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的“莆田样本”

2019-09-10邓春富高维海陈薇薇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莆田市兰溪莆田

邓春富 高维海 陈薇薇

编者的话:

木兰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戴云山脉,贯穿莆田市全境,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木兰溪防洪问题高度重视,曾多次到木兰溪现场调研。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开工义务劳动20周年。20年来,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成效卓著,实现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去年,木兰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报道福建莆田市绿色发展之路,4月20日至24日,本刊记者和全国40余家中央和地方党刊同仁齐聚莆田,参加了全国党刊全媒体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福建莆田行主题采访活动。

木兰溪,昔日是肆虐千年的水患地。

4月下旬的木兰溪畔,荔枝林苍翠欲滴,倒映在宽阔的水面;不时有成群的白鹭降落在水草丛中,悠闲觅食;蜿蜒步道上,人们三五成群或漫步或起舞,一派欢乐祥和。

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具有“荔林水乡”特色的“人水和谐”宜居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20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工作,全面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

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段总长37.4公里,占下游河段七成以上。木兰溪下游地区已超过10年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县级以上城区防洪100%达标。

木兰溪的沧桑巨变、华丽转身,展现了莆田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治水、久久为功、以水兴业,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科学治水    清流濯新景

21日上午,阳光倾泻而下。莆田市荔城区张镇村70岁的李大妈,在绿树成荫的木兰溪坝晒暖、遛弯儿。老人告诉记者,她做梦都没想到,今天的木兰溪河堤成了居民们休闲的好场所。

木兰溪流域雨量充沛。但由于下游河道弯曲、断面狭窄等独特自然因素,只要上游的仙游县东西乡片区一下大雨,下游的兴化平原南北洋片区就水流漫滩,淹没良田,冲毁房屋,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据1952年至1990年近40年的资料统计,木兰溪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每4年发生一次中洪水,小灾几乎年年有。

治理好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心愿。早在1957年,国家和福建省相关部门就开始规划整治木兰溪。历经40多年,5次规划、2次可研论证,项目仍然未能如期开工。莆田也由此成了福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的“洪水不设防城市”。

1999年10月中旬,第14号台风过境,河水猛涨,木兰溪转瞬成灾。一夜之间,全流域倒塌房屋近6万间、45万亩农田被淹,近3万群众转移、2万学生被迫停课……灾情牵动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的心,他第一时间来到莆田,走村入户慰问受灾群众。面对灾情,习近平同志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1999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将当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安排在木兰溪,并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习近平同志在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木兰溪治理之难,难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莆田市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副主任陈文棋向记者介绍,“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技术难题:一是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二是木兰溪处于沿海淤泥地质,在这种地质上筑堤,就好像在‘豆腐上筑堤’。”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为此,习近平同志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多次听取并实地检查治理方案和技术准备,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

“为破解‘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的世界级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了‘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陈文棋对记者说,为了让裁弯取直对生态影响减到最小,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歸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

那时起,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同志“科学治水”的谆谆叮嘱,既注重治理好水患,又注重生态保护。仙游县钟山镇管委会主任陈清好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九鲤湖“返水复景”的故事。

九鲤湖景区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然而,1978年,九鲤湖榜头拦水坝建成后,人为造成九鲤湖瀑布自然水量严重不足,瀑布的壮观景象只有在旅游旺季放水才能呈现。

2001年,仙游县委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开始实施还水于瀑工程,在珠帘漈下游动工开建总长2450米的引水隧道。2006年隧道投入使用后,不但保证了农业灌溉和发电的需求,更是恢复了瀑布奇观。同时,进行生态修复,连续3年种植了100多万株林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6%。

“如今的九鲤湖,碧水长流,古木参天,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吸引70余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陈清好难掩喜悦,“美了环境,富了乡亲。我们尝到了科学治水的甜头。”

接续治理    环境美如画

21日下午,记者漫步绶溪公园,呼吸着阵阵花香,举目望去,这里的林木郁郁葱葱,市民有的亲水嬉戏,有的绿道骑行,有的溪水泛舟……旖旎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20年前,这里还是十年九涝的木兰溪洼地。如今,这里成了城市的‘绿肺’。”荔城区城市绿心管委会主任、玉湖新城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金火告诉记者,“这片水面叫玉湖,原来的老河道打此经过。为减轻‘裁弯取直’对原有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最大限度保留,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市委市政府把这里规划为玉湖新区,建成的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图书馆,从西到东一字排开。湖边的9个村,也陆续实施了规划和搬迁回迁工作。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起步,但力度尚需加大。”近20年来,六任莆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牢记嘱托,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治理木兰溪的最前线。

征迁难,是木兰溪治理工程面临的一道难题。

“万事开头难,破难看党员。”现任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党总支书记徐国贤,当年是村委会干部,家住吴墩自然村。在木兰溪水患治理中,他第一个站了出来,不仅带头迁出自家1亩2分地,并且公示让群众监督。

党员领路,群众随行。在徐国贤带动下,村民纷纷行动。一周内,吴墩自然村62亩土地全部完成了征迁。

担当更需坚守。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用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

木兰溪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承担着150万城市人口的供水任务,每年为城区内河及南北洋平原等生态补水6000万立方米。2014年起,莆田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东圳水库治理构筑了‘四道防线’。”莆田市市长李建辉介绍,第一道“保护防线”,上游强化封山育林;第二道“治理防线”,中游严控面源污染;第三道“修复防线”,环库建设河湖缓冲带;第四道“法规防线”,制定水环境保护条例,明确水质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目前,水库水质从过去的Ⅳ类提高到了Ⅱ类标准。

同样,这种蝶变也在木兰溪的上游仙游县发生。23日晚,记者在仙游县采访看到,城关木兰溪河堤旁的绿道上,人群熙熙攘攘。伴随着霓虹灯闪烁,记者仿佛置身仙境。县委宣传部同志告诉记者,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从单纯防洪提升为防洪、生态和景观综合推进,人民群众有了满满的生态文明获得感、幸福感。

久久为功。20年前习近平同志那句要使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铿锵话语,时刻激励着莆田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续写着新辉煌。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随着《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与《莆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布,2011年,莆田市开始进行生态绿心保护修复工作,先后开展绶溪公园(2011年)、中心城区荔枝林带(2013年)、城涵河道园林景观及防洪改造工程(2014年)等项目建设。2019年4月,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获2019年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补助2亿元。

从“防洪保安”到“生态治理”“文化景观”,木兰溪治理的接力棒还在继续传递。“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路子,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角度,统筹推进,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努力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如是说。

生态优先    水兴百业兴

20日下午3点多,记者刚到莆田不久,就直奔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采访。只见村后青山环抱,村内小河潺潺,具有莆阳特色的古民居错落有致;社区主路张贴的“善行义举好人好事”红榜,让人如沐春风;通往后黄生态园的蜿蜒小道用鹅卵石铺设,桃花、格桑花、荷花、紫薇等花卉两旁竞放;田地里一个个硕大的木瓜压弯了枝头,小村显得生机勃勃。

“社区党支部坚持生态保护与有序开发并举,科学规划了‘古物、美景、自然、乡情’的空间布局。”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许丽红向记者介绍,“我们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几十栋古民居古建筑、生态农业和传承好家风,打造‘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体验乡村游。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后黄社区是莆田市重塑城市生态功能,拉近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距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坚守“生态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莆田市曾婉拒一个年利税数十亿的大项目。有一年,一家外资企业许诺投资260亿元建林浆纸厂,预计年税收可达30亿元。但项目投产后每天需消耗40万吨淡水、排放35万吨污水。莆田市毅然放弃了这个“诱人”项目。

为保护生态,莆田市主动“调向”,明确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工艺美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海洋、能源等产业,上塘银饰小镇、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等一批绿色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开花结果,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记者走進古典建筑风格的三福艺术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由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领军企业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所有,占地57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集红木家具和工艺精品展示、销售及古典文化交流品鉴于一体,吸引了数十家工艺臻品龙头企业和200多家佛珠工艺品小件商家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年交易量突破了10亿元,助推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莆田市委市政府“生态优先”治理木兰溪的理念,也让因水患搬离的企业回归。

郭氏(福建)、莆田力奴两家鞋业公司是最早入驻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的企业。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木兰溪洪水泛滥,导致两家公司一楼厂房被淹,仓库原料全部损毁,损失达数百万元。惨痛经历,让两家企业有了不同选择:前者后来只把鞋业部分继续留在莆田,其他项目转到外地拓展;后者决定整体留下,搬到了园区地势更高的一处地段重新建厂。

2006年,木兰溪第三期治理工程推进到了华林经济开发区段。“水患消除了,环境漂亮了,园区建设鞋业特色小镇的计划一经推出,就吸引来更多企业前来,郭氏、力奴公司当仁不让,成了首批参与者。”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国贤的脸上写满自豪,“当年只有70家企业、30多亿元产值,现在发展到360多家企业、200亿元产值。生态优先理念,实现了绿色发展良性循环。”

以水为媒、以河为介,美丽莆田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莆田市兰溪莆田
畅游“水乡古镇”
二十年治水迎蜕变莆田木兰溪的“前世今生”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追求幸福教育 培养幸福的人——莆田市秀屿区东庄中心小学幸福教育“1+6”模式
让书香浸润童年 让阅读点亮心灯——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二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反思
莆田人有话说
“莆田系”与百度的鱼水情
山中岁月已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