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美的绝唱
2019-09-10庞春燕
庞春燕
作为“桥的国度”,中国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上留下了诸多创举,如最早的跨江接海大石桥—洛阳桥、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鱼沼飞梁、最长的风雨桥—芷江龙津风雨桥……一起来看看这些古桥之“最”吧。
最“黑科技”—洛阳桥
普通人看桥,常看的是桥的外观是否雄伟壮观、跨度是否令人惊叹;内行人看桥,看的不是水面之上,而是水面之下,因为一个桥梁的基础才是决定它能否岿然百年的关键。在众多古桥中,福建泉州洛阳桥(又名“万安桥”)的桥基最为特殊,因为它建在连江接海之处,不仅受滚滚波涛之冲击,而且深受海潮侵蚀之苦,桥基建造异常艰苦。
洛阳桥建于1053—1059年,最初长1200米,宽5米,有46座桥墩,由时任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由于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桥基屡屡被摧毁,直到工匠们使用“筏形基础”(指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将墙或柱下的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荷载在一块整板上)和“种蛎固基法”,才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问题。20世纪,桥梁专家罗英实地考察、参阅古籍,并证询蔡襄后裔后,还原了洛阳桥桥基的建筑方法:
沿桥梁中线,朝江底抛下大量石块,并向两侧延展至相当宽度,形成一条横过江的矮石堤。由于水深流急,所抛石块,小者易被冲走,大者遇潮汛依然漂流入海。当时的石灰浆不能在水中凝结,如何才能将抛下的石块胶合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呢?有人提议,此地盛产的牡蛎多附生在岩礁或其他牡蛎壳上,繁殖速度快,附着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如果在所抛石块上繁殖蛎房,能否使之胶合呢?试之果然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建设的先例。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即为现代建筑中运用仅百余年的“筏形基础”。(茅以升《介绍五座古桥》)
经历了千年来的战乱、地震的和无数惊涛骇浪的考验,洛阳桥依然坚固如昔,造福桑梓,无怪乎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
最梦幻—锦带桥
一个起雾的清晨,一名摄影师在台北大湖公园内,拍下了这座弯弯的圆拱像月亮一般圆润美丽的锦带桥。整个画面呈现淡淡的灰蓝色调,在缥缈的雾气和柔和的晨晖中,石桥那迷人的弧线倒映在澄澈的水面上,宛如绝美的水墨画,散发着宁静而梦幻的气质。照片被发布到互联网上,锦带桥借此在一次全球“仙境之桥”的网络票选中,一度稳居榜首(后摄影师主动退出比赛)。
锦带桥原是杭州西湖上的名胜,最早为唐代白居易所建,名曰“涵碧桥”。南宋时重建,并出现在名画家李嵩的《西湖图》(上海博物馆藏)中,被称为“湖山佳处”。明代在涵碧桥旧址重建,改名“锦带桥”并沿用至今。此处风光绝妙,妙在一桥沟通内外西湖。盛夏时节,乘船从桥洞进入内西湖,从万顷碧波渐入藕花深处,水天一碧变成了闹红一舸,那种清新与热烈,让人感受到天地间的蓬勃生机。倘逢细雨蒙蒙,雨珠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敲打着游船的雨篷,更添一种“锦带桥边听雨眠”的幽趣。清人许承祖诗曰:“波光山色渐模糊,锦带桥平入画图。约略前身是渔父,一竿双桨占西湖。”因锦带桥之美,各地纷纷仿造,如北京、台北及日本山口县之锦带桥皆是。
最精巧—芷江龙津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三宝(鼓楼、凉亭、风雨桥)之一,因可供行人躲风避雨而得名,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芷江龙津桥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之后在火灾、山洪和战乱中反复毁坏并修复。现在的龙津桥是1999年恢复整修的,桥长246.7米,宽12.2米,200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为世界最长的风雨桥。
龙津桥为中空式木结构廊桥,顶部有宝葫芦等装饰。两侧的桥廊有三层飞檐,桥上七座楼亭为五层飞檐,全部覆盖着青蓝色琉璃瓦,瓦下配以白色瓦当,远观近看都如闪烁着青蓝色光泽的龙鳞。桥身结构和谐,错落有致,廊下有亭,亭下又有廊。远观整座廊桥,翘角飞檐,势欲凌空,巍峨壮丽,气势恢宏。
此桥最让人称奇的是,整座廊桥上,结构复杂的无数廊柱、琳琅满目的木刻悬挂等,斜穿直套,纵横交织,居然没有使用一钉一铆等任何铁件,皆以质地坚韧的杉木凿榫衔接而成。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工程如此浩大、风格如此独特的建筑,“掌墨师”(即掌控墨线的师傅,传统修房造屋时主持全部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竟是当地两个乡间木匠—李秀清和邹小龙。在他们的指挥下,不仅工程完成出色,而且上百人施工,未伤一人、未损一物,据说连木榫头也没有浪费一个。如此精湛而高超的技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最动听—五音桥
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有一座七孔石桥,桥两侧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如果用木器敲击,依击打方位的不同,会听到五种金玉般的音声,有的低沉浑厚如钟鸣,有的清脆悠扬如轻敲木鱼,这就是我国古代声乐中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此桥因此被称为“五音桥”。
古人为什么要建造一座音声美妙的桥呢?有传说是清顺治帝病入膏肓之时,皇室商议为他建造陵墓,此时有人提议,皇上笃信佛教,爱听清音,何不在陵区建造一座“妙音之桥”呢?孝庄太后准从所请,于是就有了这座石桥。
据化验,桥栏所用的方解石是约含50%铁质的石料,当地人将这种石材称为响音石。但这种响音石是如何发出不同音高的呢?科学家们至今尚未揭开谜底。
最长石桥—安平桥
福建晋江市的安平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因桥长约五里,故又名“五里桥”。有学者研究世界名桥的相关资料后认为,安平桥有三个世界第一:最长的石桥,用石量最大的石桥,以及唯一因水势不同而采用三种桥墩的古桥。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是花岗岩石料构筑的梁式石桥,全长2255米,橋墩361座,桥板2308条(每块桥板长8—11米,重3—25吨)。这样浩大的工程,在古代简直难以想象。
单说这2308条巨型石板,究竟是如何运输并架设到桥上的呢?工匠们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方法,利用潮汐的力量,涨潮时用船运载石板,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的石板架在桥墩上,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的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但即便如此,安平桥依然历时14年才竣工。
再看桥墩,安平桥的桥墩有四方形、单边船形和双边船形三种样式。为什么要设计成三种形状呢?原因是安平桥跨越中亭港、西姑港、水头港等五个港道,水流有缓有急,港道有深有浅。设计者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和流向的不同,在水流较缓的浅海上设方形桥墩,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在一边水急、一边水缓的港道中,设单边船形墩,迎水流急的一头为尖形,背水流缓的一头为方形,以利泄水;在水流湍急、水面较宽的主港道,设双边船形墩,以减轻水流冲击。
1963年,茅以升考察安平桥后赞叹不已:“古人云‘闽中桥梁甲天下’,所以能‘甲’,就因为先有洛阳桥,后有安平桥。”
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每天上午九点,成森安准时出现在广东潮州市韩江边的汽艇上,将18艘汽艇连接成广济桥(又名“湘子桥”)中间的浮桥,傍晚再把浮桥拆除。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纪录片《湘子桥畔》)
八百多年来,广济桥的连接方式几乎从未改变,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东段和西段是梁桥,中段则是18艘船连在一起的浮桥。那么,为什么中段要用浮桥连接呢?
据潮州市文史专家曾楚楠介绍,韩江水流湍急,暗涌不断,江底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桥墩选址,因此桥墩的建造采取了从东西两岸向江心延伸的方法。从1171年到1228年,近十位潮州官员用了近60年时间,接力建造了23个宽度在6至13米之间的桥墩,并用坚固的木材在桥墩上架设梁桥。
随着两侧桥墩的不断建成,水位必然随之抬升,江心水流的速度提高,大大增加在江心建桥墩的难度。所以,在没有工程机械和动力设备的古代,只能在江心用船只连接成浮桥,白天浮桥连接供行人过河,晚上开启供船只通过,遇到洪水则断开泄洪。
二百年后,明代潮州知府王源在维修广济桥时,建楼台12座,亭屋126间,“曲栏横槛,鳞瓦参差,檐牙高啄”,装饰华美,世罕其匹,广济桥从此成为“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繁华商业街。1989年,新建的韩江大桥通车,广济桥结束了作为交通纽带的历史使命。此后,国学大师、潮州人饶宗颐等四处游说,阐明广济桥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最终经文物部门核准,由陈伟南、李嘉诚等海内外潮籍人士捐款,按照明代桥貌修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广济桥。
最早的“立交桥”—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是山西省太原市晋祠一个方形水池上的十字形古桥,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也是最早的古十字形桥。
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池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中34根石柱架起十字形桥面,桥面东西方向平坦宽阔,连接圣母殿和献殿,南北两翼下斜至水池沿岸,如鸟之两翼,整体造型如鸟儿翩翩欲飞,故称“飞梁”。此桥不仅外观和功能上类似现代的立交桥,而且其十字形桥面还起到了圣母殿前广场的作用,建筑设计之精妙别致,堪称巧奪天工。
此桥不仅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其建筑质量也十分过硬,目前整个梁架依然是北宋遗物。建筑学家梁思成赞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敦煌壁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