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路径
2019-09-10龚雪丽方红
龚雪丽 方红
摘 要:当前,处于由科学主义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时期,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极易由于知识供给、知识发展、知识目标的差异而走向与之相对立的趋势。面对时代的挑战,教师需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可从教师知识、教学话语、教学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知识转型;教师知识;学生知识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7-0038-02
师生关系是教育场域中最核心的关系,而以知识为媒介、以提升认知为目的教学关系,又是最基础的一种师生关系。因为知识不仅是师生关系建构的媒介,而且也是不断调试现代师生关系的媒介,同时它也是课程内容调整及知识传授方式变革的切入点。由此可见,知识对师生关系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
一、现代师生关系建立的逻辑起点
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法理先于情理。国家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将儿童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之内。因此,“教育者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由于教育者的有目的活动就是教育本身,而受教育者是作为‘教育对象’加入教育过程的。”学生与教师缔结师生关系,是外在制度强制所为。进而观之,师生关系建立不仅依靠外在法律的强制性,还依赖内部的具体建构,而其建构的媒介也是知识。就目前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实施、评价都有详细的标准和流程,以保证个体知识的输入和输出都处在范式当中,并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有助于实现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规范习得、价值塑造和社会化。
二、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知识差异
在知识爆炸和价值多元的时代,不仅师生所占有的知识本身有所差异,而且在教室这个较小的教育场所内,差异又将会被放大,甚至出现对立的倾向。
首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和知识学习的主体,教师群体的知识显示出更多的公共性,学生群体的知识显示出更多的个体性。具体表现在,知识是世代传承发展的,“任何社会都需要对新生一代进行社会文明的规训、教导,以保证新生一代对人类过往文明的认知、认同,从而保障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所以,当教师承担起公众教育职责时,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也就主要由教师担任。因此,教育系统内的知识是关乎整个社会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知识,呈现出公共性的特征。此外,虽然学生的很大一部分知识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知识还可以通过课外培训机构、网络教学、教育实践活动、各类书籍等习得,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知识进行筛选和探究,从而体现出较强的个体性特征。其次,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生存场域主要是学校,而学校是一个简化的、净化的社会,“教育者以其良好的主观愿望和某种外在目的为出发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锁部分真实的信息,而只把自认为‘纯净的’‘安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以便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倾向于向学生展现一个和谐的书中愿景,但是社会变化剧烈,书本中的知识有些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所需。而同时,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他们的知识是比较零散的,加之外来信息的不断补充,使得学生的知识表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面对新时代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知识差异,教师若还固守在原来的位置,那就会激化与学生的知识冲突和价值冲突。因此,教师应当从教师知识、教学话语、教学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知识走向“博而深”
当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以便更好地传授学科知识。但如果过分注重统一的备课过程、统一的重难点点拨和统一的标准流程式的教学过程,易使教师陷入书本、教材的桎梏中,极易造成教师虽对书本和教学参考的知识点了如指掌,但对学生提出的相关的课外知识却知之甚少,也可能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缺乏自如性。所以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更多对话的机会和交流的内容。
(二)教学话语走向“生成”
福柯曾在话语与权力的关系中提到,受到权力的限制,人在某些场合必须要讲权力允许讲的话,具体表现为 “话说人”而不是“人说话”。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材内容的呈现者、筛选者和再造者,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抛出经过自己思考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探究,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若有讨论价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为全班性的课堂讨论。
(三)教学管理走向“对话”
为了保证知识的高效传输,教师们非常重视课堂纪律和教学流程,以整体把控课程的进度。因此,课堂中的“小插曲”和学生的意外发现,有时会因教师潜在的控制意识而被忽略,这也就少了许多思想上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交流。但实际上,师生双方是一种“你——我”的互動关系,“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彼此相互察觉,并抱着同情态度参与他人的生活,这便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我们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不是把‘你’当为对象来看待,而是人们处于共同的意识流中共同经历意义的构成。”所以,在课堂生活中,我们虽然在提倡师生对话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自我隐退和价值隐退,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澄清双方的观点和价值观,且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