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炮火中重生的山城

2019-09-10曹璐

奇妙博物馆 2019年3期
关键词:铁圈江姐山城

曹璐

在重庆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战时首都,重庆在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重庆人民团结一心,为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塔上“跳出来”的强大空军

你见过跳伞吗?在你的印象里,跳伞是什么样子的?

从翱翔在天空的飞机上一跃而下,打开背在身上的降落伞,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美丽风景,就这样滑翔在空中,随着气流缓缓降落在地面上,想想看,这是不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不过,在七十多年前,当跳伞这种新奇活动刚刚进入我们国家的时候,你一定猜不到它是什么样子的——从高高的塔楼上跳伞,你听说过吗?

这事得从抗日战争说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打击迁到重庆的国民政府,日军派出了大量空军袭击这座山城。当时,中国的空军力量非常弱小,不仅飞机老化陈旧,数量也远远不如敌人。日本能够打仗的飞机大约有2300架,而中国能够打仗的飞机只有223架——连日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虽然中国飞行员个个不怕死,常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日本飞机展开搏斗,可是我们的飞机数量毕竟差得太多,在敌强我弱公的情况下,许多年轻的空军战士都牺牲在战场上。

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并没有压垮中国人,反而激起了中国军民的反抗。为了培养飞行员,加强空军的战斗力,1941年4月4日,中国滑翔总会在重庆成立了。虽然当时重庆的老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但为了支持抗战,大家还是纷纷响应捐款。1942年4月4日,亚洲第一座跳伞塔在中国重庆大田湾建成了。

这座跳伞塔是抗日战争时期高度最大、设备最好的跳伞塔,主要是为了训练飞行员而建造的。它有40米高,上面安着三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与降落伞一样大小的铁圈。训练的时候,人们先利用机器将铁圈放下,把展开的降落伞挂在铁圈上,然后再把铁圈和降落伞拉到与塔顶等高的空中,最后释放降落伞。虽然看上去有点儿简单,但在七十多年前,这已经相当“高科技”啦!跳伞塔建成后,不少市民兴致勃勃地来参与体验,其中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已经有72岁高龄了。

如今,这座亚洲最早的跳伞塔依然耸立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中。它不仅仅是一座跳伞塔,也是那段历史的真实见证物。

‘江姐”的遗书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里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江姐”的遗书。曾经有一本小说《红岩》引起了全国轰动,小说主人公“江姐”的原型叫作江竹筠(yún),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后来因为叛徒的出卖而不幸被捕,敌人把她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监狱。在狱中,她经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酷刑,但她丝毫没有屈服,被难友们称赞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虽然被关在充满黑暗、恐怖的监狱中,“江姐”却时刻思念着儿子。她用筷子磨成竹签当笔,用棉花灰调成墨水,不顾满身伤痛,写下了这封遗书。在遗书中,她嘱咐家人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祖国而献身,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希望。1949年11月14日,“江姐”在重庆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

被面缝出的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听到这首歌,你是不是有一种既骄傲又自豪的感觉?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收藏在今天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

1949年11月30日,山城重慶迎来了解放。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重庆育才学校以及红岩小学的师生们想出了一个好点子——自己做一面国旗。可是,做红旗没有红布怎么办?育才学校的老师梁承栋灵机一动,赶忙跑回家拿出了自家的红色被面。有了布就好办啦!女教师们一起对着杂志上红旗的样子,连夜用被面做出了这面五星红旗。12月1日,当山城人民拥上街头欢庆重庆解放时,这面五星红旗就挂在了抗战胜利纪功碑上。

五星红旗从碑上取下后,梁老师将缝在上面的五角星拆下,又重新当被面使用了30多年。1980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知了这面“国旗”的故事,立即找到了梁老师。梁老师二话没说,就把这面“国旗”捐给了博物馆。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的故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你想知道这面珍贵的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的吗?现在,它就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二楼展厅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来山城看看它。

猜你喜欢

铁圈江姐山城
滚铁圈
三维重庆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山城物语
童年战场
伤心的小铁圈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山城的风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