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2019-09-10徐志军
徐志军
摘要:作为高职院校,我们要适应新时代,融入新时代,以推进学院更大的发展。本文从关注员工需求、留意思想动态、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上升机遇、关注思想交流、解决实际难题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党组织如何在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时代 教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该论断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探讨高职院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日臻完善的重要环节。作为一所高水平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做好新时代各部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我们须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主动适应新时代,融入新时代,不断凝心聚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正能量,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1 关注员工需求,以人为本常关怀
老师是保障学院顺利运作的核心因素,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了解并尽力满足每一位教职工的现实需求和精神期许,重视员工切身利益,有利于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立足于我校发展现状,可将教职工基本需求归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生活需求。保障衣食住行等日常生存要求,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做到衣食无缺,丰衣足食;健全福利制度,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使其发挥所长等。二是工作需求。人尽其才,个人所在岗位或部门与自身特长兴趣一致;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时间适宜,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文化氛围;获得更多机会,确保向上发展空间等。三是精神需求。人格得到尊重,工作成绩得到重视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应有荣誉等,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作为不同独立个体,教职工需求多种多样,五彩纷呈。学校各级党组织应有区别地对待,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关注员工需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善加引导,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解决教职工基本需求。
2 留意思想动态,润物无声善引领
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导致了教职工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准确把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消除部分员工心理上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混乱。基层党组织须坚持经常性的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制定科学的分析方案,有效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个体分析和群体分析,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逐步掌握各部门员工的思想变化规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预案,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措施,最终稳定员工情绪,明确员工责任,促进消极因素转化,克服不良思想发展,避免出现不良思想恶性循环。
3 建设校园文化,精神引导多鼓励
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可以展示学校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运行模式等,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外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对内能培养学校优良习气,满足教职工内在需求,促使教职工对学校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迸发出超越自我的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主动工作、积极工作。要使学校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以运作理念、发展战略和员工守则为核心内容,坚持“明志厚德,尚学笃行”,建立独有的校园品牌文化。我校从完善福利制度、规范考勤条例、改善工作环境、提高食宿水平等方面出发,体现对教职工的尊重、爱护、理解,通过学习、培训、奖励、表扬、处罚等多种手段,在学校内部营造平等自信、积极健康、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树立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视人才为学校的第一资源,坚持“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思想,彻底打破“亲缘、地缘、人缘”的用人局限,在学校内创造一个“团结、敬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发展才能的广阔空间。
4 创造上升机遇,激励职工涨热情
为了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在择人、用人方面应充分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知人善用,激发员工学习意识,提高员工综合实力。内部选拔是学校重要的人才挖掘手段,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参与竞争的教职工,使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在进行人事调整工作时,还需防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每一位教职工都有晋升的机会,以促进学校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校对教职工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员工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也愈发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不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尊重人才的环境,也应尽力创造机会,使各部门职工承担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指导教职工参与部门决策,鼓励教职工为部门、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员工培训是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需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增强员工综合实力、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技能等,为教职工发挥个人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5 关注思想交流,重视激励勤赞赏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必備能力。学校须建设有效的思想沟通渠道,尊重员工,做到与部门员工交流时善于倾听、不带批评、求同存异、适时肯定、勤加鼓励,赞赏其独特的品格,多往好的方向看,以谦虚的态度听取他人想法,以关怀之心告诉员工你的观点,不带偏见。有效的沟通和适时的赞美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促进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更能激励员工工作热情,自觉发挥才能,提高团队凝聚力。
6 解决实际难题,凝聚员工暖人心
学校须重视教职工的实际问题,协助他们解决好其后顾之忧。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于家庭,而一个有所顾忌的老师也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作为学校领导、支部负责人,需要及时掌握员工“后顾”情况的变化,如孩子入托、家属生病等,对经济特困的老师除常规的精神安慰外,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只有真正有效地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坚持求真务实,才能真正凝聚人心,使学校发展无后顾之忧。
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实际,及时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融入新时代,灵活运用激励的艺术,时刻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之贯穿于学校管理、部门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障,使学校的集体目标和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得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静.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0):365-366.
[2]戎晓云.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依托高职院校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225-226.
[3]陈启榕.浅谈如何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J].法制博览,2019(10):275-276.