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多样化:创造性阅读开始的地方
2019-09-10吴容容
吴容容
课标下的教学,呼唤学生个人情感体验的积极参与,提倡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知识、情感,积淀富有活力和生机的民族文化基因。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这样的自主课堂,才是真正放飞学生个性、倡导个人体验的明亮那方。现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合理引领个人经验基础上的诗意理解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韵味。借助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是一条有效的捷径。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古诗时,都是从理解诗意开始。然而,由于古代汉语表达的方式与现代大有不同,所以要想准确理解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都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给出注解、义项选择、想象揣摩的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礙。如《夜书所见》中的“促织”,就是现在所说的“蟋蟀”,这个直接告知学生即可。而“挑”这个字的意思至今仍在很多地方沿用着,我就采用出示义项让学生根据诗的情境选择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达到多种意义的积累。对于题目中的“书”,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是“写”的意思,但在翻译成现代语言的时候,却产生了两种观点:一些学生认为是叶绍翁在写诗的时候,突然抬起头,看到了窗外的景象;一些学生则认为是叶绍翁先看到了窗外的灯光,然后写下了这首诗。两种说法都可以理解,因此我没有强迫将意见统一到后者,以防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积极性。我将重点指向了“所见”——诗人这时看到了什么呢?他们纷纷给出了“梧桐树叶”“灯光”“儿童”“促织”“篱笆”等景、人、物。我引导他们思考:“诗人坐在哪里?这是什么时候?”以此让学生厘清:这时候已经是夜晚,黑夜中窗外什么都看不见,只听到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那灯光之处,只是呈现出了篱笆的样子,其他都是诗人想象、猜测的。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诗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象,从而知道三四两句其实是颠倒过来了。
二、热情鼓励个人情感认知上的独特体验
叶圣陶先生总结阅读经验时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每一首流传久远的古诗词,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让学生触摸到其文字背后跃动的心跳,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步理解了叶绍翁实写和续写的景物之后,我让学生思考:“仅仅凭着一盏灯,诗人叶绍翁为什么就猜到是儿童在逗蟋蟀玩呢?”学生在稍作沉思之后,认为:“叶绍翁小时候可能也经常在夜晚提着灯笼去逗蟋蟀玩,所以他猜想篱笆旁边一定也是小孩在这么做。”“叶绍翁在家的时候,可能也陪过自己的儿子去逗蟋蟀。现在看到灯光,就这样推测了。”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继续追问:“叶绍翁只是想起了逗蟋蟀吗?”“我觉得可能还会想起和他一起玩的家乡的朋友们。”“他会想起自己还在家乡的孩子,自己家乡的亲人。”我及时总结:“是啊,此时此刻的叶绍翁,孤独地坐在江边小船里,他格外地——”“思念家乡!”学生异口同声。“所以不远处的梧桐叶发出的声音,让他感到秋的寒意,更涌起——”“浓浓的思乡情!”“你是从哪里读到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客情’是什么情?”“思念家乡的心情。”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情感趋向深刻,叶绍翁此刻的心境正被他们理解、把握。我顺势给出一段话,让学生填写:“不远处的篱笆旁边,一盏灯正忽闪忽闪的,那一定是 ,因为 。这灯光温暖了秋风萧萧中的叶绍翁,他写下了有名的诗: 。”
三、丰富拓展相关古诗积淀传统文化基因
读诗,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理解正在读的一首,而是要让他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不用教”也能逐渐自己读诗的境界。因此,在教学时,我时刻注意让学生将表达和体裁相同或相似的一类古诗结合起来理解。如教学“动客情”时,我让学生回忆:“你还在哪首诗里读到‘客’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等)了解汉语中“作客他乡”的意思。教学“萧萧梧叶送寒声”,我联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诗,从落叶来感受秋冷和秋愁。从诗句“冷暖”的对比中,感知诗人善于调节自己心情的健康心理……甚至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渗透一系列诗中经常出现的秋的意象及其心理象征,如梧桐叶落,往往是忧伤心情的写照,如“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另外,秋风秋雨、秋月秋霜、枯荷衰草等,也是悲秋的象征。这样,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就会多一根拐杖。
鼓励学生独立行走在语文阅读之路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大胆的猜测,进行创造性的再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的阅读也才会更积极,思考才会更主动,收获才能更丰厚。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蜀新苑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