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2019-09-10冯汝汉陈平

初中生写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补题命题作文文题

冯汝汉 陈平

半命题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一种训练形式。在笔者统计的2018年122个考区123套共132道作文题中,半命题作文28道,约占21.2%,与2016年、2017年所占比例19.9%、20.1%相比,半命题作文仍在“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半命题作文的类型

一、无提示补充型,即没有任何明显的限制语与修饰语,命题人只给了试题的一半,另一半需要考生根据已给出的部分,分析试题需要补充的内容范围。譬如四川南充题《一次的选择》、甘肃武威题《唱给的赞歌》等。该类文题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考生宜选取与中心相关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体验、思考、发现来入题行文。

二、供选补充型,该类文题在题干中给出了可供填充的词语,让考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素材筛选出适合自己表达的相关内容填写在空白处,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需要说明的是,所给的备选词语都是提示性的,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从备选词语中选取,也可以根据另一半试题所指意向以及备选词语的样式,按照自己的行文思路另外补充。譬如南京题《在2018》(选文学名著的一个人物填写)、四川巴中题《让我如此美丽》(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等。此类题限制了写作的范围与内容,题目供选会导致不少考生选取相同文题,因此要想脱颖而出,同学们就得读出文题背后的深层的立意导向。

三、材料补充型,就是指在题目的前面或后面给一段文字材料,考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按照题目所表达的另一半意向,提炼或选择合适的词语对题目进行补充使其完整。这类试题所给材料虽然不同,但都力求达到一个目标,就是让考生写生活中的事情,写成长体验的过程,写人生感悟。譬如重庆A卷题: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题目:的你,的我。文题前的材料从多个维度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有立意的启发,还有选材的帮助,唤醒学生的写作经验,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相比前两种文题形式,材料补充型文题显然增加了难度,因为需要考生首先理解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提炼出适合自己写作的词语补充题目。

半命题作文的应对方法

预测今后中考,半命题作文所占的比例仍有可能呈上升趋势,同时体现出下面几个特点:

其一,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作文进一步强调自我,关注个性,会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半命题作文试题很可能仍要写“我”,甚至在字面上干脆就把“我”安排在半命题里。

其二,形式多样,追求创新。半命题作文与提供材料、提供话题相结合,会使今后的中考作文命题更多样、更多彩。

其三,审题难度还会降低,同学们写作中出现完全离题的情况将会减少。

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半命题作文的应考技巧就是将半命题变为全命题的“补题”技巧,而“补题”之关键在于审题。

首先,仔细审题明要求。要审读文题,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再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掌握正确理解题意的方法:

一要明确有关文章体裁的要求。有些半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如四川南充题《一次的选择》是叙事性的记叙文,湖北鄂州题《我不再》是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深圳题《我和深圳的细节》则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并且在构思中努力突出选定的文体特征。

二要明确选材、中心、感情等要求。如贵阳题《这一天过得真

》,要求从“快”与“慢”中任选其一填入标题横线处。动笔前要注意作文提示与要求:“这一天”限制时间,“过得”限定了过程,“真”突出了重点,“快”与“慢”强调心理状态等。这道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每一天,注重真实体验,书写成长中的多种感受。

三要明确填词拟题的要求。尤其是供选补充型文题,只能用提供的词语补题作文。如北京题《,让我心生敬意》,规定补题只能从“古迹(圆明园除外)”或“文物”中选择,其中明确“圆明园除外”。如果考生选择圆明园写作,即使写得非常好,也只能不及格。

其次,拓展思维巧补题。半命题作文关键是补题,补题要以“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想方设法,扬长避短,补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要顺着一定的原则去思考、操作,要明确待补内容大概范围,扬长避短,迅速在脑海中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件。补题时,我们可能会想起好几个内容,这时需要把可选的都迅速在脑子里“过滤”一遍,选填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

譬如重庆A卷《的你,的我》这个题目,要补充你最想说的内容。有位考生的父亲平时总是听“我”没完没了地问问题,偶尔用简洁的话回答“我”,而“我”知道,沉默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父亲的沉默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于是将题目补充为《沉默的你,爱问问题的我》,心中的情思和对父亲想说的话一时间像泉水一般涌出来,于是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应试佳作。

半命题作文的雷区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笔者在历年中考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补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自我命一半题”的有利条件,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误区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的“军”,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补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概率相当高。譬如甘肃武威题《唱给的赞歌》,不少考生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按照同样的思路把题目拟为《唱给老师的赞歌》,这个题目很难写出新意。

二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譬如有些考生针对四川巴中题《让我如此美丽》补題为《大自然让我如此美丽》《人生让我如此美丽》等,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是脱离文题,我行我素。有些考生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却抛开题目,任意作文。譬如面对考题《因为有,我更》,有位同学拟题为《因为有个性,我更美丽》,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考生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个性,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前车可鉴,这些问题务必请同学们注意。

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全命题作文。掌握了审题、补题技巧,然后遵循全命题作文的基本程序,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构思行文,定能写出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的考场佳作。

猜你喜欢

补题命题作文文题
初三
“补”出一片精彩来
“补”出一片精彩来
初三
文题
例谈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
文题
文题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法例谈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