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疫苗怀疑”

2019-09-10

科学大观园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补偿疫苗

近年接连发生的疫苗安全事件,社会上的反疫苗情绪被一次次点燃。“疫苗怀疑”情绪对我国的预防接种是否也产生了影响呢?未来,我们的免疫规划工作会如何发展?来看专家详细解答。

问:对于近来时常出现的“疫苗怀疑论”,您如何看待?

答:首先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随着传染病患病率的下降,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及接种剂次的增加,公众对疫苗安全性倍加关注。当出现疫苗不良事件、恶意传播的疫苗谣言及其他疫苗相关事件时,儿童监护人会出现接种犹豫和拒绝接种现象,其预防接种信任度大幅下降,对免疫规划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中国疾控中心2013 年调查,我国约有8% 的儿童家长出现接种犹豫和拒绝接种;特别是2013年乙肝疫苗事件后,儿童家长对国产疫苗安全的信任从85% 下降到45%,公众质疑疫苗的安全和预防接种工作。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接种疫苗犹豫现象愈发凸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列为“2019 年全球卫生面临的10项威胁”之一。

可现实情况是,正是由于实施预防接种,我国成功消灭了天花,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将疫苗针对的疾病控制在了较低水平。

问:疫苗很重要,可也有公众反映孩子接种过于频繁,很多可以接种联合疫苗,是这样吗?

答:生产使用更多高质量联合疫苗确实是未来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方向。目前全球有针对30 多种疾病的疫苗,我国约能生产预防28 种疾病的疫苗。在国产疫苗中,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多联疫苗仅10多种,多为联合程度较低的联合疫苗,其余均为单苗,只能预防单一的传染病。

国内不同疫苗生产企业间无法合作开发联合疫苗,企业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联合疫苗的开发创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旨在鼓励企业开发高联合程度疫苗,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多企业联合研发疫苗的可行性;加强疫苗企业的生产管理,进一步生产高质量高联合程度的疫苗。

问:未来会有更多的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吗?

答:关于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政府始终根据疾病的防控需要,综合考虑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财政支付能力,以循证为依据进行科学评估和论证,逐步将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例如2002 年在原有卡介苗、脊灰、麻疹、百白破疫苗的基础上,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7 年,经过论证进一步将乙脑、风疹、腮腺炎、甲肝、流脑等5种疾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6 年又将脊灰灭活疫苗(第1剂次)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同时,我国将进一步健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调整机制,逐步推动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接种服务。

问:除了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是否也需要普及免疫接种?

答:是這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较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但在某些情况下依然无法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罹患疾病。比如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机体抵抗力都偏弱,每年冬春季节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很容易并发肺炎,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在这些人群中很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我国虽然普及儿童免疫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取得很大成绩,但青少年和成人疫苗接种工作未很好普及。2012 年,WHO 的《关于免疫的10 个事实》中提到免疫接种的效益越来越延伸到整个生命过程,包括青少年和成人,使其免受流感、脑膜炎和癌症等发生在成人期的威胁生命的病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目前我们需要准确理解扩大免疫规划的内涵,从以儿童常规免疫为重点转向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

问:接连几次疫苗安全事件,让公众对于疫苗的相关信息非常敏感。我们是否能做到疫苗源头追溯呢?

答:自2005 年起,我国开始建设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经过10 余年的探索和应用,国家已建立免疫规划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国家平台),实现了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个案、冷链设备档案等信息从乡级到国家级的逐级审核和上报。同时,全国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平台),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省内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数据交换和共享,部分省级平台具备了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功能以及预防接种证查验功能等,少数省份对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疫苗追溯功能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及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逐渐显现出功能上的局限性和设计及管理上的缺陷。借助2019 年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信息化建设,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将实现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实现省际之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异地共享,实现疫苗扫码出入库、疫苗扫码接种和自动打印预防接种证。

问:疫苗作为生物制品,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良反应几率,此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按我国相关规定,因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由省级相关部门根据本省制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给予受种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全国各省份均制定了本辖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在一些省份试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工作,效果符合预期,拟在全国推广试点经验,建立和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补偿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Vaccination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PWM的死区补偿技术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馈线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