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9-10张淑霞刘婕妤

教育界·A 2019年9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张淑霞 刘婕妤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实行了相应政策,将素质教育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而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笔者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高中生物选修1实验教学的有效开设研究”(课题编号2017CQJWGZ3008)的研究成果。

一、教师自身需要做出的工作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师较为注重教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并且教学基本不离教材,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导致授课效果不佳。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不能将生物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合的方法与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生物学习中。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心理上保持一种平衡,即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平衡、书本知识与学生兴趣的平衡、教学过程与课堂体验的平衡,要认清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列为教学目標之一,并根据此目标制订相应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在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对教材知识整合,通过投影为学生播放有关内容,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换为生动与具象的影像,更加直观地展现知识内容,随后组织学生对其中涉及的三种运输方式进行讨论与探究。教师通过营造探究环境,能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求知的氛围中,在互帮互助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巩固知识,在主观意愿上希望花费更多时间,与同学一起探索生物中的各种现象与知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生物学科也不例外,虽然它是理科中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与物理、化学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创设体现高中生物特点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首先,高中生物教师要对教学方向进行把控,这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前提与基础;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还原度高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知识点穿插其中,逐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便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巧,进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这节内容时,教师应积极设定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真实案例,用遗传病这种特殊且不普通的疾病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探索。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激发了学习兴趣,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同时也懂得了生物学科的实际意义与价值。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3.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生活实践,实践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理论知识也要为实践提供引导与服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外实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核心素养。课外活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授课,其更具趣味性与可操作性,而且学生对课外实践更具新鲜感,也更愿意投入到实践中去。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生物学研究与探索习惯,建立与完善生物学习观,这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节为例,在学习完该部分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以小任务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成任务。由于该章节内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阻碍较小,这种难度适中且具备较高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只要他们肯动脑、敢动手,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转变。通常情况下,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一是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二是方便管理;三是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四是有助于增进学生间的情感,总的来说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有诸多益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讲解越透彻,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的成绩也会更加优异,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因此有些教师表示不理解,“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没有提升或者提升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教师过多的知识灌输,是以自身感受为基础,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先对学生进行前期引导,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随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与实践的学科,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更高要求,而自主探究活动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使他们学会利用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与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生物学科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膳食平衡与营养搭配,使他们健康成长。比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对蛋白质有初步的了解,之后由浅入深,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学生的生活与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在“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因此,学生要学会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样,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生物教师在认清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同时,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究,并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靳紫娟.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2):478.

马燕.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读与写(教师),2019(03):230.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