说。
2015年,张渠伟创新提出吸纳“天下渠商”返乡发展的想法,在了解到渠县籍退役军人王超在福建发展得很好后,张渠伟便有意鼓励他回乡。但在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王超并不愿意抛弃现有的成就返乡重新开始,张渠伟便多次自费前往福建劝说,并请到其父亲进行劝说,“三顾茅庐”方才打动王超返乡创业,带动周边百姓致富,目前,已带动4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这位老人后来逝世,张渠伟亲自前往吊唁,他说,是老人的一席话最终说动了王超,因此他始终心怀感恩。他深知,扶贫工作要取得成效,仅仅靠他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以及很多人的支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