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我规划与设计中导航专业成长

2019-09-10王素芳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淮安市竞赛

王素芳,教育硕士,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新区实验学校、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任教,现任淮安市人民小学副校长。兼任淮安市体育训练管理干部,负责管理多个市级运动队。出版有个人专著《天行健 体育新》,参与编写多本体育教育著作。她把体育教育视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种艺术,用汗水与智慧孜孜以求,追寻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成功者往往能不断规划自己、设计自己、超越自己。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也努力用自我规划与自我设计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

一、深度学习:阅读助力专业成长

常言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有这“一桶水”,我自费订阅了多种报纸杂志、音像资料等,潜心阅读、认真观摩,用心探寻体育教学的真谛。我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专业导师学,向我的教育对象学。我所做的努力、所费的心力,常常让家人和同事都为之感动。我以“干一行就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自学,5次通过省级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2008年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为了不让写作成为自己的短板,曾坚持3年,每天晚上去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学习两小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坚持每撰写一篇文章,都请身边文笔好的同事审读,修改之处请他们用红字标出,自己进行比对,反复推敲,这么一直坚持了20年。2016年,我有幸成为《江苏教育》杂志的一名审读员,3年多的深度审读历程,也让我学到了更多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智慧。

二、深耕覃思:科研导向专业前沿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用理论知识引领课堂实践,致力于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身心生长学堂”;我用“生长”定义教育,让体育教学落地生根,让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主体;我用“学习者思维”创编教案,将体育“教学设计”转向体育“学习设计”。我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聚焦于“行”的有效拓展,致力于“以行促学、以行导研、以行至长”的体育教学改革尝试;我努力探寻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与管理的融合之路,致力于学科融合与资源整合的体育教学变革;我倡导让儿童站在体育课程中央,以“结伴式学习”“儿童在场”等主张,动态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实现师生结伴合作、互动学练,形成“健康阳光、激情飞扬”的独特教学风格。我的“融合一体,适切悦动”的教学主张真正唤醒了儿童内心深处的运动天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参与、去体验,学生在宽松愉悦、生动活泼、充满趣味、融合一体、适切悦动的体育课堂上玩出自我、玩出水平、玩出艺术、玩出进取,形成了融合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011年,我出版了25万字的专著《天行健 体育新》。近5年来,我参与编写了《科学预设艺术生成》《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小学运动与生活》《生命与运动》《江苏省中小学校内体育竞赛的设计与实施》《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等书。近10年中,我主持研究了4项省级课题并已结题,课题成果分别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三、融合一体:体育锻造核心素养

近年来,我以游泳、跳水、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课程为载体,努力锻造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为响应国家将大、中、小、幼体育课程进行一体化实施的要求,我从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构入手,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程开发、体育社团设置、体育大课间锻炼、业余体育训练、群众体育开展、学生课间活动为切入点,打破体育课程界限,让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外延扩展、内涵深化,构建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课外体育生活为辅的课内外一体化新型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创新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文化学习一体化管理模式,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让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

在体教融合管理模式下,我努力做好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与训练。让足球、游泳走进课堂,开展足球、游泳教学与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发现体育苗子,培养特长生,铸造足球、游泳人才链,实现体育人才的培养一体化。体育特长生管理实行学习、训练、住宿“三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体育特长生的学训一体化。体育特长生训练的资源,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普通学生的尝试与受益,使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我还努力研究与重构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创建运动会和小型体育比赛一体化的竞赛形式,设计与拓展学校、家庭、社会等校内外融合的体育活动,实现学生体育、生活一体化。

基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融合、体育管理机制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我用了20年时间构建了小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向内生长,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了“育心、育体、育技”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四、学生在场:校内竞赛面向全体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探索开创了“竞赛项目技术+”素养环境下校内体育竞赛模式,即在校内体育竞赛中精心构建全员运动的竞赛模式,实现校内竞技普及化,使校内竞赛真正服务于全体学生成长,改变了“学校体育竞赛以一年一次的全校田径运动会为主,每班只有几个体育特长生才有机会参加,其他学生均为‘看客’”的现象。我主张校内竞赛既关注“量”又保证“质”,强调每一个学生至少完成两项竞赛任务,而非关注人均参加几个项目;既“做优过程”又“培养习惯”,不断设置和强化趣味性强的体育竞赛项目,同时改变“成败式”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体育弱势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赛的兴趣和乐于体育锻炼的习惯。活动中我们既开展“竞技项目”比赛,又将竞赛项目进行“活动拓展”,采用“竞赛项目技术+项目比赛、竞赛游戏、运动达标、竞赛展示、竞赛文化等系列活动”的模式。这样,校内体育竞赛就真正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全员参与运动的盛大体育健康节日,学生立于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的中央,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其中、运动其中、快乐其中、获益其中。在我工作过的学校,我所组织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的学生总能达到学校学生总数的85%以上。我所任教过的学生小学毕业时,90%以上掌握两种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我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让体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九条跑道”。

五、标新立异:智慧开创育人天地

我力争让自己的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共频。我秉持“融合一体”的教育理念,从体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协调育人等方面,努力探寻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融合之路,致力于学科融合与资源整合的教育变革和育人实践,形成了“体教融合”体育教育模式。作为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带领体育教师团队研究和开展大课间、课余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每年组织有家长、体育明星等多方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内“小小奥运会”和“校园吉尼斯”等系列体育竞赛;我将游泳课排入课表,在全校近5000名师生中全面普及游泳运动,进而影响全区,实现了清江浦区小学游泳课程的全面普及。

除了完成任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任务,我还参与创办并管理着淮安市体育小学,积极推动和优化体教融合工作。2011年,我被淮安市體育局聘为淮安市体育训练管理干部,并负责管理淮安市市队校办的跳水队。2016年,我又负责管理市队区办的射击队、射箭队和拳击队等4个市级运动队。7年来,我没有周六和周日,也没有寒暑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在的学校26次蝉联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团体总分第一;区委区政府3次给学校发来贺信,连续6年下文表彰我分管的运动队和个人;跳水队7次参加江苏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共荣获34枚金牌、25枚银牌、28枚铜牌,参加全国比赛荣获12枚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运动员的文化平均成绩超出全省均分10分;2017年我分管的跳水队、射击队、射箭队和拳击队参加江苏省年度比赛,获得13枚金牌,占淮安市13个县区参加江苏省年度大赛所获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我常常以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体教融合铸就学生强健体魄,特色课程锻造学生核心素养,内外一体建构教学育人模式,阳光运动唤醒学生体育梦想。这是我的育人理念,也是我的专业追求,在与学生共成长的体育之旅中,我将一如既往,矢志前行!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淮安市竞赛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我的奶奶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