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社团我做主”

2019-09-10费春燕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开发

费春燕

摘 要:社團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个有效方式,“我的社团我做主”——让儿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儿童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实施者,我们的社团活动开展起来才会更有趣、更有效,才能真正有益于儿童的成长。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30-01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课程应该是人本性的、经验性的、生活性的,课程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本身,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经验的重组与改造,课程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经验的现实生活,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才是起点、才是中心,才是目的,一切教育都应该为学生服务。”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论”等一系列理论都在提醒我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有儿童参与,没有儿童参与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都是意义不大的。基于对以上理论的认识,所以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依据交往原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的让儿童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个环节。

1.目的——让儿童在社团中提高交往能力

学会交往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形态,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接纳与分享,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达成学生知识、智慧和整个人格生成的教育目标。

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说,学生听,大家交流,有些儿童的参与度很高,但是,有些儿童在课堂中,基本是自给自足,只负责听老师说、听同学说,很少参与到课堂的交往中,他们的交往能力是有所欠缺的。

而我们让儿童参与社团活动的开发和实施中,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准备,再到进行教学,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个过程就是儿童交往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对于“小老师”来说,他需要把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同学,就必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这就让我们的儿童从“自给自足”地听,慢慢成长为“八面玲珑”地与人交往。

2.策略——把权力交给儿童,锻炼自我,提升能力

“我的社团我做主”不仅要把社团这块阵地交给儿童,更要把如何实施课程的权力交给儿童。社团活动的主题、执教者、活动形式,都应该由儿童参与讨论决定和实施。

(1)老师:多种产生方式

班级社团活动每周一次,人人都可以是学习者,人人也都可以是授课者。那么,怎样选择出每次社团活动的“小老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产生方式。

第一,毛遂自荐。每个儿童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给全班同学展示什么,可以教授全班同学什么知识,可以指导同学做什么手工……他们是最了解自己的,所以儿童的“毛遂自荐”是社团“小老师”产生的第一方式。

第二,互相推荐。班级的儿童一起学习生活,特别是志同道合的儿童会形成一些小团体。他们之间是相互了解的,清楚知道哪位同学的特长是什么。所以,儿童之间的相互推荐也是“小老师”产生的一种很好方式。

第三,家长推荐。每一个儿童上了什么艺术课,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家长对此肯定是比较了解的,所以通过班级群让家长推荐儿童当“小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教师选择。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都会细心观察每一个儿童,对于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老师选择“小老师”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准备:内容和心理双准备

每次社团活动的“小老师”选出后,教师需要督促并协助儿童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第一,儿童需要确定社团活动时教授给全班同学的内容。知识性的内容需要请家长协助做好ppt课件。展示性的内容需要请家长协助准备好音乐、背景、道具等。操作性的内容,儿童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成品,然后将制作过程做成ppt课件,提前通知班级的同学准备好材料。

第二,儿童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提前找“小老师”交流,让他能够从学习者的角色转换成教育者的角色。知道作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区别,才能更好的给同学们授课,更好地展示自我。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社团活动有效的开展,“小老师”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儿童展示的主场

社团活动时间就是“小老师”的主场,“小老师”首先揭示主题——本次社团活动需要教同学们什么内容,然后进行教学。知识性的内容“小老师”可以通过ppt课件进行演示,配合语言描述教授。操作性的内容,“小老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演示操作过程,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同学身边,手把手的指导。动作型的内容,“小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带出教室,在操场进行教学。

(4)反思:让自己更优秀

一次社团活动结束,这位“小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不管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他肯定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指导“小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能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自己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小老师”以后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让儿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是对课程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我们一直认为,儿童的能力有限,凡事都做不好。但事实告诉我们:每个儿童心中都有一粒种子,一旦被唤醒,他们就会以茁壮的方式,成长为属于他们的姿态。作为教育者,只有充分相信儿童,给他们一个施展的舞台,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因此,让儿童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来,让儿童在社团活动中大展拳脚,真正的做到“我的社团我做主”。

参考文献

[1]我国活动教学的背景与实质之认识[J].李臣之.教育导刊,1998(01)

[2]开展活动教学 体验社会角色[J].薛峰儒.当代教育科学,2003(10)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实施开发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