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互证: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关键
2019-09-10陈龙李健
陈龙 李健
史料实证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学科核心素养中方法范畴的素养,是诸素养达成的途径。
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划分中,“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指考订史料真伪,分类整理史料,辨析史料的信度和证史的效度,这是史料互证的前提和保障;“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指遵循“孤证不立”原则,通过多种史料,构建证史的证据链,形成对问题客观、全面的认识。
2018年11月,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组织了以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展示,四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
经课堂观察,笔者统计了其中两节课史料的使用情况,如下表:
从统计来看,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立足于单则史料的运用多,史料互证的运用少;第二,史料运用停留在史料内容的分析上,是用史料来印证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观点。
贵州师大附中李健老师以“天朝与帝国的碰撞”为题,执教《鸦片战争》一课。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去重新理解鸦片战争。如“协定关税”条款,在整节课中涉及以下史料(为方便分析,笔者对史料重新编目):
材料1: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
……
第六,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行征收。且请将中国所定税率赐一份以便遵行。
——摘自《英吉利国表文》
材料2: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南京条约》中方文本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o establish at all the ports ...a fai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 and other dues , which 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c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南京条约》英方文本
材料3:道光皇帝:“著耆英等向该夷反复开导,不厌详细,应该添注条约者,必须明白简当,力杜绝后患,万不可讲究目前,草率了事……”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材料4:今本公使以已当两国中人之委,详论出口入口之饷税,毫无偏性,乃扪心言明其所念矣:税之太重者,走漏之弊,税之太轻者,则以为不足算,均所不悦……应另缮一单, 附粘本约……
——璞鼎查(英方代表)
材料5:今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关英吉利国出进口货物议定应完税则,分类开列于后:
计开:
出口油、蜡、矾、磺类:
矾石 即白矾,原例作青白矾 每百斤壹钱
八角油 原例并未赅载 每百斤伍两
……
——《五口通商章程》
五则材料涉及战争前后中国的关税问题,分别来自中英文献,对学生全面理解“协定关税”条款有较高价值。
课堂教学中,材料1和2出现在鸦片战争的背景环节,材料3至5出现在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环节。分析材料1和2,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关税的现状及英国在国书中的要求:公开税率,按税率纳税。分析材料3至5,李老师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协定关税政策的由来,从而揭示出本课立意:天朝体制下的清政府对近代国家主权认知的欠缺,导致在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中丧失主权。
从材料的使用来看,通过史料的逐条分析,分别得出结论,体现了史料教学的一些要素和特征,但对于通过史料去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与能力还是感觉乏力。
课后,经与李老师交流后,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材料呈现。以“关税问题”为主线,按中英两方和战争前后分组呈现材料。
将材料按问题分组,可突出史料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史料的价值体现在用于研究什么问题,分组呈现还便于学生发现史料间的相互关系。
问题设置。探究主题“《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款”。围绕着主题,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根据材料1和4,分析战争前后英国政府对清王朝在关税问题方面的要求是否一致。
问题2:根据材料3、4和5,列出“协定关税”条款出台经过。你认为在这过程中,是英政府还是清政府起主要作用?
问题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探究主题的认识。
根据以上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史料,进行史料互证。问题1,学生可认识到战争前后,英国在关税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公开税率,按税率征税。问题2,学生可列出“协定关税”条款出台经过: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主动要求“添注条约”;英方顺势提出对关税的进一步要求,且“另缮一单, 附粘本约……”。从此过程来看,“协定关税”条款的最終出台实际是因清政府不懂现代外交。有了前两个问题,相信学生应该可以对所探究的主题形成更为合理科学的认识。
在重构的教学中,围绕着“《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款”这一历史叙述,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来自中英双方的第一手史料,学生对史料进行对比和评估,判断史料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证据链,形成对历史叙述的理解和认识。
李剑鸣认为“史料的解读包含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1],其中,文本考辨是确定史料文本的性质和价值,是史料运用前的准备,对应史料实证素养中的水平1和2;意义阐释是确定史料的确切含义和在具体解释框架中的内在联系,对应史料实证素养中的水平3和4。
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史料互证的水平,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理解史料实证素养四个水平层次的关系,关注史料互证能力的培养。
史料实证素养的四个水平层次中水平1和2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围绕研究的问题搜集史料,判断史料价值,提取史料信息,建立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水平3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不同史料,围绕探究问题建立全面和科学的阐释,水平4培养学生在互证基础上,按一定逻辑关系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四个层次中,水平3是在开放史料观的基础上,在“孤证不立”原则的指导下对史料实证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实现水平4目标的关键。因此,在史料实证素养中,史料互证的意识和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是培养史料实证素養的突破点。
第二,探索培养史料互证意识与方法的路径,关注课堂实践。
史料互证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史料互证意识指基于“论从史出”“孤证不立”的原则,学生意识到历史认识要尽量从多种史料对比中得出。史料互证需要学生掌握搜集史料、考证史料、分析史料、对比史料等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史料互证的意识和方法呢?
首先,围绕探究的问题搜集史料。史料的价值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标,立足学情,围绕立意筛选出本课教学需探究的主题,围绕主题尽量搜集原始史料或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尽量搜集多种类型的史料,避免与教材、教师观点一致的史料则取、矛盾则弃的做法。
其次,围绕史料实证素养设置问题。培养史料互证素养,可用问题链引导学生对史料对比分析。教师可按照建构主义原则,通过追问给学生搭建出有层次的“脚手架”,构建“该史料的观点(内容)是什么?——该观点是如何得出的?——该观点与其他史料的观点有何异同?——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认识)呢?”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史料互证。
再次,营造深度学习的课堂环境。“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教学中,教师提炼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变成可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提供可帮助学生探究的史料,学生在史料研习中,对史料进行深度加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史料互证中探寻历史的真相,实现“求真”的目标。同时,史料研习活动中,学生在知识形成的参与过程中实现了对历史叙述的批判性认识和理解,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是可迁移与应用的。
最后,循序渐进提升史料互证素养。史料互证素养是中学阶段对学生史料素养的最高要求,是建立在水平1、2基础上的思维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互证素养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按照 “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让学生逐步具备相关的思维和方法,构建逐年推进的实施体系。
【注释】
[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59页。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