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微课”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主动思维

2019-09-10沈燕

家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棒本课三角形

沈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训练活动,学生在大量数学知识学习之后获得的技能和素养就是数学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正从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逻辑思维,对事物的认识也由感性逐渐变为理性,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微课学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具有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以及目标明确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解决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使用微课资源,引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下面浅谈一些做法。

一、微课架设思维桥梁,为学生提供主动思维拐杖

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其心理、生理以及智力发展都不成熟,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抽象知识的理解方面出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瓶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导入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导入时做好功课,能够让整体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但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数学学习活动经验少,导致他们在自主学习环节往往没有明确的方向,缺乏方向的启发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果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微课做向导,帮助学生找到新知识学习的生长点,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

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数、读数——认识11~20各数》一课教学时,基于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建立“10个1就是1个10”的概念,难点是学生自主运用建立的“10个1就是1个10”概念表征11~20各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突破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古人数羊》微课,展现古人用一颗大石子替代10颗小石子的计数方法。在接下来数小棒的学习活动中,当教师抛出问题“小棒的根数越来越多,桌子上摆不下了怎么办”时,学生自主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用小棒表征11~20各数时,大多数学生没有采用一根一根小棒表征的方法,而是运用了一捆加几根的方法表征,学生就是从《古人数羊》的微课导入中受到启发,并把古人的计数经验主动、合理地运用到了自己的学习中,真正感受到了“10个1是1个10”的概念,潜移默化中突破了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在本课学习中运用微课导入,巧妙地为学生架设了思维的桥梁,有效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主动思维的拐杖。

二、微课化解思维瓶颈,让学生的主动思维不断深入

学习数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简单直接,这对于学习数学这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有一定的阻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抱怨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教学节奏去思考问题,认为非常简单的知识在学生的眼里难以理解。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传播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将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数学知识用微课呈现出来,在微课视频中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教学中,认识、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后学生知道了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但在画三角形高的时候,学生受书本“标准图形”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是垂直方向的两条高学生就是画不对,不知道怎样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正确摆放三角尺。这时播放《画三角形高》的微课,动画呈现画三角形三条高的方法,同步配以解说,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学生就能从微课学习中获得对三角形高的进一步认识,意识到三角形高的本质就是三角形顶点到对应边的垂直线段,同时明确如何画出三角形不是垂直方向的两条高的方法。

运用微课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有效化解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瓶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微课助推思维迁移,给学生主动思维插上翅膀

新教材编写时增加了“回顾反思”的学习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后,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回顾反思梳理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启发后续学习研究。而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并非一气呵成就能够实现深入学习,而是由诸多步骤与学习环节合并形成的,这会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碎片化理解,难以拼接成一个总体性的认识,让学生总结往往不能做到有序、全面。所以,在“回顾反思”学习环节,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将数学课中新知探究过程通过微课展现出来,在微课视频中总结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设计承上启下助推学生思维迁移的问题,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反思效率,促进学生对新知完整、深刻理解,而且能帮助学生有效积累数学学习研究的经验,给学生的后续学习主动思维插上了翅膀,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一课教学时,在探究出“把一个图形按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后,运用微课进行“回顾反思”,整体呈现“猜想、验证、归納”的学习过程,总结测量、计算、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后启发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把图形按比例缩小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合理地运用获得的探究经验进行验证说理。

总而言之,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学生找到课堂学习主动思维的生长点,解决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瓶颈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微课资源的应用,不断探索微课资源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策略,发挥其作用,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小棒本课三角形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