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2019-09-10龙江文
龙江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我,70年来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也共享着共和国的辉煌与成就。人们都说70岁的我充满朝气,充满阳光,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感谢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步伐,不同时期读书带给我的知识、勇气、快乐和智慧,正是“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读书伴我金色童年
上小学时以看小人书为主,《铁道游击队》《三国的故事》《三毛流浪记》……
和小朋友们换着看书无比快乐。上小学5年级时我在育鹏小学住校,一天有本书白天没看完,熄灯后我和另一个同学躲在厕所看,查铺的老师看有人在厕所半天没出来就问谁在里边,我们俩想都没想异口同声地回应“是我”,这下露了馅儿,不仅书被没收,还被点名批评。现在我经常给孙子读着书讲故事,有趣的是许多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白雪公主、龟兔赛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我小时候就看过,儿子小时候爱看,孙子们也还在看,我的两个孙子在读了孔融让梨后,碰到爱吃的东西谁都不好意思挑大个儿的了。60多年过去了,虽然书的装潢早已不一样了,但这些故事的内容仍然经久不衰,就像雨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教给人们什么是善恶,什么是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读书助我建立信仰
上中學时,是人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军队的女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看了许多遍,刘海英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与疾病抗争,表现了生命的极限和奇迹,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的革命意志,深深地打动着我,每次读书,我都觉得精神在净化,在升华,我下决心自己的一生不能碌碌无为。《红岩》《欧阳海之歌》《雷锋》让我思考人生,读着这些书我加入了共青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坚定了为党为革命为共产主义献出一切的决心。
上中学后,妈妈开始让我读艾思奇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我都十分感谢妈妈让我比较早就接触了哲学,使我知道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规律,使我很早就知道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认知。哲学让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乐观地对待遇到的困难,据说北大哲学系的教授起码活到90岁,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在她父亲被刺后,是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度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光。读了艾思奇的书后,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也能比较快地理解,事物由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互相转化等,这些在我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使我在顺利和困境中都能淡然处之,能以坦然的态度对待问题改正不足,能以更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读书对人的文学气质至关重要,是精神食粮,也是一种享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仅好看,也使我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苏联的许多书对我们这一代人,也影响颇深,《一本打开的书》《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也让我爱不释手。“文革”中我接触到许多世界名著,《红与黑》《茶花女》《基督山恩仇记》《呼啸山庄》《牛虻》《巴黎圣母院》等,那时这些书还只能在下面悄悄地传看,有时一本书只能借我两三天,有一次我妈妈跟我商量,我白天看她晚上看,当然我尽量借两本,我们母女俩轮着看。有的书比如《简爱》我看了许多遍,后来市场上有外文版,我赶紧买了一本原著。那时我的记性好,1980年,我到南京气象学院学习,大家都强烈要求我讲这些名著的故事,每天一回,成了一景,有时朋友聚会,也让我讲名著。那年全国妇联在马赛举办中法妇女文化周的开幕式,我们去参观了伊夫堡,当时中国驻法国的赵进军大使和我们一起参观,他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兴奋,他哪里知道《基督山恩仇记》是我经常给别人讲的故事,伊夫堡作为关押基督山伯爵的地点,在书中描述的如此细致,今天看到实景感到那么熟悉。在法国每次去参观巴黎圣母院,总觉得矮小的敲钟人还在上面,是的,读完书再去看名胜古迹,看的是文化和历史的内涵,会感到如此生动。改革开放后我把当时出的世界名著基本买了,但再也没有那时的精神和时间去读了,人家说现在网上看很方便,但我还是留着这些纸质版的,搬了几次家都没舍得丢。
读书让我享受美好生活
这几年,我开始迷上了《周易》,从初中我就买过周易的书,但那时每次读不到两页就读不下去了,觉得太难懂。后来认识了哈尔滨中央红的栾芳董事长,她给了我一本张其成的《周易全解》,介绍我亲耳聆听她在北大学习时的余敦康教授的讲课,我又参加了周易微信学习班,系统地学了余教授的《周易现代解读》,真正体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神奇,享受到探索其规律性和运用于实践时美好的感觉,虽然现在只学到一些皮毛,但兴趣盎然。有一次我在去国外的飞机上,旁边坐着一位美国的中年男子,看到我在读周易,拿出他的手机,里边有周易的英文版,并和我切磋,他认为他的企业刚成立不久,用乾卦来看,应该是潜龙,问我是否不宜很快扩张,你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走向世界。
年轻时教科书从来没有引起我格外的关注,每学期考完试,书本就被处理掉了。“文革”时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工作后我在夜大读了大专和本科,坐在教室读着书本的我感到无比幸福,那一本本教科书对我来讲如此珍贵,至今我保留着夜大所有的英语和高等数学的课本。
我看书喜欢做笔记,主要是摘抄喜欢的句子,特别是诗词,中国的古诗词,李白杜甫的上学读了不少,抄得较少。我喜欢抄那些触动人心灵的或对人生有启发的,比如刘禹锡的诗《秋词》是他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逆境中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俄罗斯普希金的诗我也十分喜爱,抄了厚厚的一大本,有时间翻翻,其乐无比!
工作后我特别喜欢在火车或飞机上看书,那真是一种享受,漫长的旅程在读书的乐趣中显得如此短暂,我带着孙子出去坐火车或飞机,也要求他们带一本喜欢的书,孩子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益于他们的一生。孩子们的生日礼物我也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给他们送书,真的想不出有什么比书更好的礼物。读书像吃饭一样,我们不记得每次吃的是什么,但那些食物已变成了我们的筋骨血肉,我们读的很多书,可能忘了书名和书中的许多内容,但书中的精神已经变成我们的思想,成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方法。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读书汲取的知识就是活水,那半亩方塘就像我们的人生。只有读书不辍,我们的生活才能清澈美好。正是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作者曾任全国妇联国际部巡视员、副部长,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