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探究

2019-09-10陈瑜杨召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文阅读教学

陈瑜 杨召艳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可以为学生的个人品质、学习的积极性奠定深厚的基础。所以,在这一时期,语文学科的学习必不可少。通过语文的学习,阅读文章,学生可以学习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和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技巧,与他人更好地交流沟通。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优势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作者用文字表达感情的媒介,作者通过将自身情感转化为文字材料,抒发思想与情感,而读者通过阅读与作者交流,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大量阅读后,可以拥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形成较好的理解能力,把握并理解文章的涵义,丰富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而随着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明显,亟待解决。

首先,很多教师意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而且,教师往往只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阅读的范围狭窄,阅读量很小;在阅读中,教师也采用以前老旧的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说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的成长,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沟通与交流,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输,并不关心学生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会越来越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减弱。

其次,阅读的范围狭窄。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课本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学生增加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进一步擴大学生的阅读量。

最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之间没有讨论、反馈,整个课堂了无生机与活力。

这些问题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如果问题一直存在,学生在阅读方面会落下很大一截,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十分不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学校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寻找解决之法。

三、小学语文阅读的实践与创新

1.教师须提高意识

第一,教师要重视阅读,明确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沟通,改变老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要从学生出发,不能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表达,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阅读《麻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对麻雀的认识,之后与作者笔下的麻雀对照,发现不同。阅读《父爱之舟》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父亲或者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教学效果更好。

2.教学形式多样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组织阅读教学,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讨论环节、小组合作环节,或者通过“谈一谈你自己”的游戏组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开国大典》时,教师一改往日的教学方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说一说自己小组阅读后的感受,以及在阅读中遇到了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教师在旁协助。结果显示,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学习满意度也很高。

这就说明,小学生喜欢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而且,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扩大阅读范围

教师要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资料,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提升阅读能力,加强文学素养,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

总之,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教师要注重实践和创新,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