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2019-09-10

意林彩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匙小米粥家家

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中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时候还早。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沈从文《腊八粥》

冬日的大像山,素凈简约,含蓄淡雅,宛如一幅线装书里的插图。晨雾缭绕,游人稀少,我在山下徘徊。寒风渐起,天色渐明,空中飞扬着零星的雪花,弥散着香火的气味。晨游大像山,很想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我自然想到了腊八粥。关于腊八粥,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母亲的小米粥。打我记事时起,母亲每年都要在腊月八煮一锅小米粥。那天早上,她一面说着“腊月八,啪沓沓。有米饭的吃米饭,没米饭的掐娃娃。”一面淘米煮粥。那时候,生活困难,没有什么煮粥的食材,就是大米也是稀罕之物。因此每年这个日子,母亲都会煮一锅小米粥。那一碗金黄金黄的小米粥,有着太阳般的颜色,有着黄土地的清香,饱含着一个艰辛母亲浓浓的爱意,喝在肚里,暖心暖胃,至今记忆犹新。

——王琪《腊八粥里的情与爱》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称黄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鸡头米薏仁米高粱米赤豆芸豆绿豆江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枣大枣葡萄干瓜果脯杏杜莲子以及其他,等等,均融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

——王蒙《我爱喝稀粥》

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北平雍和宫煮腊八粥,据《旧京风俗志》,是由内务府主办,惊师动众,这一顿粥要耗十万两银子!煮好先恭呈御用,然后分别赏赐王公大臣,这不是喝粥,这是招摇。然而煮腊八粥的风俗深入民间至今弗辍。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粘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

——梁实秋《粥》

民间俗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在这样寒冷的日子里,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你们家乡的腊八粥又是什么样的呢?

猜你喜欢

大匙小米粥家家
喷香喷香的小米粥
小米粥里的爱
爸爸的温柔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家家都有难忘的梗
秋季养生粥:五谷杂粮养生粥怎么做
QK空间上的叠加算子
家家:请懂得我的低调 “还是想念”的灵魂歌姬
鱼香肉末烧茄子
就想喝娘熬的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