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中国百年历史的战地记者

2019-09-10郑学富

党员生活·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镇海于右任台儿庄

郑学富

蒋思豫191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名门世家,1933年进入复旦大学求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蒋思豫投笔从戎,加入了救国行列,先在武汉第三战区驻京办事处工作,后随李公朴去太原,在山西民族大学当教干。

战地记者穿梭在烽火战场

1938年日寇攻陷太原,蒋思豫返回武汉到郭沫若为厅长的政治部三廳任宣传干事,兼任《中国青年》编辑和《中央日报》《扫荡报》记者,当时这个政治部的副部长是周恩来。蒋思豫后来回忆说:“周恩来有时主持每周一的孙中山总理纪念周,周先生也谈三民主义,也谈国共合作,主题是一致抗日,力争最后胜利,他的一片真情诚意博得众人的崇敬。”做周恩来下属的这段经历,对蒋思豫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打响后,蒋思豫陪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新华日报》记者陆怡,前往台儿庄前线采访。在徐州,他见到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协助李宗仁指挥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李宗仁告诉他们:“台儿庄前线之战异常激烈,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坚守台儿庄,伤亡惨重。我已电令汤恩伯的第20军团南下,夹击日军,建议你们到第一线采访。”

从徐州到台儿庄有五六十公里,每天都有军车来往,搭车很方便。第二天上午,他们拿着军委会颁发的战地记者证,搭车到达第20军团司令汤恩伯的指挥部。

汤恩伯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山村里,当蒋思豫一行到达汤恩伯的指挥部时,只见屋内桌子上摆了十几部电话。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汤恩伯却穿着单衣,一会儿接一个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后来,范长江、陆怡要到台儿庄前线采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蒋思豫留在了汤恩伯的指挥部。因此,蒋思豫写报道的很多第一手材料,都来自汤恩伯的指挥部。

蒋思豫还亲历了武汉保卫战。他多次钻进战场的散兵坑里采写新闻,把沾着战场泥土和血迹的报道发出去,向外界介绍战况,鼓舞全民抗战。

蒋思豫在采访中曾多次遇险,他回忆,老百姓不顾生死,都跑出来看国军飞机和日军飞机空战,记者们也置身其中把生死置之度外。还有一次在重庆采访,恰遇日军飞机来狂轰滥炸,两个同事因为躲闪不及,相继被炸死,不远处的蒋思豫则幸运躲过一劫。

与宋美龄干女儿结缘

徐敏蕾出身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据她介绍,当时镇海的半条街都是徐家的,徐家在当时是镇海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徐敏蕾天生丽质,自幼聪慧伶俐,端庄贤淑,在镇海度过了童年生活。

抗战爆发后,徐敏蕾随家人迁往重庆。1941年,徐敏蕾在重庆一所中学上学,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到学校视察,年轻活泼的徐敏蕾大胆地走近宋美龄,宋美龄见她很可爱,又了解到徐敏蕾是宁波大户人家的女儿,与蒋介石是同乡,就认她做了干女儿。

此时,蒋思豫被公派到重庆北碚区的复旦大学学习,后又考入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部的财政研究学会,再转入国民政府粮食督导司等机构任职。

这年4月8日,由宋美龄做婚姻介绍人与证婚人,蒋思豫与徐敏蕾在衡阳乐园大酒店结为伉俪。徐敏蕾开朗贤惠,后来在蒋思豫因历史问题被关押的25年里,她靠做教师及变卖家产,把几个儿女拉扯成人。

拜于右任为师

蒋思豫曾回忆:“在武汉任政治部三厅宣传干事时,上呈给蒋介石的行文由我誊写,我就当作书法练。”并利用机会向在重庆的沈尹默、伍蠡甫等书法大家请教,更与潘伯鹰、傅抱石频繁往来,切磋书艺。

1945年起,蒋思豫任国民党贵州省党部秘书室主任、候补执行委员兼贵州省政府顾问。此时任国民党贵州省党部主任委员的周伯敏是于右任的外甥,书法得于右任嫡传。他与蒋思豫是复旦大学校友,又同好于体书法,关系密切。经周伯敏推荐,蒋思豫的品行、书艺得到了于右任的认可,成了于右任的私淑弟子,并举行了拜师仪式。

蒋思豫的于体书法此时已练到一定火候,于右任曾对他说:“你的字可以过关啦。”但蒋思豫认为自己的书法与于右任的境界还差得很远。考虑到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蒋思豫便刻了一方“三原门下”的闲章,把于右任作为自己的终生楷模。

蒋思豫一生研习于体,其草书直追于公笔韵。他的篆书隶体,也均有不俗功力。

1948年秋,江苏第一绥靖区司令部调蒋思豫为高参(少将军衔),并兼任高邮代县长。蒋思豫回忆说:“目睹国民党大势已去,在高邮我曾放了70多名在押收监者,其中有中共地方领导人多名。后来我乘江苏省政府的撤退专列时,遇到省主席丁治盘和老友方元民委员,他们劝我不要去台湾,我就留了下来。”

闲云野鹤笔墨为伴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蒋思豫被华东公安部以“战犯”名义逮捕入狱,关押在安徽劳改农场。在农场工作时,蒋思豫任《新生报》主编,还负责出墙报。1976年,作为第三批特赦人员,蒋思豫回到夫人徐敏蕾的故乡宁波镇海的家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2014年夏天,我们在镇海一处普通的居民楼里采访了徐敏蕾。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旧楼房,家具是陈旧的,墙面有些泛黄,门板十分轻薄,有一些房间仅用旧棉布当门帘。眼前的这位老人尽管历经坎坷和生活艰辛,面容依然红润光泽,眼神清亮,说话气息依然高亢饱满,慈眉善目,看上去不像90岁的老人。徐敏蕾热情地招呼我们,告诉我们说:“老蒋出狱后,闭门谢客,捧壶品茗,研习书法。”

在位于镇海的蒋思豫艺术馆,我们见到了蒋思豫。晚年的他,与书法为伴度过了宁静而幸福的岁月。他曾任宁波市民革顾问,宁波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又是市、区政协画院顾问。

蒋思豫一生跌宕起伏、曲折传奇,对人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旷达洒脱,他说:“我是一个被历史遗弃或被淘汰的闲云野鹤,一生无所作为的糟老头。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何不笑看门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

2013年4月16日,蒋思豫的书法展引起四海关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副主席蒋孝严为书法展题词。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会长邓中哲在开幕式上讲话称:“他是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人,他的人生轨迹也是苦难中国百年的缩影。”

文化名家余秋雨在书展的《序》中说:“我与蒋先生算得上是‘宁波大同乡’,但在辈分上,我应该秉持恭敬,能表述的,只是一种自豪。自豪于家乡的一种生命、一种书写,居然把乱石嶙峋的百年长途全然穿过,让后人知道何谓短暂,何谓久远,何谓高畅,何谓低下,何谓从容,何谓匆迫。”

2016年1月9日,蒋思豫在浙江省宁波市龙赛医院去世,享年102岁。目前,徐敏蕾在儿孙的照顾下,幸福地安度晚年,她的大儿子在美国从事科技工作,小儿子是宁波市政协委员、企业家。

摘自《莫愁·天下男人》

猜你喜欢

镇海于右任台儿庄
于右任逃学
蒋子轩 鲁彦威 嵇勤哲
台儿庄古城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于右任维权
一个人远行
《遇见另一个台儿庄》展示不一样的台儿庄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
于右任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