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早起的虫呢

2019-09-10Harps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扎辫子睡袋太监

Harps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用来劝诫人们早起工作,收获良多。不那么驯服的小孩会反驳:“如果自己其实是条虫子呢?早起的下场岂不是被鸟吃掉?”如果自己家的小孩这样问,家长不该生气,责怪他们不听话,而是应该赞赏他们的多角度思维和初步理解了矛盾的利益关系。虽说如此,早起上学还是不能耽误,在某个阶段就必须遵守制度,直到离开那个阶段为止。

早起可能是小孩最初尝到的长大的苦味。从3岁上幼儿园起,小孩就要跟大人差不多时间起床,迷迷糊糊、嘟嘟哝哝地梳头洗脸吃早饭,被塞进校车或私家车或公共汽车,一路摇晃着被载到校园,与父母分别,度过一整天的集体生活。

早起的小孩苦,父母更苦。要收拾自己和孩子上班上学的东西,整理衣服鞋袜,准备早饭。配合默契的父母,常常是一个照顾小孩吃饭,一个帮小孩整理东西或者梳头扎辫子。小孩身不由己,被齿轮一样高速旋转的时间挟带着,对成年生活的阴影就这样一点点越积越深。对不喜欢早起的小孩来说,周末不必有别的娱乐活动,只要可以不按时起床,不用目睹父母慌慌张张地在闹钟催逼下忙这忙那,就是一个愉快的假期了。

电影里的清朝皇帝,天不亮就有个太监在窗外拉长嗓子喊“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导演可能考证过,不然这样大胆的讨嫌举动哪个太监敢做?只怕皇上生起气来,像《一千零一夜》里的暴君,一天砍掉一个人形闹钟的脑袋也不嫌多。皇帝的日常起居样样有记录,非常不自由。

王维写“绛帻鸡人报晓筹”,说明唐朝也有人一早叫皇帝起床。平民百姓起得更早,“丑末寅初日转扶桑”,一天星星还没有隐去,赶路的人已经上了路,打鱼的人已经下了河,念书的学生忙上学堂,绣房的佳人在巧梳妆。没有电灯的年代,夜晚的照明手段都光线微弱,又十分昂贵,无论是耕是读都得靠白日的光亮,所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是鸟是虫,大家都赶在早上忙活。

早起就像锻炼,虽然明知对生活有好处,也难免不情不愿。偶尔放纵自己或者放纵别人一次,在应该早起的日子里睡懒觉,有悬崖撒手的幸福。

有一天早上7点,闹钟响了,一岁多的宝宝还在酣睡,两排长睫毛像小飞蛾停在鼻梁两侧,小嘴被胖腮帮压得微微张着。给他热了一瓶奶,他没睁眼,抱起奶瓶喝完继续睡。拉着他的睡袋把他拖向床邊,打算把睡袋给他脱下来。哪知一松手,他就一声不响直线爬回床上,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面对这个坚定的小孩,我们这对不坚定的父母瞬间就屈服了:睡吧孩子,反正以后早起的日子有的是呢。

猜你喜欢

扎辫子睡袋太监
我学会了扎辫子
幽默
梳头发
云睡袋
梳辫子时间
明清太监也读书
户外睡袋:伴你酣然入梦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一个字的笑话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