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框架、时空观念与历史分期
2019-09-10戴世锋
戴世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达到具体的水平要求。其中,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学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进行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1]
一、时空框架、时空观念与历史分期的内涵
什么是时空框架、时空观念?时空是指时间和空间,[2]框架则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建筑工程中,由梁、柱等联结而成的结构;二是比喻事物的基本组织、结构。[3]观念也有两种释义,一是指思想意识,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4]从地理角度看,时空框架是指通过卫星构成的立体通讯网络,如导航就是通过卫星完成的。从历史角度看,时空框架则更加体现个人与社会、国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紧密关系。
时空观念是指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包括物理时空观、心理时空观。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论历史》中指出,“当一个历史学家阅读菲利普二世的某些文件,并使自己置身于后者的地位和时代时,他就会发现,自己被带进一个古怪的世界而迷失了方位……因而我们把历史分为一系列的层次。更确切地说,将历史时间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5]时空观念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古代中国,墨子提出“宇”、“宙”,并把其当作为空间、时间,主张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亚里士多德则提出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学者往往依据不同的原则,将延绵的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段,以帮助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变及推动力。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38题、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39题,分别考查世界近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问题。目前,高中历史教科书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叙述历史分期,因此,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分期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也对学生的全面科学备考不利。
关于历史分期,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根据历史的客觀事实来分期,例如唐朝建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这种分期是天然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香港地区的历史教科书就多采用这种分期方法;二是根据某种理论视角来分期,如马克思提出的五个社会发展阶段论成为了建国后中国大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理论基础;三是根据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来分期,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是我们新时代的特征,就属于这样的分期方法。历史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不同的时期,这些标准没有绝对的正与误,要考虑其可取性来判断。
二、基于时空框架与时空观念的世界近代史分期
(一)阶级斗争的视角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史学界以阶级斗争和政治兴替作为历史发展主线,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历史分期法,其中有两种影响比较广泛。一是尼德兰革命说:以16世纪末叶的尼德兰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二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十月革命说: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以上两种观点都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人教版必修Ⅰ第三单元的教材编排隐含着该学说。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阶段,而1917年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人类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标志的世界近代史结束了,开始了以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为标志的世界现代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二)经济形态的视角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作为发展主线的历史观在国内史学界兴起。[6]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取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与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7]由于对历史发展主线有了新的认识,便有了新的分期法,即“19世纪说”和“1500-1900说”。
1.“19世纪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到来的根本原因,是产业革命及其大工业生产力向全球范围传播能力的形成,是西方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5世纪后期是欧洲从中世纪进入近代的转变期,到16世纪初,欧洲正式进入近代,但直到18世纪末为止,世界历史只是处在近代史的准备期。
2.“1500—1900说”:认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左右发生的地理大发现,下限是1900年前后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人教版必修Ⅱ第二单元的教材编排隐含着该学说。
其理由是: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2)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和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并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契合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
(3)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1900年可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并以这一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
高考真题(2011年广东卷第38题):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分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解析: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反映了当时历史通史教材的编写者持不同的史观,前者持革命史观,后者持全球史观。答题包含世界近现代史开始的事件名称及其意义。例如选择第二种分期方法,其史实依据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其分期主要依据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三)全球联系的视角
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世界史)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是探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全球这一统一体内诸有影响的力量的运动、冲突对抗和交汇。” [8]在历史分期方面,全球联系的视角与“1500—1900年说”比较相近。其理由是:
(1)在1500年以前,虽然在某些地区的某个时代商业相当发达,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仍是以农耕生产为主。由于农本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了世界的整体格局是孤立而分散的。在那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也有交往,例如,地中海各国的海上交流,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中国的郑和下西洋等。但是,对于这些交往的估计不应过高,它无法打破当时那种孤立封闭的格局,不能体现世界历史的整体面貌。
(2)在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酝酿并开始了一场历史性的空前变革,而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表现得尤为剧烈。人类历史的分散和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了,传统的地区自治逐步让位于全球统一,世界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9]
(3)从1500年前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即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先是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葡萄牙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他们的舰队用“血与火”打破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隔绝,促使新旧两块大陆和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和交汇。在1600年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从而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朝气和扩张性的地区。
(4)欧洲成功地进行了科技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资本主义最早兴起于欧洲,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变革,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与之相伴的科技进步的发生,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总之,基于时空框架、时空观念下的历史分期,有利于解释和概括历史。历史研究包括考证和解释,既要探究个别史事,亦要对整体历史作长时间的宏观分析,两者相辅相成。有文字记载的世界历史事件纷繁,内容复杂,由点到线到面,透过总结和整理,可以将历史分期具有共通特点的段落,形成不同的系统,以便掌握和理解。将历史分期,亦可了解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从中可寻找到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及客观规律。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3-64页。
[2][3][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58、1177、478页。
[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6] 刘远图:《世界通史体系问题琐议》,《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
[7]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8]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50页。
[9] 陈海宏:《世界史如何从分散走向统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