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让细节传递朴素的幸福感
2019-09-10曹津源
曹津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生活哲理,在散文中怎样演绎、体现?怎样将幸福感表现得朴素、真实、动人?《雪天里的暖》“让细节传递朴素幸福感”的笔法给予我们三点启示。
美文引路
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几天的暴雪,江南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蜷在家里,连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氣,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儿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我跑进屋拿了条干毛巾:“晚一点儿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
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人、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
配送单有点儿湿,有点儿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一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敲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归去。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这覆盖着冰雪的一座城,仿佛都弥漫着浓浓的暖意……
(《扬子晚报》)
技法借鉴
这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散文,传递着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深深感动了读者,其秘诀在于细节描写的精妙运用。
一、细节取自平常生活。文中的“一张配送单”连接着事件的背景、情节的推进,是演绎主旨的主要细节。但这张配送单,在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实在是一个极为普通甚至无关紧要的平凡物件;接单配送奶茶,实在是外卖小哥天天卖力、日日重复的普通活儿;与外卖小哥道个谢、点个赞、聊几句,也实在是买主最为常见的交流形式。但正是这样普通的生活常态,赋予配送单这一细节描写以真实的背景、淳朴的话语和朴素的幸福感,让读者心生同感。这就启示我们:散文中朴素幸福感的传递,不是非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大开大合的场面不可,立足于寻常生活中寻觅、发现细节,也许更能自然真实地传递朴素的幸福感受。
二、细节演绎幸福真谛。文章四写细节“配送单”就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一是配送单所附加的“备注”,激起了包括“骑士”在内的劳动者的幸福感;二是写到配送单“有点儿湿,有点儿皱”,这绝不意味着“骑士”的随意,相反,这正反衬了气候的恶劣,而“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又从正面突显“骑士”对配送单的精心保护,此时,配送单成了“骑士”精神幸福的源头;三是写“骑士”没有全照“配送单”去做,而是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一杯奶茶送给了“用竹竿敲打树上的雪”的志愿者,于是,“骑士”的朴素幸福感得以发散传递;四是写“骑士”的一句话——“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这淳朴的话语表现了“骑士”对精神幸福的珍重,其潜台词是:物质幸福可以放弃,精神幸福理当共享!至此,围绕一张配送单展开的故事,让读者真切地触摸到了幸福的温度和真谛。
三、细节带动立意升华。随着“骑士”“‘噔噔噔’地下楼”,叙事结束,但由一张配送单引发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活动并未停止。作者再写“小小的配送单”,写“我”的担忧和感悟,由叙述一人一事转为赞美整个冰雪小城给人的温暖感,升华主旨,只字未提“幸福”,而精神的幸福却洋溢全文,感人至深。
学以致用
那缕炊烟
(22640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李于敏
跳动的火苗将她的脸照得通红,那一道道深深的沟壑便显得尤为清晰。
灶台前,是她忙上忙下的身影。
桌旁,是我懒散的坐姿。
屋外,炊烟袅袅升腾。
歪头,静静地看着她张开手臂,握着大铲,不断地翻炒着锅里的菜肴。只是,那“乒乒乓乓”的声音不似当年般清脆响亮。
她端上一道又一道菜,将盛得满满的饭碗送到我面前。我嘟着嘴,抱怨饭太多了,她却挺直已显弯曲的腰杆,大着嗓门喊着:“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些怎么行?吃不下,我帮你吃!”这样的一字一句是一个老人许下的承诺,为了“践诺”,她没有少吃孩子的剩饭。
窗外,那缕炊烟越来越细,恰如她剩下的光阴越来越少。
我埋头吃饭,将桌上的美食揽于自己面前,而她还唯恐我搛不到菜,将盘子一个一个地往我这边推,自己则坐在桌角一粒粒咀嚼着白米饭,眼睛却一直慈爱地盯着我。眼神中,满含着说不尽的爱护。猛然抬头,她却略有羞涩地转过头去,小声地念叨:“还有汤没有盛来。”便又迈着已显迟缓的步履走向灶台。
后来,我上学离开了家,远离了她,如同一只鸟儿越飞越远。而现在这只“倦鸟”却又莫名地怀念起那缕炊烟。
这次回家,她忙着收玉米,忙着打玉米,忙着其他农活,我也没能好好地和她说说话,没能吃上她做得可口的饭菜。尽管岁月狠狠地压弯了她的腰,但为了家人为了我,她依然重复着她的辛勤劳动。
这次,是我忙碌在灶台前,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该是长大成人的我将幸福感传递给她的时候了。满怀着这样神圣的心情,我点燃了柴火,生出我人生的第一缕炊烟。灶台前,那个当初不谙世事的顽皮懒惰的我,学着她的样子,手握一把大铲,开始烹煮菜肴。
小心翼翼地将“首秀”菜肴端到她面前,她啧啧称赞,大口大口地吃着,笑意写在脸上,眼眶里有激动的泪水。我心中有说不出的甜蜜,欣喜地迈开脚步,走到桌前,伸出右手,抓起筷子,拉来盘子,夹上“美味”,尝上一口——啊,洋葱没熟,鸡蛋炒焦,异味刺鼻,简直糟透了。我悻悻地回到桌旁,她却一脸幸福,平静地说:“这菜,挺香啊,香在嘴里,香到心里了……”听着这样的赞语,我有点儿蒙,只是坐着,等她再次端来亲手做的美味佳肴。
窗外,再次升腾起奶奶的那缕炊烟。我凝望沉思:炊烟承载着奶奶的美食,积淀着奶奶的幸福“味道”,只是时光无情,岁月催老,这样的精神财富能够流传吗?而我——那一只“倦鸟”,是否还会如现在这般眷顾那缕炊烟?
我想,所有的孩子都会回答:会的,情感“炊烟”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