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主位的学校课程开发的观察与思考

2019-09-10王娅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迷雾古诗文校本

王娅婷

摘 要:“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便比小孩还要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的力量不能小瞧。那么儿童主位的学校课程开发,就是需要儿童积极参与到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

关键词:儿童参与 学校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28-01

我校进行“儿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即儿童积极参与到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学校课程为儿童服务,依据交往原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让儿童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旨在引导儿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中学会交往。

1.迷雾重重——问题现状分析

我校教师对学校课程开发的改革、探索从未停止。实验教师重视儿童参与,结合现代技术,给学校课程开发带来一股股春风,但笔者也发现了期间的迷雾重重。

迷雾一:不符标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再开发,必然有一定的标准,而儿童毕竟年龄小,即使有家长的协助,但很多时候所上传的课程开发的资料不能符合学校校本课程的标准。因此,儿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自身对此感兴趣,更要能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行。而且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儿童和家长付出不小的努力。

迷雾二:分析片面

儿童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并且因为年纪和知识面的局限,分析问题并不能很全面地分析。比如:针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在进行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老百姓生活用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一个学生问:“沙洲坝那里难道没有自来水吗?”那么这位学生很显然之前没有查资料去了解“沙洲坝”当地干旱如同沙漠,也不知道当时还没有自来水。还有学生在学到毛泽东主席带领战士挖了一口井后感到奇怪:“沙洲坝的老百姓就不能自己挖水井吗?为什么非要别人给他们挖井呢?”这位学生明显不知道当时为了打仗,青壮年都奔赴战场,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而且当地的地表很干,想要挖水井需要挖得很深,老弱妇孺没有水喝,更没有东西吃,又生病体弱,自然没有力气去挖水井。

迷雾三:缺乏毅力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可兴趣也同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儿童的兴趣尤其如此。如果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产生了兴趣,那么在儿童参与的过程中,他们渐渐习惯,最初的好奇心被磨掉之后,又会丧失对课程开发的兴趣。

2.指点迷津——重建开发方式

(1)思维导图法

关于学生如何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即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利用校本课程来拓展和增加学生的知识体系。

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池上》一文时,为了改变平时单调的古诗文的学习,也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古代经典的知识面,在学习《池上》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首先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找到“白居易写过的诗”和“有关童趣的古诗”。在学习《池上》时,老师直接导入课文,出示作者,之后就放开手来,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来给学生介绍白居易。儿童首先将自己之前所掌握的资料在组内交流、讨论,而后则上台给台下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地“动手”又“动脑”,并且还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评价,人人脸上都带着自信和兴奋的微笑。

(2)自我展示法

为了进一步开发我校校本课程,我校进行了“古诗文浸润童心”的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将自己平时阅读经典古诗文的视频和音频上传到班级群中。

我们学校一年级x班总共有学生49人,总共上传视频50人/次,平均每人至少上传了一次视频,更有甚者,上传了2~3次的视频,且每一次视频的效果较之前都进步了不少,还有个别家长单独将孩子的视频发给我,邀请我帮忙指导,直到视频标准能够达到在学校门口LED屏幕播放的标准。

3.给予支持——改进教学节奏

(1)正確指导

我们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儿童一些正面的引导,以及一些指导。在儿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产生问题时,我们要对其进行纠正。

针对学生上传视频时间不够的问题,采取如下方法:我首先在班级群里上传可以在校门口大屏幕中展播的视频标准。而后,我对各位家长上传至班级群里的视频进行一一点评,让他们知道自己上传的视频有哪些问题?该如何修改?或者重新制作,并且当初让家长把孩子朗诵的视频传到班级群里,就是想让这些孩子的作品起到一个正确引导,让各位家长和儿童都能够积极参与。当然如果有的在群里点评并没有得到家长的回应,我还会私聊这名家长,给他上传的视频提出应有的修改意见。

如此一来,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阶段,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改正,儿童也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少走弯路”。

(2)归纳总结

儿童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以及受对文字处理能力水平的局限,得到的知识往往是零散而不能够成体系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孩子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即生活”,儿童是人,是课程开发的主位。儿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必须从他们的实际和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他们的生命成长,使儿童在不同领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渗透、发展思维,为学校课程开发开辟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丁增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

[2]周德藩,王铁军,孟晓东主编.走近陶行知——学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迷雾古诗文校本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迷雾》;《石皮晓》;《emoti on-沉》;《emotion-向》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追踪迷雾怪人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迷雾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