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改革推动教育加速发展的“和顺方案”

2019-09-10田芳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级全县办学

田芳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境东陲,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辖5镇5乡、294个行政村,总人口14.38万。在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过程中,和顺教育走过了一条由初步实践到逐步成熟的改革之路。全县坚持抓组织、强保障,夯根基、强管理,抓党建、强质量,多维度、深层次推进职级制改革稳妥运行。

一、基本情况

全县56所学校(幼儿园)全部纳入校长职级制改革序列,包括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单办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24所,教学点8所,幼儿园9所。其中,和顺一中、和顺职中2所学校属市级改革考核范畴,其余54所学校(幼儿园)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考核。

二、进展情况

全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以来,我县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2017年8月,我县3所试点学校率先启动职级制改革。2018年,全县56所學校(幼儿园)全面推开。目前,已出台《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11项配套政策制度,完成了5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长职级认定和聘用,形成了《和顺县中小学(幼儿园)及校园长2018—2019学年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校园长职级薪酬和综合激励资金分配方案指导意见》,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三、改革成效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全县校长职级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突出了五大工作亮点:

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全县抢抓省、市推行高中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的契机,从薄弱处入手,率先以中、小、幼三个阶段3所弱校作为改革试点校先行探索实践改革之路。3所学校起始年级当年招生数同比增加215人,学生由外流向回流转变,吸纳外籍学生32名。2018年,56名校园长全部纳入职级制改革序列,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深度“放管服”,全方位推进。直击卡脖子问题,职级薪酬取代校长“官帽”,校长由“职务”向“职业”形态转化;行业外围部门对教育人、事、财权运行体制重构,由“管理”下移“服务”,8项自主办学权全部归还校长;以立促破,11项配套制度支撑精细化运作,避免下放权力“自由落体”,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党建引领,深化党管教育体制改革。全县成立教育工委,33个党总支(支部)对学校工作实现全面领导,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推进党政一体化管理,不折不扣将上级改革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为全县综改提供政治保障。

深度融合“县管校聘”,盘活教师资源。整肃思想,扭转功利化倾向,教师想从事管理岗位、不想教课、不想当班主任的“一想两不想”的不良风气得到遏制,临时教师聘用现象基本消除,教师由不教课向多教课、教好课转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八大配套改革联动,深层次破解教育瓶颈。全县从校长职级制改革切入,配套实施课程改革、教研改革、“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改革等多项自主改革,多维度构建“政府依法办学、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办学体制。日托制弹性放学破解了家长“辅导学生难”的头疼事;质量提升由“时间汗水求质量”向“培养兴趣提质量”变革;育人格局由“教育独角戏”向“全社会关注参与”变革;办学模式由“单校单打”转向了“集团化办学”和“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018年,全县有7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名牌大学,高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义务教育综合质量率先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中考综合质量名列全市第二;学前教育发展形成了“一园一特色、园园有亮点”的新局面。

从薄弱到均衡,从均衡到内涵,从内涵到优质的“和顺改革方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四、主要措施及做法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坚持部门联动、多元化、多维度科学研判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和顺县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领导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责任落实。领导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进行安排部署。

其次,优化改革环境。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综合研判,充分酝酿,制定出台了《和顺县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办发〔2017〕59号),为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制定了《中小学校长职级资格评审制度》《中小学校长岗位聘任制度》等7项配套制度,56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置了校(园)长职级序列。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县中小学领导人员职数及内设机构的通知》《和顺县各阶段学校工作量参考标准》等四个文件,加强对办学方向和质量的规范引导,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再其次,强化经费保障。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科学花钱,均衡花钱,有质量地花钱”的原则,积极落实改革经费。年度纳入校长职级薪酬预算210.54万元,学校年度综合激励经费预算461.8万元,为改革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夯实改革根基,提升管理水平。第一,去行政化。按照“谁举办谁管理”的原则,全县5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取消现有行政级别,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校(园)长原行政级别全部纳入档案管理,新设立的中小学校和新任校长不再设立行政级别。

第二,统筹设档。教育工委组建校长遴选委员会,把握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导向,严格校长选拔程序,严把校长聘用准入关,抓好校长遴选工作。同时,多渠道开展培训,提升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全县聘用校(园)长56名,全部实行职级评定。按照3颐5颐2岗位结构比例设置一级校长14人,二级校长27人,三级校长15人。依据相关程序,2018年8月23日,全县完成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的聘任工作,并颁发了聘书。

第三,实行职级薪酬管理。按照本县教师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0.5至4倍设立校长职级薪酬,薪随岗变,增量改革,规范全县中小学校长的薪酬管理。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升降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和导向。

第四,“管办评”分离。按照“谁聘任谁考核”的原则,建立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任职考核评价。同时,建立多元开放的监督、指导、评价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由学生和家长组成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强化结果运用。

第五,综合考核激励。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中小学校综合考核奖励办法,注重团队激励。根据学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按照优秀等次每班每年1万元、良好等次每班每年8000元、一般等次每班每年6000元的标准进行专项奖励,优秀、良好、一般等次的比例为15颐70颐15。综合考核激励经费由县级财政全额负担,改革增加的学校年度激励经费不纳入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教科局年终按时一次性拨付。学校对下达的年度激励经费自主分配,其中50%用于对班主任的奖励,其余部分用于对除校长、班主任以外的校级领导、内设机构领导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的奖励。学校具体分配方案必须经各校教(职)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并报县教科局进行审核批准后执行发放。学校年度考核按照单办初中、一贯制学校、规模较大独立小学、规模较小独立小学、幼儿园5类进行考核排序。

第六,落实自主办学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简政放权,加强“放管服”改革,加快教育治理方式转变,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校建设、经费、人才、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力度,进一步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健全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党组织建设、校长工作规范、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等工作制度,发挥学校党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代会、家长委员会等的重要作用,强化民主监督和管理。目前,56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完成了“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下的教师双向流动、跨校竞聘工作,各学校副校长、幼儿园副园长,严格由校(园)长提名、经教科局统筹、组织考察审核等程序双向聘用,完成学校内设机构设定和中层领导的聘任工作。

强化党政一体化管理,提升改革水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梯队建设,创新性开展校长交流轮岗,为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首先,加强基层学校党建工作。成立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和指导县域内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并选优配强中小学党组织负责人,积极推行党务领导干部与业务领导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巩固和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改革。通过管理重构、资源重组、体制创新,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建立多形式的城乡办学共同体,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扎实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其次,强化学校内设机构管理。中小学校党务领导干部职数按照党内有关法规确定,业务领导干部职数按照《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实施意见》确定,对规模较大的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以及办学分散的城乡共同体学校,经编制部门核准,可适当增加业务领导职数。

再其次,优化校长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县直中小学校级领导、县教科局股级干部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资格过渡以及中小学校内设机构领导、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公开选拔等方式,将具备校长任职资格的干部纳入校长人才库,逐步形成从优秀班主任到内设机构领导、副校长到校长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鼓励和吸引县域外优秀人才进入我县校长人才库。目前,直接过渡工作已完成,共吸纳154人直接进入校长人才库。

最后,强化校长交流制度。传统的校长管理体系是具有行政级别的校长只能由级别低的学校向高级别、优质的学校流动,实行职级制后,评价校长的“尺子”是能力、水平和办学业绩,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工作的校长能力、水平发挥得好,职级会晋升得更快。这样,不管校长在哪里任职,都可以凭业绩能力成长为高级校长、特级校长,不仅激发了校长专心治校的恒心,也打破了校长流动的制度障碍,更有利于促进全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个具体微观的精细化运作,支撑全县教育宏观改革创新与发展,为实现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深知,在教育评价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深度融合以及校长、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路径等方面,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借全国综改的东风,积极探索实施最有突破、最有特色的改革举措,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和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猜你喜欢

职级全县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职级体系二三问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办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