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与发展研究
2019-09-10胡在铭
摘 要:如何构建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打造新经济增长极,是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跃升的关键。本文对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及运行机理进行梳理,并对河南区域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在体制机制构建、空间和产业布局优化、创新技术发展路线的确立等方面,为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与发展
实业兴邦,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计、强国之基。2008年金融危机警示世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回归制造、重构本国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欧美等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工业革命浪潮中,一国若能率先掌握制造业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便能引领时代发展,并跃升至全球制造业价值链顶端。反之,则会陷入经济衰退陷阱。河南作为中部六省先进制造业重要聚集地,是全国生产力布局中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作为制造大省,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先进制造业,是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为新型创新载体,对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网络,提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的分析
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是为了促进政府、产业和大学等先进技术创造者、转化者、使用者,通过相关制度安排,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技术进步的有效共享和产业化应用,其主要理论渊源来自三螺旋理论(Tripe Helix Theory)。在古代美索不达尼亚有一种三螺旋状的农业灌溉水利系统,用来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借鉴这种作为物理创新的三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经济领域的三螺旋创新发展理论,用以分析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传统意义上,政府凭借其自身特殊的社会职能,通过控制创新资金、制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区域创新系统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制度基础;企业则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将技术转化为经济绩效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同时,基于创新需求,企业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对技术创新提供也相应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发展实践中,大学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为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性研究。三螺旋理论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具体范式,其基本内涵是指政府、产业及以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依据市场需求,围绕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保持各自原有功能和独特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其他两个机构范畴的部分能力,从而构建起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三螺旋创新发展模式。使得政府、产业和科研机构在其独立初级机构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二级机构,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产业园、科技孵化园、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如图1所示,R所处的圆环代表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创新边界,G代表政府的创新边界,I代表产业的创新边界。該模式超越了传统上政府-大学、大学-产业、产业-政府等双螺旋模型,因其对区域创新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自提出以来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衷。
三螺旋创新理论可用于分析制造业创新中心运行过程中,政府、大学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静态角度来看,政府、产业和大学在创新中心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在保持自身功能边界、承担相应主体功能的同时,与其他两个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衍生出相应的三螺旋组合结构;其动态特征是,在某一时点,其中一根螺旋线为主驱动力,在支撑机构中起核心作用,随着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方的平衡会被打破,另外一根螺旋线可能会上升为主驱动力,代替另一支撑机构成为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三者交互作用,共同推进创新活动向前发展。
二、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模式:以美国发展经验为借鉴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图集合三方资源,构建“政府-产业-大学”协同创新平台,进而构建高效完备的国家制造体系。美国自20世纪制造业创新中心诞生以来,一度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并对世界制造业发展形成了较大影响。但其从自由主义发展模式跃升至三螺旋创新发展模式也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
(一)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模式演进
二十世纪初,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最初阶段,即所谓的自由主义创新发展阶段,美国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并不高,很多协作机构与变通科研机构差别不大,政府、产业和大学各自保持较强的边界功能,主要体现在政府提供项目资金和制度基础,产业提供产品,大学提供人才和基础性研究(如图2-A所示)。产学研三者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合作关系,与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还有很大差距;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第二种模式为干预主义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在“政府-产业-大学”三者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产业和大学则居于从属地位,只能依赖政府所提供的制度框架下发生联系(如图2-B所示)。在此阶段,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企业和大学则沦为政府的下属部门;二十一世纪,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已接近第三种模式,即三螺旋创新发展模式,该模式在制度安排上科学界定了政府、产业和大学三个创新主体的关系(如图2-C所示),三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此模型下,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构建,整合了包括政府、企业、学界及其他相关社会资源,构建起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引导产业创新需要,激励科研机构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相应研发项目,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构建起制造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二)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体间关系优化
依据三螺旋理论,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突破了传统上二者的合作共生关系,在试点基础上协同性日趋强化,各点之间互相支持、相互作用,逐步构建起国家创新网络。随着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不断发展,政府、产业和大学三大主体间的关系也不断得到优化。
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在自由主义创新发展阶段,对于政府的角色定位是直接参与还是政策引领,在实践中并未严格加以界定,政府对于产业和大学,要么是支持力度不够,要么是过度干预。但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联邦政府的定位越来越清晰,逐渐从媒介者向主导者、引领者的角色转变。通过提供创新资金和创新制度,整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
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得到释放。在整个创新生态体系中,企业最贴近市场,对市场的反应最为敏感。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满足企业和市场最为迫切的技术需求,推动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对于企业而言,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在承担既定创新投入的前提下,共享创新技术成果,在获得相应创新回报的同时,也培育企业内部的创新团队,进而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大学的创新资源得到了利用。大学拥有深厚的创新资源,能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相关基础性研究,并提供创新人力资本支持。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大学作为重要主体之一,为大学的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同时,借助其在创新中心的主导地位,通过相关企业的市场分析平台,不断提升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推动创新成果及时向市场转化。并在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为大学及相关创新人员提供相应的研究方向引领和科研资金支持。
(三)美国制造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
美国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聚集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成员公司等多个主体,各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创新,构建起一个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美国现有13个国家级制造创新中心,涉及信息产业、电子制造、生物技术等多个方面,其创新中心创建的目的在于,针对某一具体产业的创新需求,结合商业化技术市场发展,研发相应的制造技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笔者对美国13家创新中心的基本概况进行整理,其区域分布为,五大湖工业区及东北部占了12家,西部地区仅有一家。
东北部地区作为传统工业区,曾被称作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其在推動美国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底特律、芝加哥等大中城市的发展。但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发展中国家成本冲击和全球价值链的调整,美国东北部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下降,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旨在振兴东北部的传统制造业,重构美国制造业在世界的竞争优势。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多分布于东北部传统工业区,其空间布局的战略考量在于,将创新中心贴近市场,沿袭市场需求的创新思路,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支撑和引领相应的技术创新,并及时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的市场竞争力。例如俄亥俄州,其传统产业橡胶制品,随着美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衰退曾一度陷入困境。但随着该州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成立,通过链接产学研,吸引优秀的聚合物研究人才,实现了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技术,带动当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了昔日的行业竞争优势,目前已领跑全球特种化工行业。
三、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现状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中高端跃升的内在要求。河南制造业以《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领》为指南,对省域内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发展做出具体规定,以加强对制造业的指导和支持。
(一)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现状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2018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三的是广东、北京和江苏,其中,广东继2017年超越江苏领跑全国后,2018年继续蝉联全国第一,北京则在2018后超越江苏,位居全国第二。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表示,2018年各省市的创新能力相比上一年均有所提高,且排名变化较之以前更为显著,在全国创新发展浪潮中,过去10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创新能力分布格局正在被打破。
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较上一年有所提升,但在全国的排名与上一年相比并未变化,依然是第15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居中等水平。近年来,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一直在中等水平左右徘徊,始终未能形成实质性突破。不仅创新能力偏低,且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河南双创蓝皮书》显示,2018年,排名第一的郑州市综合得分超过90分,而最后一名的城市得分仅10分左右。笔者利用灰色关联法,选取相应的创新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指标矩阵,以灰色关系顺序对各地市的创新能力排名进行实证分析。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息不完备的研究对象,通过已知信息,对不完备的信息进行量化,并通过分析系统统计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来比较其相似度。曲线越接近,相似的序列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据此测算18个地市创新能力关联度表,以此作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高低的指标。计量结果如表下表所示。
(二)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进程
为应对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变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出台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旨在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河南也先后采取了一列举措,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其一,基本认定条件。相关文件规定,制造业创新中心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的股份制公司,其中心任务是向省域内全行业提升产业前沿和共性技术开发,且近五年科研成果达到一定水平;其二,创新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运用财政手段,大力支持创新中心发展。创新资金扶持政策主要有财政、税收、金融三个方面。政府列出专项资金,对创新中心的研发投入给予相应的补贴,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费、固定资金折旧费等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增加融资渠道、创新风险分担等方式,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金融支持力度。
截止2019年1月,已确立培育省级创新中心19家,其中有4家已通过认证。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实施方案显示,凡被确立为创新中心培育单位者,培育期内按创新设备年投入资金30%的标准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对被认定为创新中心的相关单位,以项目支持建设的形式,对年度内产生的技术引进费用和创新设备费用,以30%的比例、且不超过5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晋升为国家创新中心的单位,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文件归纳整理所得,表中“备注”一栏标有“▲”者为2017年10月第一批确立建设、且已于2019年1月通过认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标有“Δ”者为2017年10月第一批确立建设、但目前尚未通过认证的建设单位;“备注”一栏未做标注者为2018年12月第二批确立建设单位。
(三)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空间分布
上文中,笔者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南各地市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其在数量上的不均衡性非常明显。为了更为直观地分析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笔者利用表1数据,通过统计软件Geoda绘制出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图。空间分布图表明,各地市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集聚性可以概括为:郑州市为第一梯队,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阶段;洛阳、新乡为第二梯队,该梯队所属地区创新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创新环境较好;其余地市属第三梯队,创新活动主要以技术的消化吸收为主。
在贯彻《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领》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相互促进。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省域层面上,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布与河南省区域创新带高度相关,也是以郑州为核心,沿着新乡、郑州、洛阳一线展开,并由这创新带向周边区域展开,如图6所示。
四、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7年以来,河南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对申报单位的研发能力、行业竞争力、商业化能力及相关软硬件设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创新中心在组织运行架构、创新风险分担、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也做了具体规定,创新中心自确立到认证,运行效果良好。但与欧美及东南沿海等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相比,无论是宏观发展架构还是微观运行机制,都亟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加强创新体制改革,完善創新生态系统
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终极目标,在于聚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链条,实现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这一“惊险跳跃”。创新中心建设应结合地方实际,围绕产业链的研发布局构建相应的创新链,把创新中心打造成兼容并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载体。但目前,河南对创新中心的体制定位仍不够明晰。一方面认定制造业创新中心为独立法人,但另一方面,对于其从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有关共性关键技术及前瞻技术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其组织公益性尚未明确的体制保障,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新主体、尤其是牵头企业的积极性。再者,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有待优化。创新实践活动,客观上要求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创新需求一致,才能保证协同创新效应最大化。但实践初期,各创新主体的沟通交流、风险分担、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各主体创新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尚未实现创新合力最大化。亟待从机制体制上大胆突破,进一步加强跨区域、跨行业创新资源的整合。在此过程中,居于创新主导地位的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创新中心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财政税收、科技市场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配套改革,着力建立完善“协同配合、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创新中心运行机制。
(二)优化创新中心布局结构,提高创新辐射能力
目前,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主要沿新乡、郑州、洛阳、南阳这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区域经济带展开,其创新辐射能力有限,对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市带动作用不强。此外,其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河南应逐步摆脱传统制造业的束缚,结合传统农业大省的发展实际,找准区域比较优势,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布局上,选择好战略重点,将农业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市纳入到创新生态体系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在工业领域,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及珠江三角区、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成功经验,发挥在信息化产业、高端装备、冷链与食品加工三大领域的后发优势,通过升级新冶金材料,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争取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并逐步扩大区域竞争力,将局部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推动河南省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跃升。
(三)规划创新技术发展路线,提升创新中心源动力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宏观定位在于服务全产业领域,突破区域内相关行业的技术瓶颈,进而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但从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遴选条件可以看出,其侧重于遴选对象的经济实力、行业影响力及科研水平,对行业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在顶层设计并未突破传统制造业的基本架构。客观上,这也是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但在外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制造业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必须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沿着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图,设定创新中心自身的发展路径。
结合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经验,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应逐步探索自身的技术路径范式,提升创新中心源动力。首先,应站在产业发展的技术前沿,结合全行业领域的创新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研发的市场价值和理论价值,确定未来的研发方向;其次,在确定创新研究方向之后,应依托董事会组织各创新主体成员单位,通过公开招标,征集最优技术开发方案,以避免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机构干预而导致研究方案不切合产业发展需求。研究方案形成后,由董事会组织开发,并接受各主体成员的监督管理;最后,在技术开发完成后,创新中心应积极推动成果的市场转化,以形成新的产品竞争优势,进而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五、结论
综上所述,美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振兴东北传统工业区,依据三螺旋理论创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聚集产学研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并结合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进而引导整个产业转型升级,重构了美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当前,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借鉴欧美制造业发达国家,及珠江三角区、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成功经验,在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上,将创新中心的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与河南省传统优势相对应,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并争取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并逐步扩大区域竞争力,将局部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以推动河南省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跃升。
参考文献:
[1] Henry Etzkowtz, Chunyan Zhou. Regional innovation Initiator: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 Various Triple Helix Models[C].Singapore Tripe Helix Conference VI,May 2007.
[2] 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国家创新模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3] 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4] 刘涛,曹广忠.北京市制造业分布的圈层结构演变[J].地理研究,2010,29(4):716-726.
[5] 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实方案的通知[EB/OL].(2017-04-18)[2018-03-10].http://www.xcsgxj.gov.cn/rdzt/014001/20171010/726b7fd6-765-4078-81f3-6a2bac411348.html.
[6] August Losch.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Translated by Wang Shouli.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10,10.
[7] 劉涛,曹广忠.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与建设研究[J].上海经济,2018,(1):;005-017.
[8] 刘金山,曾晓文.技术创新的多螺旋模式研究[J].美国研究,2018,(2):50-67.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8B08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J06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DJH-305)
作者简介:胡在铭(1976- ),男,河南信阳人,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