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与身受:初中历史教育情感引导路径探讨
2019-09-10刘中猛
刘中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称为情感目标,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本文试图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一课为例,从情感内生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
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布鲁姆把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和性格化由低到高的五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含不同的亚水平(见表1),描述了受教育者从引起注意到内化的情感目标实现心理机制。
我国学者卢家楣教授以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生情感发展乐情、怡情和融情三个维度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2]三个维度又分为四个不同水平的层次(见表2):
卢教授进一步提出教学内容情感性处理策略,包括心理匹配策略和超出预期策略的第一类策略,展示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诱发情感策略和赋予情感策略的第二类策略(见表3):
第一类主要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发其对学习内容积极性,一般在课堂教学之初产生作用。第二类主要用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引发其对教学内容各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一般在课堂教学中间发生作用。
情感目标理论研究表明,受教育者情感生成是由低到高逐次上升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开发教学内容中含有的隐性和悟性等因子。由此,就历史学科而已,探讨情感目标有效实现路径,推动学生情感由接受的初级阶段上升内化为性格化,全面落实党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中学历史教学理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
在教育实践中,老师非常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但更多还是侧重于以具体史实的阐述,通过外在历史情境输入情感,促进学生接受和信奉。如有老师在《科技文化成就》第一子目“两弹一星与漫步太空”的教学中,首先叙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升空,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事迹的基本史实,并说明“两弹一星”研究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可贵精神品质。老师通过这一系列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崛起和强大,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本课教学内容内含显性的情感因素,老师的上述教学设计符合情感目标理论。教学采用“展示情感”的策略,通过“两弹一星”等基本史实的陈述和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影响学生的内在心理,促使了学生情感从接受、反应到价值的评价(布鲁姆情感目标分类),或从接受、反映到感受、感动、感悟和感化(卢家楣情感目标分类),陶冶了学生情操,达成了情感目标。
然而上述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两弹一星”等较为宏大的基本史实叙事,以外在知识信息与情感输入,刺激学生内在心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反应,实现情感目标教育。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微观叙事,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内生,形成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从而达成情感目标呢?
事实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早已明确“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教学设计不能仅仅停留于通过历史基本史实叙述让学生感同,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能够身受。对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4]民国时期蒋梦麟在谈到历史教授时,提出“何以使儿童适于负担先世之功业乎?何以使儿童适于利用人类之经验乎?何以使儿童之思想感情意象三者之中,得存有显明灵活的一幅图画,如先世所经过之危险竞争灾祸胜利,儿童受之,得若身历其境乎?”[5]指出了联系现实生活,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开展历史教学的原则。顾颉刚在谈及中学历史教授方法时也认为历史教学要“从他们的所知入手,对他们说些他们所能了解的东西”,“把历史的事迹和现代的情形相比较”。[6]
就《科技文化成就》一课而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将我国现代科技文化成就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讓学生既身同又感受到祖国科技文化成就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从而激发情感的内生,实现情感目标的内化。
三
这里仅就《中国科技文化成就》一课的“杂交水稻”和“青蒿素”为例,说明以情感内生为视角的教学设计。
(一)杂交水稻
教师首先概述粮食一直是困扰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之一。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85.5公斤,人均416斤。到1952年粮食亩产也才88公斤,人均560斤。就世界范围来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饥饿与营养不良是威胁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现在,世界上有9.25亿营养不良人口,即每7人中就有一个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解决粮食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设计意图:通过粮食情况基本史实的陈述,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面临的粮食问题,感受解决吃饭问题现实需要和紧迫感,初步形成“接受”层次的情感目标。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口述文本或录制的视频材料:祖父母当年遇到怎样的饥饿。
学生1:祖父说,他们那个年代粮食亩产很低。玉米最多200-300斤,小麦最好收成时也就200多斤,红薯一般800-900斤。
学生2:听祖父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大多吃不饱,常见的食物是玉米稀饭、红薯。或者是红薯晾晒后的红薯干、片,甚至是红薯的叶子、槐树花浸泡晾干后做出的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对长辈生活经历的了解,感受粮食问题的严峻形势,为体会接下来学习袁隆平超级水稻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做好心理铺垫,进一步实现“接受”层次的情感目标。
教师讲授:建国后党和政府就致力于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科研方面,袁隆平团队聚焦超级水稻研究,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1976年至1979年,杂交水稻在我国累计种植面积达19亿多亩,增产近2000亿千克,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陈述袁隆平团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基本史实,让学生与之前中国粮食亩产和世界饥饿问题形成反差,从内在心理感受超级水稻的成功研究对解决中国吃饭问题,乃至世界饥饿问题的重要价值。实现“反应”层次的情感目标。
教师布置思考问题: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大家联系本课标题,想一想这其中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课堂小结探讨科技的积极作用,实现“价值的评价”、“组织”和“性格化”层面的情感目标做好准备。
(二)青蒿素
教师首先叙述疟疾致病原因和建国之初疟疾流行的严重现实。疟疾是被带有子孢子的蚊虫叮吸、输入带有红内期疟原虫的血液引起的病症,俗称“打摆子”。建国初我国有疟疾病人约3000万,全国有1829个县流行,占当时总县数的70%-80%。直到1982年,全国疟疾发病仍有204万余人。接着教师说明呈现史料,说明疟疾的症状(史料略)。
设计意图:通过疟疾致病原因与症状、建国初期疟疾流行简况基本史实陈述,学生能够了解控制疟疾传染和消灭疟疾的严重形势和艰巨任务,实现“接受”层面的情感目标。
教师接着组织学生介绍祖父母、父母等长辈的切身经历,说明疟疾发病情况和危害。
学生1:祖母说,她那个年代农忙时“打摆子”是常见现象,农村会用土方法治疗的村民有时都忙不过来,“打摆子”的人太多了。
学生2:听外婆说,她们村那会儿“打摆子”的人也很多,发病的时候忽冷忽热的,持续两三天,严重的也有病死的。后来政府发放奎宁,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生。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了解长辈抗疟疾的实际生活經历,学生能够体验疟疾严重的威胁曾就在身边发生,影响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进而促动情感内生,实现情感的感同与身受,初步达成情感目标的“接受”和“注意”、“兴趣”和“热爱”。
然后教师以疟区之一的江汉平原湖南零陵县史料予以进一步说明疟疾流行的危害(史料略)。同时指出疟疾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公布,2016年全世界共发生2.16亿例疟疾,有44.5万人死亡。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疟疾流行惨状相关史料,学生进一步产生控制疟疾流行的紧迫感,加强“接受”和“注意”、“兴趣”和“热爱”的情感,为下面实现“价值的评价”、“组织”和“性格化”情感目标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与大力推广。据世卫组织官方网站称,治疗最有效的抗疟药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
设计意图:通过屠呦呦团队研究发现的青蒿素,为解决饱受疟疾困苦的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带来了福音,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叙述,学生感受科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从而初步情感目标的“价值的接受”和“信奉”。
教师留下思考问题: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发现,为抗疟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上一个思考题和本课标题,思考这其中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什么呢?
设计意图:为课堂小结探讨科技的积极作用,实现“性格化”情感目标做好准备。
课堂小结。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前面布置的两个思考题,并归纳总结:从我国的两弹一星和漫步太空,到袁隆平科研团队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再到屠呦呦的药学团队发现青蒿素,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在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邓小平同志多次论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他在1978年和198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时再次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的十四大肯定了这一论断,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讲话时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身受建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除了本课提及的这些科技外,同学们还感受到哪些科技给国家发展和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变?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设计,既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示科技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变,也以“微观叙事”般的说明,从学生身边和生活切入科技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感同与身受体验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从而促进学生情感内生,在教学之初“接受”、“反应”和“价值的评价”情感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情感高级目标“组织”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的实现,亦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的责任感。
【注释】
[1] 杨治良,郝兴昌主编:《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第352页。
[2] 卢家楣主编:《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3]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4]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周蕖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289页。
[5] 蒋梦麟:《历史教授问题之研究》,载蒋梦麟:《过渡时期之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270页。
[6] 顾颉刚:《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商榷》,《教与学》1935年第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