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学会生存

2019-09-10刘彩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鲁滨孙荒岛赏析

刘彩霞

《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28年之久,靠得是什么?大无畏的勇气,超凡的智慧,使鲁滨孙枯木逢春、绝处逢生。这是一本教人学会生存的书。如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养料,如何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悟先人的哲思与智慧,最终化为学生的文化基因呢?为此我引导学生阅读后深思“如何学会生存”。

一、激趣导入,认识鲁滨孙,建构主题

看封面插图猜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学生大胆猜想构建了主人公的不同形象时,先出示“海上遇难”,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并设置悬念。再阅读故事小标题,有关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即主题)在学生心中形成清晰而又简约的结构。“鲁滨孙将面临怎样的困境?”“鲁滨孙在荒岛上是怎样生存的?”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二、以主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价值、开发价值、生成价值

1.自主阅读,走近荒岛,发现价值

学生自主阅读一个个故事,在与文本交流中,发现了文本的一些价值和自我感受。但他们发现的价值都是零散的“珍珠”,没有多少积淀,塑不成形象。

2.赏析精彩片段,体会坚强与智慧,开发价值

“开发价值”就是对“发现的价值”的深度认识。需用“主题”将发现的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整合文本阅读材料、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化资源,促进学生的语言不断积淀、精神不断成长。

出示赏析 “选择住所,修建 ‘海滨堡垒’”“种植粮食,长远打算”“记录每天的事,充实生活”“教化‘星期五’为伴,走出孤独寂寞”等语段,引导学生探寻主题的意义。鲁滨孙的坚强和智慧在学生心中不断建构。学生们知道,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精读赏析典型片段,发现新的意义,创造新的价值,主题得到凸显。这一过程是学生凭借主题“基于教材而超于教材”的认识。

3.积累名言,回味内心之信念,生成价值

整合赏析原著中的九句话,让学生说体会。

(1)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的,才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2)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3)我已学会多看看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4)唉!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

(5)当我们遇到坏事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

(6)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

……

聚焦文本中的名言,学生从鲁滨孙身上学到了生存的本领,主题得到深化。学生们谈到:乐观面对灾难;哭是没有用的;金钱不是万能的,劳动改变命运;人要长远打算;不畏艰难,勇于冒险;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要有坚定的信念;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等等。学生交流生成的内容如此精彩、深刻。围绕主题,课堂中实现了精神生命的拓展,教学实现了“立足课堂、而超越课堂”的境界。

三、读书心得大家谈,体会生存之真谛,升华主题

交流读后感受,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对主题的理解是多元、动态、发展的。以上的几个教学板块,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来回“摸爬滚打”,此时文本的思想力量如阳光般照耀学生的心灵,写出来的感悟是有根的,实在的。活泼泼的语言里,看见了生命在跃动、生长。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不断以圣人先贤、时代名人的精神营养来润泽心灵。读好整本书,为学生构建一个主题,学生的精神世界、精神生命的拓展才会“超越自我,超越教师”。

(作者单位:陕西汉中市略阳县东关小学)

責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鲁滨孙荒岛赏析
勇闯荒岛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荒岛求生
成功在于什么?
荒岛求生记(第二站)
早梅(节选)
叮叮猴荒岛历险记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