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策略初探
2019-09-10危建红席长华
危建红 席长华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21世纪国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在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1]其中“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和“问题解決”等都与发现问题能力直接相关。由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要能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2] 2017年开始,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要考察发现问题的能力,[3]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已经是新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何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杜威的“探究方法论”指出:“一切反省的探究都是从一个问题的情境出发的”。[4]布鲁纳也认为发现学习是学生独立地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5]因此,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主构建认知和进行质疑与批判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本文就教材、史料和试题学习情境下培养发现问题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1.教材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课程观” 下教材不是真理,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对之提问、质疑和批判。教材情境下如何发现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着眼。
第一,从单个知识点发现问题,如问 “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 “为什么”是探究史事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是了解过程、内容或性质,“怎么样”则探究影响和意义。例如,学生阅读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列出问题,如“美国独立初国家为什么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1787年宪法解决了哪些问题?”, “美国政治制度对世界有何影响?”等,这些问题分别关注了背景、内容和评价。如此提问进而探究发现,可以达成对单个知识点的自我建构。
第二,从多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或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冲突。如问题 “邦联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这就要探究邦联制的弊端和联邦制的作用,了解其内在必然联系。1787年宪法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总统权力又膨胀,这是知识点间的冲突,学生如能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就能了解到罗斯福新政时期形成了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这是对三权分立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弥补,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教材知识的冲突之处,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勇于探究,是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史料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史料,是指在教材缺乏具体史实的抽象叙述之处补充的必要史料。怎样创设史料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建议如下:
方法一,“采纳对立的观点相互展开讨论,进而生成反论的思维” 。[6]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给出代表贸易战争说、通商战争说和文明冲突论等不同观点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存疑质问和探究,形成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
方法二,让学生在史料情境下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主动探究和架构对过去的诠释。可以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
就史料的类型提问。先细化提问:材料作者是谁或者来源是哪里?出处是哪里?是什么时间出现的等等,再判断史料的类型。
就史料的价值提问,如史料是否可信?作者的立场是什么?创作背景是什么?史料的类型直接影响史料的价值,作者的立场、史观、创作动机和背景也会影响史料的价值,影响其证据能力。对鉴别史料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
就史料的内容提问,如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同一问题不同材料观点有何不同?
就史料的观点提问。史料观点正确吗?事实是什么?为什么出现不同观点?
对史料进行辨识、判断、质疑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经过了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过程,这既有利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也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3.试题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多维度地创设“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7]这是高考命题的趋势,那么试题情境下应如何发现问题呢?
第一,对疑题质疑提问。有些试题出现了相互矛盾的表述和结论,学生借助解题的技巧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其中的疑惑却无法通过试题得到解决。例如下题:
例1: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
学生熟悉的知识是唐朝三省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例1说南宋通过合并中书、门下省来提高效率,有矛盾。学生如能就此困惑之处提问,就会寻找史料,探究从唐到南宋的中央机构的设置和演变的历程。这个过程既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挖掘了学科知识,也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二,对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提问。
有些试题与教材观点有出入,命题人试图告诉学生,历史教材只是历史解释的一种方式,有些问题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有些问题学术研究有新的成果。如例2所示,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同的研究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近年出现过的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革命的性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等试题,都是相同立意。学生需要发现问题,领悟命题人的用意,了解试题与教材观点冲突在哪里,从而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形成自己的新认知。
例2:(2013·上海单科·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更多的试题是以教材为依托,学生需要发现试题与教材的联系。高考考查基本历史知识,即“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或者关键性作用的知识,是能够唤起历史批判与反思、承载着历史演变规律的知识”,[8]命制试题的时候又采用陌生甚至前沿的新材料,而且大量使用原始材料。学生需要思考试题和教材的关联,从而激活历史思维,在新情境中进行再构建。例如2018年全国I卷42题(题目略),是考查“发现问题”能力的开放性试题。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和个体的理解,思考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小说梗概中,什么情节再现了头脑中的历史知识。学生在试题材料中找到与历史知识的结合点,就能通向新情境下的自主构建和解释。
第三,对考查内容与现实的关系提问。部分高考试题渗透国家意志,“使‘立德树人’目标转化为看得清、可评价的考查内容,充分发挥和展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文化价值”,[9]因此,“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是学生应具备的思考路径。例如2018年全国I卷第41题,将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与十九大报告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0]的思路连通,学生不仅需要思考不同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也要联想乡村治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而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现实,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增强历史使命感。
4.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笔者尝试将“提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作为常规的学习要求,在问题本和学案中设计了学生要完成的“发现问题”任务,如下所示。
今天我提的问题是:
如何解决? 自主解决() 请教同伴() 咨询导师()
是否生成新的问题?
点评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能提出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问题未必都是 “有价值的学习问题”,因此需不断引导学生认识何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第二,史料情境和试题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实况操练,不是通过问题本提问就能实现。第三,发现了问题,也要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指导其解决,才能更好地保持其探究的兴趣和热情。第四,要积累发现问题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资料,如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可以采用的经典史料和试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解决和完善。
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仅为初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建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10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9页。
[2][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59页。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33页。
[4](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5页。
[5](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15页。
[8]王生:《教学内容应由教材知识转向学科知识——以2012年高考全國课标卷第24题为例》,《历史教学》2013年第5期。
[9]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历史学科考试改革——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析》,《中国考试》2017年第7期。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