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教学中培育“实证精神”三则

2019-09-10郝海萍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太公手印史料

郝海萍

2018年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走近身边的历史”的学科活动。活动以史料教学为抓手,从“新史料”和“身边史料”入手探究改革开放的历史,在“实证”中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质证和感悟。

一、探究“新史料”,在“实证”中理解历史

“走近身边的历史”系列学科活动开展多年,每年围绕热点主题展开。2018年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在课堂内外展开史料的搜集和探究活动。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一张人尽皆知的小岗村承包书(俗称“红手印”)的照片,但是,教师在翻阅《档案春秋》2018年1月刊时却发现另有一张“红手印”的照片。由此,“红手印”的真伪之争成为此次探究的起点。

红手印复制件(1983)

红手印

师: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开“黑会”、写契约、按手印、偷搞包产到户的故事广为流传,见证这一重要历史进程的文物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俗称"红手印"。老师偶然翻阅《档案春秋》2018年1月刊时却发现一张不同的红手印。这两张“红手印”的真假,我们一时难以判断,首先观察两者有何异同?

生:人名相同,按的印不一致。一张上有契约内容、签订的时间和地点,而另一张没有。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呢?老师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两份“红手印”如今都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仅有签名的纸反面写着救济款账单,它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王映东去小岗村,村会计严立学给的签字盖章的原件。另一张有契约内容的是1983年为拍纪录片《来自农村的报告》做的道具。现在,大家能探寻出两者不同的原因吗?

生:1978年小岗村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到了1983年改革开放形势发生了变化。我记得教材上说,1980年4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包产到户的形式。9月,党中央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师: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双包”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以“双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迅速推广。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两份红手印出现的不同时代背景,虽然目前两者仍有争议和存疑的部分,但他们同样见证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发端。

从两张红手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新史料”的发现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心态和做法会相应变化。小岗村村民敢于迈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在于生存的压力和安徽省委六条的激励,敢于在纪录片中呈现包干到户合同书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社会认可和迅速推广。在此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尝试探索两份“红手印”背后的时代背景差异,进而理解史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二、探究“身边历史”,在“实证”中质证历史

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教师和学生的父辈们曾经亲身经历,学生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与体验,因此以口述历史采访的方式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是研究者和采访者共同参与的过程,然而口述者受记忆等诸多因素影响,记录可能会不准确。鉴于此,面对学生所采集和记录的口述史料,必须以“求真”的态度小心质疑、精心求证。在口述史料的收集中,笔者发现一篇视角独特的口述记录。口述人是一位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奶奶,曾经在闸北区担任过小学校长,她回忆了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小学教育观念的变迁。

生:(口述人:奶奶,40年代出生,文革之后在小学担任教育管理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升学率第一的观念盛行。我们做老师也开始挑灯夜战,为学生加班至深夜,但凡孩子能考100分,绝不考99,那时的毕业生有一大批进入区重点中学。风华的校长对我说,你们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那时我还沾沾自喜地说,他们低能也考高分,是我们的本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意识到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個性,实施分层教学。

师:从奶奶的这段口述史中,你们能提取哪些信息?

生:高考恢复后,小学教育以分数为指挥棒。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从分数至上到全面发展。

师:我查阅资料后发现,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三个面向”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小学教育界掀起了蓬蓬勃勃的教育改革。对这段史料,你们存在疑问吗?

生:小升初不是就近入学吗?为何能考入区重点中学?

师:据《上海市改革开放30年图志》记载:1998年,……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市区小学五年级和郊县小学六年级全部免试、就近、对口升入初中,重点中学不再招收初中生。[1]由此可见,1998年之前初中入学有统一招生考试。从材料中获知,改革开放之初,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分数压力较大。那么当时的学生感受又如何?下面聆听来自70后爸爸的回忆。

生:(口述人:爸爸,70年代出生)我在彭浦新村的小学就读,父母对学业有一定要求,但是学习压力不大。放学后,同学们经常在周围的农田里玩耍,摘黄瓜番茄,抓知了,钓龙虾。小升初考试的时候,我考入彭浦中学。

师:我和这位爸爸出生在同一时期,恰好在奶奶任教的小学读书。回顾小学时代,学校活动丰富多彩,老师认真负责,已能够感受到不仅重视分数还注重能力的培养。放学后小区里的同学们常常聚在一起玩,小升初的时候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考入区重点以上学校。综合上述三则口述史料,如何看待口述史记载的历史价值?

生1:亲历者的历史记录,比如上述三段口述史料见证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小学教育的情况。

生2:口述史料不完全等同于历史真实,还需要其他材料印证。

师:口述史有助于保存普通民众的历史记忆,其与文献、实物等史料的互证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历史。然而,口述史难免有失真的问题,需要研究者小心谨慎地加以规避和纠正。

经历本次口述史的采访和记录,学生们意识到不仅要做好訪谈提纲,还要秉持“大胆怀疑、多元互证”的原则进行质疑和互证,对材料进行考订和运用,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在探究史料价值时,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一方面口述史具有传承民众历史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辨析其主观性和失真的部分。简而言之,挖掘身边的口述史料有助于传承历史,有助于留住文化根脉。

三、探究“身边历史”,在“实证”中感悟历史

历史研究是一种与侦查有关的工作,需要寻找证据和线索来重建过去人们的生活。[2]在搜集身边史料的过程中,一本太公的手稿在学生中引起了小小的轰动。手稿从内容上看可归入文献史料,从形式上看又具有实物史料的特征。这份长达17页的浦东铁路规划底稿附有中英文对照,较之日记、笔记史料价值更高。面对这样一份珍贵的史料,解读其丰富的历史内涵,有助于学生感悟创作者所传递的时代精神和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太公手稿浦东铁路规划部分

(游嘉宁同学提供照片)

生:太公曾是上海铁路局的总工程师。这份浦东铁路规划大致写于1988年,其包括上海铁路枢纽现状、浦东铁路规划设想、建设时间、沿线布局和投资估算。在规划方案中,太公提到了三个建设方案:莘庄方案、何家湾方案和叶榭方案。那一年太公78岁。

师:浏览底稿后,说说创作者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生:作者具有严谨的创作风格,如规划的构成、三个方案的细致分析等;良好的中英文水平,如中英文对照;精确的数字计算能力,如估算表中详细的作价。

师:深入阅读,你会发现太公提到黄浦江上的大桥和越江隧道有待进一步规划。经查阅资料,1988年沪嘉高速正式通车,延安东路隧道正式建成,苏州河综合治理拉开序幕,上海城市发展处于新发展的起步阶段。80年代末,太公恐怕很难预料今日地铁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心的快速扩张和浦东铁路总体呈现的沿海走向。作为30年前留下的一份浦东铁路规划底稿,究竟对我们有何启示?

生1:太公良好的职业素养、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值得铭记,但是由于认识发展的时代局限性,还有些设想难以实施。

生2:太公作为那个时代的追梦人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激励我们继承优良传统,为理想和事业不懈努力。

师:这份珍贵文物背后更多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和责任。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最早的改革者纷纷离我们远去,同学们是未来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不仅要继承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且要承担好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一份浦东铁路规划底稿,生动展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事业的执着、对学术的严谨、对国家的关切、对浦东的期望,其之所以能打动学生在于那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在太公理想的激励下,学生们逐渐领悟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综上所述,史料诞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要注意鉴别真伪、确定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和不同立场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与偏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在课堂内外的学科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去搜集、辨别史料,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在体验、质疑、感悟中学习如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重构历史情境,真正认识历史学科育人的本质。

【注释】

[1]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当代上海研究所编:《上海市改革开放30年图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1页。

[2]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130页。

猜你喜欢

太公手印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背影
背影
红手印
白手印黑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我的太公
张良得《太公兵法》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