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引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2019-09-10徐斐

关键词:小妹算式创造性

徐斐

摘要:在自主开发的数学思维训练课《思考与创造》中,根据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特征,如发散性、逆向性、立体性、灵活性、新颖性、批判性等,收集合适的学习材料,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思考。由此,更深切地感受到“情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引领作用:趣味情境能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探究情境能引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质疑情境能提醒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严谨态度。

关键词:情境创造性思维思维训练课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撒下创新的种子,带来创新的灵感,培养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但是思维不是可以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直接接受的东西,相反,它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己探索和理解的经验,依靠学生主体将探索和理解不断内化,逐步掌握思考的方法。

因此,笔者自主开发了数学思维训练课《思考与创造》,根据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特征,收集合适的学习材料,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思考。

一、课堂实践

(一)创设情境,体验创造性思维的方向

1.直观演示,感受发散性。

【片段1】

2.角色体验,感受逆向性。

【片段2】

教师出示问题:

兔小妹摘了很多胡萝卜,蹦蹦跳跳地回家去。才走了一会儿,山神爷爷把她拦住了,让兔小妹分一半胡萝卜给他,兔小妹只好照办。没走多久,风神又把她拦住了:“兔小妹,把你包里的胡萝卜分一半给我!”兔小妹又只能照办。之后,雨神、电神、雷神又使用相同的方法要走了兔小妹的胡萝卜。当兔小妹回到家的时候,包里只剩1个胡萝卜了。你知道原来兔小妹摘了多少个胡萝卜吗?

3.空间想象,感受立体性。

(二)创设情境,体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游戏体验,感受灵活性。

【片段4】

师(出示算式:7+2=;8÷4=;5×2+2=;20-10÷10=)今天我们要拿这些算式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变乘,“-”变除,“×”变减,“÷”变加,算算它们的结果。

(学生计算,但是速度较慢。)

师说说你们的游戏感受?

生感觉很混乱。

生对于原来的运算规则,我们已经很习惯了,突然改变了,就觉得很难。

评析:赋予符号新的意义,使学生在计算时产生困难,甚至觉得“乱七八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维定式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打破常规才能使思维更加灵活。

2.操作探究,感受新颖性。

【片段5】

教师出示故事第一部分:

一位德国数学家在桌面上用小木棍搭出了两个“等式”:125-50=135,150+82=502。接着,他笑着对身边的助手说:“你能不能搬动尽量少的小木棍,使算式成立呢?”

学生尝试未果。教师出示故事第二部分:

助手把小木棍搬过来又搬过去,怎么也想不出来。他回到家,他的夫人正在镜子前梳理漂亮的长发,此情此景突然触发了他的灵感。

教师提问:“触发了他的什么灵感呢?”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中的算式和镜子,动手操作,发现结论。教师出示故事结尾:

助手在鏡子前摆出上述式子,镜子里豁然出现了正确的算式:120+85=205,152-20=132。

教师说道:“搬动尽量少的小木棍,竟然是什么也不需要动,只是换个角度,运用镜面反射,就得到了正确的等式。”

评析:故事的结果出人意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新颖性带来的美妙体验。

3.反思问题,感受批判性。

【片段6】

(教师出示问题:一艘货轮上载着82匹马、41只羊,你知道驾驶货轮的人多大年纪吗?学生尝试回答,但是答案都不能说服大家。)

师并不是每道题都有答案,并不是老师、书本就是百分百正确。我们需要有批判精神,学会说“不”。

(教师出示问题:哈里王国年轻的王子为了继承王位,想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下决心奖励每位男性10元,每位女性4元。可是,他又不想花太多的钱,于是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方法:他要去全国最贫苦的一个小城镇,而且要在上午10点到达那里,因为此时小城镇里有410的男性会出门且所有女性都在家,这样他就可以少奖励一些钱了。这个小城镇共有300人,女性比男性多。你能计算出这位会算账的王子一共要出多少钱来奖励吗?)

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知道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是多少。

师敢于质疑,很好!但是,我们不妨假设一下:男100人、女200人,答案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得出答案:1200元。)

师如果说国王施舍的就是1200元,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再假设一下:男50人、女250人,答案呢?

(学生计算后得出答案:1200元。)

师现在说国王施舍的就是1200元,你们同意吗?

生(稍犹豫)不同意。

师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现在你想干什么?

生进一步假设,算一算。

(学生各自假设男、女性人数并计算,发现答案都是1200元。)

师现在你还会对这个答案说“不”吗?

生不会了。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批判并不是盲目的否定,必须建立在深入思考、反复验证的基础上。在这道题上,我们差点儿就犯了错误。

评析:通过两个问题热烈的讨论,激起学生敢于说“不”的勇气,同时使学生知道说“不”不那么容易,需要反复求证。

二、教学感悟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逐渐体悟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什么是创造的乐趣,并且在“出错”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教学,笔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引领作用。

(一)趣味情境——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

创设情境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外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机的目标。这节课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串联起来,这些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不由自主地持续、深入、创造性地思考,从而着迷于思考所带来的快乐与奇妙。

(二)探究情境——引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探究“愤悱”问题的过程。这节课创设的“见面分一半”“种树”“移动小木棍”等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打破思维惯性,尝试逆向思考、大胆想象、另辟蹊径,经历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经常设置这样的探究情境,有利于学生突破“功能固定性”的束缚,探索新的认知途径,解开创造性思维的锁链,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三)质疑情境——提醒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严谨态度

“一艘货轮上载着82匹马、41只羊,你知道驾驶货轮的人多大年纪吗?”一开始,用类似的问题提问学生,学生总会千方百计地给出自己的答案,很少有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本身。由此提醒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而要敢于发出自己心底的声音。紧接着,创设“王子施舍钱财”的问题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敢于质疑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这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多次假设、计算,发现假设不同、结果却相同,并不是没有答案。这两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告诉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敢于质疑的精神,但是任何结论的提出必须建立在深入思考、反复求证的基础上,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林凡红.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谈祥柏.好玩的数学——谈祥柏教授献给少儿的礼物[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小妹算式创造性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东游Q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