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笔记的结构性内容与反思性实践

2019-09-10贲友林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5期

【摘 要】听课笔记,不是简单地一“记”了事。听课,是为了在观察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改进自己和他人的实践。记录,不仅原原本本地记录课堂实况,更要记录下在当时课堂场景中教师听课时生成的感受与想法。可以尝试用录音笔、录像机完整地采集信息,借助纸与笔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思想火花。研究课堂笔记,是为了促进自己更好地认识课堂,理解教学。

【关键词】听课笔记;结构性内容;反思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8-0016-04

【作者简介】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听课时,教师们都会在听课笔记本上记录,有的教师甚至忙得头都抬不起来。可是,你是否注意到,你记录了什么?

在听课笔记上记录什么?这是一个让我们一时都觉得有些陌生的问题。

或许,我们在记录后并没有省察自己记录了什么。不过,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回头看看自己的听课笔记,每位教师也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记录了什么。面对我们自己的听课笔记,又有着怎样的发现与思考?

曾经的听课笔记:记录了什么?

作为教师的我,工作近30年,听课的年限多于上课的年限,因为上课是从做教师开始的,而做听课笔记式的听课,是从成为师范生也就是具有“准教师”的身份就开始了。

曾经的我,不会做听课笔记。记得在读师范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去小学见习并听课,坐在课堂中的我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哪一位老师教我们怎么做听课记录。上课,我们有教案可以参考学习;但听课,我们没有像看到教案一样看到听课笔记的样例。于是,我请教学哥学姐,然后按照他们的指导,记录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们教我们在记录时,教师用“T”表示,学生用“S”表示,这样,记录起来更快。上课时教师说了什么,学生说了什么,我也就记录什么。整节课,我像速记员似的,奋笔疾书,竭尽全力把教师和学生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至于记录下来干什么,我不知道,也没有去想。现在想想,那样的记录大概是说明自己听过课了,作为听课后的“物证”。不过,在这样忙忙碌碌的记录过程中,让自己对课堂也有所感、有所知。

后来,我“跳出”具体的甚至烦琐的师问生答的全程全景式记录,而是在听课笔记中记录课堂的主要环节。我发现,我慢慢看懂课的结构了,对课的认识,渐渐入门了。这样的记录方式,一直延续到我工作了十多年之后。这个阶段,通过听课,学习了如何上课。

再后来,我在记录课堂教学主要环节的同时,也记录教师的精彩提问,学生的真实表现,并详细记录课堂中或是亮点或是遗憾的教学片段,在记录课堂教与学场景的过程中还写下我的随想、我的困惑、我觉得需要关注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的听课记录,有“骨架”,有“血肉”,内容更丰富,也渐渐趋向个性化,不仅仅记录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还记录自己所想到的。在这一时期,我通过听课笔记,“看见”他人,“照見”自己,研究如何更好地上课。

现在想来,一位教师在听课时如何做听课笔记,是在记录过程中学会记录的,也就是在自己记录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记录方式。

上述这些,大概还是在空白的笔记本上做课堂记录。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学校开始发给教师听课记录本,一堂课,记录什么,听课记录本上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当手持这样的听课记录本时,在听课时记录什么,似乎不需要太多思考,而“教学过程纪要”与“分析意见”中记录了什么,反映了教师的所视所思,这是值得思考的。不过,这样的听课记录,是否重视了“评”,却对“析”有所欠缺呢?

听课笔记:可以记录什么?

1.一个有趣的比较:“听课笔记”与“教案”。

作为上课教师,上课前要备课。备课,是需要撰写教案的。作为听课教师,听课时要做听课笔记。听课笔记,记录了课堂的“身份”信息,记录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听课时的随想。如果把听课笔记与教案进行对照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案,反映出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的具体安排与思考。教案,是个人化、情景化的产物,它随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目标以及不同的情景而有所不同。教案的格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教案中的栏目组成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以上内容,有些可以省略,但必不可少的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

听课笔记,也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但记录时不可或缺的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分析与随想”。

把听课笔记与上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都关注“教学过程”,听课笔记中少了“教学目标”,多了“教学分析与随想”。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与归宿。如果听课时,缺失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可能就迷失了教与学的方向。不过,再分析,可以发现,教案中撰写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在课前做出的预设,而听课笔记中如果撰写教学目标,那倒是根据课堂教与学的情况,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分析与判断。撰写教案,我们一般关注教学目标是否明晰;听课笔记,更应当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关注“明晰”,这是对“教”的审视;关注“实现”,这是对“学”的研判。“实现”,并不是对教案中课前预设目标像铁板一块一条不少、原封不动地完成,而是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一些调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实际的改变。学习,一定要引发学生内在的变化的。无改变,非学习。由此可见,听课笔记中的评析部分,需要分析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如果将听课笔记中分析得出的“教学目标”与教案做一个沟通,这对上课教师、听课教师都是有启发的。

与听课笔记比较,教案中缺失“教学分析与随想”,这恰恰提醒了我们,在撰写教案时,不要仅仅思考怎样做,更要保持对“为什么这样做”的内在警觉。由此来看,听课笔记,也给上课教师提供了一份重新认识课堂、研究自己教学的材料。

2.一个关联的思考:“记录什么”与“怎样记录”。

当我们关注听课笔记“记录什么”的时候,其实与记录的方式有着密切关联。

怎么记录?多年前,一支笔、一本本子就够了。现在,有比纸、笔记录更为便捷的记录方式,或录音,或录像,都可留下真实的课堂影像。一部手机,也就能轻松“搞定”。更为“现代”的,我所知道的,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有软件公司开发出一套多媒体课堂笔记系统——“移动课堂笔记本”。该系统专门辅助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使用,可以轻松地记录笔记、管理笔记、分享笔记,随时随地记录下课堂的精彩。“移动课堂笔记本”具有4个方面的特点:其一,轻松的笔记记录方式,可以直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书写,也可以将书本上的笔记拍照后导入;其二,多样的笔记管理方式,可以按照时间、地点、科目等进行有效管理,方便之后的查阅和研究;其三,独创的笔记分享,让精彩笔记有效传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其四,多媒体笔记支持,可以在笔记中插入多媒体素材,如音频、视频、图片等,让笔记内容更丰富。

当有了录音笔、摄像机、“移动课堂笔记本”这些设备与软件之后,我们在听课时,还需要记录吗?还需要从“互联网”的时代回到“纸笔”时代吗?如果还像当年我们把师生对话都详细记录下来,那我们也就是扮演了录音笔、摄像机的角色。人,不应当沦为“机器”。马云曾说:“前2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后20年,我们把机器变成人。”这里的后半句,我们暂不做评述;但前半句,让我们警醒。我们在听课笔记中应该记录录音笔、摄像机记录不了的内容,那是什么?在听课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被激活了,我们会生成一些想法。但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一会儿,思想的火花也就消失了。思想的诞生和思想的灭亡,往往是一起的。而文字,是记忆的保险柜。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不仅原原本本地记录课堂实况,更要记录下在当时课堂场景中教师听课时生成的感受与想法。而这些,具有场域性、情境性、即时性的特征。

技术改变方式,但技术形成不了思想。而思想支配技术,运用技术。我们不要成为技术的奴隶。回看、审视我们的听课笔记,我们是否发现,我们记录了太多,思考得太少。一句话,你在听课笔记中记录了什么,正反映了你在关注什么。如果不回头反思“听课笔记记录了什么”这个问题,那听课时可能就这样糊糊涂涂、浑浑噩噩地记录下去。

我们真的会做听课笔记吗?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思考与改进。关于记录方式,我们不妨尝试混合式记录方式,即用录音笔、录像机完整采集信息,借助纸与笔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思想火花。

3.一个不应忽略的问题:为什么记录?

在思考听课笔记的记录内容时,我们更要思考:為什么记录?留下的材料有什么用?把课堂记录下来,做什么呢?或许有教师会说,研究。扪心自问,当时记录了,后来回头看了吗?真的研究了吗?

听课,不能停留于观望或欣赏阶段。记录,是为了一种对照反思,不仅仅是改进当下所看到的课堂,更是反思自己的课堂。当然,每位教师记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而多样化的记录内容正反映了教师所关注的视角。如,关心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怎样想的,关注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情况。而这些,又成为教师内省自己想法与观念的一面镜子。

记录之后,不要让记录的内容沉睡。记录的过程,是激活自己的思维,积累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下面是我在听“5的乘法口诀”一节课的课堂记录片段:

从这里能看出我记录了课堂的主要环节,记录了学生的两个“疑问”,记录了我的随想。当时我的想法是,课堂中,学生质疑,“疑”从何来?我觉得,学生的疑问有两种:一种是“有疑而问”,即问自己所不知不解的,如学生问“为什么说‘三五十五’而不说‘三五一十五’”;一种是“无疑故问”,即质疑者本身知道,但他人可能不知道,故提出问题让他人回答,如学生问为什么“‘五五二十五’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的结果”。我还想到的是,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那课堂中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问题呢?质疑,是否是等到课堂中教师发话“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的时候,学生才能提问呢?所以我在听课记录中写下了“何时质疑”这几个字。

伴随着思考,我的教学实践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中,支持学生“无疑故问”,并让学生意识到那应该问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提问,给他人也是给自己一个强化与提醒。在课堂中,鼓励并倡导学生“有疑而问”,有了疑问,随时提出来,而不是等到教师安排“质疑环节”才提出问题,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我选择,将“疑问”先冷处理,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让学生的疑问得到表达,教师需要建立学生提问、质疑的“绿色通道”。

这样的改变,缘起听课笔记;这样的改变,也正是听课笔记发挥效益的体现。回看听课笔记,重新温习当时的课堂,审视当时的想法,或丰富,或修正,我们个人化的观念往往经过这一过程而深入、澄明,我们的行动在思想指引下变得更为审慎、有效。唯有如此,我们记录的听课笔记才有意义与价值。

由此来看,听课笔记,不是简单地一“记”了事。研究课堂笔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自己认识课堂,理解教学。我们所记录的课堂,非蓝本,而是镜子。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听课笔记,正是让我们的课堂与他人的课堂积极互动起来,让我们的想法、做法与他人的想法、做法“互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