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连通的中国
2019-09-10隋意
隋意
中国多山多水,便也多了桥。完整的、残破的、雕饰精美的、形式朴拙的,各式各样的桥记载在翔实的典籍里,活跃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矗立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平直的梁桥、曳动的浮桥、凌空的索桥、曲润的拱桥,它们让中国连为一体,让出行畅通无阻,亦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辉,为锦绣大地平添几分诗情画意。
水上脊梁
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说:“人类从自然界中新生的桥梁得到启发,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以解决行的问题。”石器时代,先民从倒在河边的树木中得到启发,开始有意识地架设桥梁,材料就是自然界常见的树木。最初的桥梁结构简单,桥面平直,称为梁桥或平桥。从独木,到几根竹、木并列,再到石材的使用,梁桥的材料不断演进,形成木梁桥、石梁桥两种基本形式,亦革新出辅助吊杆梁桥、八字撑架梁桥、伸臂梁桥等多种桥梁结构。
木梁桥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桥梁类型,记于文献的最早的木梁桥是商朝时在漳水上建设的钜桥。到战国时期,单跨、多跨的木梁桥已在黄河流域普遍营造。1972年,在山东临淄进行齐国国都遗址挖掘时,在城壕上发现了梁桥遗址,桥跨八九米,城壕两岸地下还发现有桥台遗迹。
古代最著名的木梁桥当属位于汉中地区的渭水三桥。战国时,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水从秦国都城咸阳穿过,将咸阳分为渭南与渭北。秦昭王为沟通渭南的长乐宫和渭北的咸阳宫,下令在渭水上“造横桥”,即中渭桥。其桥“广六丈(秦制10尺为丈,每尺约23厘米,桥宽约13.8米),南北三百八十步(秦制6尺为步,桥长约524米),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梁”,桥梁有68孔,由750根木柱组成67个桥墩。汉代增建东、西渭桥。汉唐时期,渭水三桥是帝王将臣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汉高祖刘邦死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平定諸吕之乱,于公元前180年率群臣在中渭桥迎刘恒入宫即位;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出击匈奴,丞相刘屈氂为他祖道(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送至渭桥而别;唐武德末年(626年),突厥颉利可汗进犯至西渭桥之北,唐太宗李世民与其相隔渭水商谈,最后结盟于西渭桥上。
石梁桥由于材料耐久,相比木梁桥分布得更为广泛,尤以福建沿海一带最为集中。宋元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作为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其交通运输得到朝廷和当地商贾、民众等多方关注。当地大量大型石梁桥的修建,众多先进建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开创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并一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北宋时期,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商货云集、贸易繁盛,堪称“世界第一大港”。当时位于泉州湾洛阳江入海处的万安渡口水流湍急,每当飓风大作、海潮汹涌,“沉舟而死者无数”,给泉州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阻碍。建桥之事迫在眉睫。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卢锡、蔡襄等人带头筹建,耗时6年8个月,耗银1400万两,建成万安桥(又称洛阳桥)。万安桥不仅突破性使用直到近代才为人所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还应用和发展了尖劈形桥墩。此外,巧妙利用牡蛎的繁殖特性来加固桥基和桥墩(种蛎固基法),以及利用潮水涨落将数吨重的石梁架设到桥墩上(浮运架梁法),均开世界建桥之先河。
除万安桥外,福建还拥有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安平桥和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石梁桥的虎渡桥,均始建于南宋时期。安平桥,桥长801丈(约2070米),桥上筑憩亭5座,集合众商人之资,历时14年才建设完成。虎渡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200吨,如何将200吨的石梁架上桥墩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凡此种种,令人不由惊叹古人的建桥智慧与非凡成就。
联舟成桥
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一首诗,描写他乘车经过浮桥的场景:“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水波摇动,缆索摇曳,浪花朵朵,旗帜上绘制的鹢鸟搏击飞扬。浮桥随波上下的特点显现无疑。
浮桥常建于河面过宽、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较大的水域,一般用连接在一起的舟船或木筏代替桥墩,船艇固定于缆索上,或用锚锭固定于水底,上铺梁板作为桥面。由于施工迅速、造价低廉、移动方便、开合随意,浮桥在军事及民用方面有着特殊的用途。
历史上,黄河、长江上都曾架设过浮桥。春秋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秦景公的弟弟后子鍼因得宠而引得议论纷纷,担心其兄夺财害命,后子鍼于“蒲阪夏阳津”架设临时性的浮桥,带着“车重千乘”的财物逃往晋国。这即是黄河上架起的第一座浮桥(蒲津桥)。其后,黄河上又架起孟津桥、太阳浮桥等大量浮桥,并不断改建、重建。至唐代时,蒲津桥已改用铁索代替竹缆连接舟船,并在岸边埋入沉重的铁山、铁牛等来维系缆索,大大增强了其抵抗水流的能力,其形制一直沿袭到宋金时期,历经500多年不毁,可见古人在浮桥修建方面的高超技术。
而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则建设于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蜀地割据势力公孙述派遣大司徒任满、翼江王田戎领兵数万,在今湖北荆门、虎牙之间,利用险要的地势架起一座浮桥,“横江以绝水路,营垒跨山以塞陆道”。汉光武帝遣吴汉、岑彭领六万人率舟师直冲浮桥,因风纵火,攻下荆门,这座浮桥也随之烧毁。虽然公孙述所建浮桥由于未能防火攻而功败垂成,但浮桥在军事征战攻守中的重要作用仍可见一二。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派将领率兵十万攻伐江南,下令在安徽采石矶处的长江水面架设浮桥,一举攻下金陵(今南京);清代,太平军进逼成都时,沿江行军,浮桥居中,与两岸陆军并行,既阻断了清军两岸的联系,又将自身军队联结在一起,互相支援,纵横自如。
在民用方面,浮桥也常作为一种过渡手段,用以掌握一方水域的水文状况,为此后建设永久性桥梁积累经验。
虚空度索
唐代僧人智猛在《笮桥赞》中写道:“冰崖皓然,百千余仞;飞絙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寒气残酷,影战魂栗。”笮桥是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走在上面,宛若行走于虚空,峡谷深不见底,山风吹荡竹索,令人胆战心惊。因其惊险奇特,古代文人花了不少笔墨用以描绘过索桥的经历,如陆游曾有诗云“度筰(同“笮”)临千仞,梯山蹑半空”(《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翩翩翻翻筰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四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涎中”(《度筰》),可见索桥凌空之震撼。
索桥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常见。在崇山深谷、水流急涌之地,无法行舟架桥,隔水相望的古人发挥才智,想出用悬索的方式沟通两岸,不为自然的险恶所阻。索桥的材料有藤索、竹索、铁索之分。其中,藤索桥最为古老。徐霞客在游历云南龙川时曾见到东江上的一座藤桥,根据他在《滇游日记》中的记述,桥阔十四五丈(45—50米),以三四枝藤蔓系于两崖的树上,编竹于藤上,两侧横置竹竿作为护栏,桥宽刚刚可以放脚,“举足辄摇荡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
竹索桥,即智猛描述的笮桥,相比藤索更为坚固。在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上即架有一座竹索桥,横跨岷江内外二江。其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宋代以前称珠浦桥,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年)由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更名“安澜桥”。桥长500米,桥面有竹索10根,上铺木板,压板索2根,左右栏杆各置竹索5根,使行人可安渡狂澜。
相比竹索桥,铁索桥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又有了显著提高,且不惧烈日和风雨,更为持久。飞架在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宽、铁索最多的铁索桥,桥总长113.4米,净跨57.3米,宽3.7米,由18根重数千斤的铁索悬吊于两岸,上铺桥板。霁虹桥作为从四川西昌经云南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地,桥上曾馱队如织、蹄印纵横,将丝绸、蜀布、铁器等输往国外,又将琉璃、宝石、翡翠带入中国。因红军“飞夺泸定桥”闻名中外的泸定桥,亦是一座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由康熙帝亲笔题名,取泸水平定之意,立御制碑记。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铁锁组成,两岸高筑楼台,雄伟壮观,用以沟通大渡河两岸,是藏族与汉族交往的重要交通纽带。
长虹卧波
拱桥是我国桥梁史上较晚出现的桥梁类型,但其结构一经选用,便快速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具活力且最为普及的形式,并在世界桥梁史中享有盛誉。其在材料上有石、砖、木、竹之分,在结构上有单、双、多拱之分,在拱形上有五边、半圆、圆弧、尖拱、马蹄形等之分。整体造型优美,或若驼峰突起,或似新月出云,或如长虹卧波,与水中依依倒影、桥边景物建筑相映成趣。
拱桥最早的形象出现于东汉画像砖上。河南新野出土的画像砖上即刻有一座裸拱(没有拱上结构)图像,桥上有车,桥下有船。其后历经两千年的演变,石质的拱桥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桥梁类型,遍及全国各地,占现存石桥数量的近一半。
石拱桥中最为古老的就是闻名天下的赵州桥。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至十九年(599年),由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洨河(位于今河北赵县)上横空架起。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两端宽9.6米。在结构上,弃用以往桥梁建筑常用的实肩拱,转而采用世界首创的敞肩圆弧拱结构,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并使用并列砌筑法。这不仅减少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还节省出大量材料,从而减轻了桥身对桥基的压力,并以科学合理的结构避免了拱圈变形,整体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泄洪能力和稳定性。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赞誉“李春显然建成了一个学派和风格,并延续数个世纪之久”,并指出“李春的敞肩拱桥的建造是许多钢筋混凝土桥的祖先”。
赵州桥不仅建造技术高超,更注重整体造型的美观和桥梁细部的雕琢。其结构匀称,既合乎逻辑,又契合审美,相比西方古桥的笨重显得轻巧玲珑、壮丽秀美。唐代张鷟赞其远望宛若“初月出云,长虹引涧”。桥上望柱、栏板上雕有花卉和鸟兽图案,神态飞跃、形象逼真、雕工精湛,可谓技术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被张择端绘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是古代木拱桥的代表。它坐落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闹市区东水门附近,横卧在汴河之上。《东京梦华录》载:“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镬,宛如长虹。”虹桥采用独特的叠梁拱结构,横纵拱骨交错固定,架空形成拱形,全桥无支柱,宛若一道架在汴河之上的雨后彩虹。此结构据传是由北宋仁宗时青州的一个牢城废卒发明。北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度认为虹桥结构已经失传,在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已变为当时流行的石拱桥结构。近些年,经考察,发现浙江西南、福建东北一带有不少此类桥梁,当地人称为“蜈蚣桥”,确是经过演进的叠梁拱结构木拱桥。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桥梁的材料、结构、功用不断演进发展,既方便着人们的出行与交往,也装点着祖国南北大地。当历史的车轮从沧桑的古桥上驶过,那些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就成了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如今,桥已不止是以实体存在的构造物,更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与人沟通交往的纽带,“友谊之桥”“文化之桥”“和平之桥”正在世界范围内渐次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